探索英语互动教学 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2016-12-05邹艳秋万丽
邹艳秋 万丽
摘 要:转变中小学英语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当今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探索中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实践和效果完善,从而打造高效英语课堂,实现预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互动教学 高效课堂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29-0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李异飞在我国外语教学课堂互动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分析(2014)一文中,分析总结了我国课堂互动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研究表明,课堂互动教学研究成为热点话题。探索英语互动教学艺术,基于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施课堂互动,是众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
1 课堂互动研究现状
课堂互动是指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互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课堂互动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徐锦芬和曹忠凯:2010;李异飞:2014;Long:1981),因此,借鉴国外课堂互动经验,了解我国课堂互动现状,为进一步实施课堂互动奠定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国外学者对课堂互动的研究
互动研究源于 Long(1981)对外国腔(foreigner talk)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界过于注重对教学法的对比研究。由于每种教学法都有自身的优势,但没有绝对优势,外语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决定作用未被证实(李素枝,2007),基于此,研究人员的兴趣转向教学过程的研究(Allwright:1988; Ellis:1990,1994,1999; Chaudron:1986,1988),英语课堂互动成为热点话题。
1.2 国内学者对课堂互动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堂互动被引入课堂,国内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工程学等角度对课堂互动进行了探讨。吴康宁(2000)等人从互动主体角度,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将互动划分為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三种课堂互动类型,按照师生行为属性将互动划分为“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型和“相互磋商”型三种课堂互动类型。王家瑾(1997)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建了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维坐标体系。王家瑾(1997)还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二维教学效果动态,即良好的师生沟通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将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学者将课堂互动看作一种文本活动,研究视角不够宽广,课堂互动是一种多元化的互动课堂,它不仅是一种文本活动,更是一种交际活动,一种思维活动。
2 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中指出:在《1951年草案》中的课堂互动未被提及,到《2000年高中实验修订版》课堂互动的形式、意义、内涵都受到广泛的关注,直至《2003年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刘丽平:2007)。显而易见,英语教学追求更高层次,高水平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情境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贯彻并落实课改,基于中小学的英语课程标准实施课堂互动,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教学为主的课堂模式,打破枯燥学习,接受性学习的现状,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应试教育及大班教学切实了解和减少影响实施课堂互动的因素,有助于顺利,高效的进行课堂互动,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基于制约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在教学法中的发展趋势和新一轮的课改精神,构建新型的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 依托建构主义构建高效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3.1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奠基人当属皮亚杰(J.Piaget),他对建构主义进行了系统而经典的阐述。在皮亚杰《THE PRINCIP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一书中指出(J.Piaget:1997),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在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物有机体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进行课堂互动教学,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3.2 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杨维东,赵娟:2011)。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用发现法和探索法对知识进行建构;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地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敢于提出自己假设的观点并加以佐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把当前的所学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进行建构,并对这种联系加以思考,以便学生准确、直观、高效的进行学习。
3.3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6“强调”原则,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情景包括“真实情景和虚拟情景”;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 “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韩光,李小红:2006)。
3.4 建构主义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师生角色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进行了不同的定位,首先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其次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最后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徐洪利:2010)。
在课堂互动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从单纯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变成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教师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基于此,学教师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只有实现了自主的学习才能体现学习的个性化,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5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徐洪利(2006)中指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材、多媒体作为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多媒体不再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而是用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有3种:互动、他动、自动学习(张 瑾:2008)。互动是基础,他动是激励,自动是目的。互动(Inter-Act)即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主客体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他动(He-Act)即接受学习,它具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3个特征,他动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他动要不断转向自动学习;自动(Self-Act)即自主学习(active learning)、探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它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3特征。基于此,我们要稳扎根基,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进行课堂互动。
3.6 互动教学的目标及方式
从建构主义视角下来看,课堂互动分为5大教学目标和2类教学方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互动教学的5大目标为语言知识的习得、拓展和巩固;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合作态度和交流意识的增强;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的激發;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的发展,5大目标相辅相成,共同贯穿于整个课堂。
互动教学的方式根据主体的交流复杂程度可分为:单向式、双向式、和.多向式互动,互动教学在课堂上具体呈现形式为:听讲式;问答式;讨论式;辩论式;采访式;口译式;戏剧式;游戏式等。以英语学科的互动教学为例:
语音知识学习的互动(模仿跟读,大声朗读,会话)——习得
词汇知识学习的互动(听写,翻译,造句)——拓展
语法知识学习的互动问(答,会话,翻译,听讲)——巩固
试题评讲的互动(听讲,讨论,学生讲解)——训练,提高
短剧表演的互动(课本剧表演,电影片段的模仿)——合作,交流
学习方法的互动(交流学习体会,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探究,求知
3.7 实施互动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实施互动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能力;其次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互动教学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不同的话题、不同基础的学生使用不同的互动方式;再次,教师对学生互动方式的要求和指令要清楚明了;最后,教师要加强互动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林正军,刘永兵,王冰:2009)。
4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因素(徐洪利:2006),在建构主义环境下进行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4.1 引入——创设相应的情境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意义的建构者,帮助者和创造者。课堂开篇,教师以不同的方式(视频,问答,故事)等自然而然的引入课堂,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互动。
4.2 启动——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会话
启动即教师在课堂呈现新的教学内容,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是协作、会话过程常用的形式。师生之间通过课堂互动,从宏观上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把握,为接下来的意义学习进行铺垫。
4.3 输入,输出——教学,反馈评估
输入是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下,进行听说读写,对语言信息进行接收的过程。输入是建构的重要部分,教师通过输入,学生对新的知识点进行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输出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反馈评估,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进行正确的建构。
这些步骤环环紧扣,相互交融,构成了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整体。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互动课堂,基于建构主义视角下开展课堂互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本论文从课堂互动的目标、方式、实施出发,在建构主义环境下实施课堂互动,力争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参与高效课堂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All wright D. Observ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London: Long man, 198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韩光,李小红.开展课堂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J].教育探索,2006(6).
[4] 李素枝.中外教师英语课堂互动模式对比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5] 刘丽平.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J]. 教育探索,2007(10).
[6] 林正军,刘永兵,王冰.国内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
[7] 李异飞.我国外语教学课堂互动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分析[J]. Foreign Language World,2014(4).
[8] 吴康宁,等.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本质的社会学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院学报,2000.
[9] 王家瑾.从教与学的互动看优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7(1).
[10] 徐锦芬,曹忠凯.国内外二语课堂互动研究[J].Foreign Language Word,2010(3).
[11] 徐洪利.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英语课堂互动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5).
[12] 杨维东,赵 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1(5).
[13] 张 瑾.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J].教育评论,2008(3).
作者简介:邹艳秋(1991-)女,湖北襄阳人,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