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初探

2016-12-05唐兆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闪光点兴趣习惯

唐兆其

摘 要:激发写作兴趣,要写自己要说的话。探究写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关键词:兴趣 习惯 闪光点 策略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表达出来,它是小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标志,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语音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对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长课外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也是农村小学语文老师极为棘手的问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积累,尝试使用了如下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样的,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写作。如何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如教学前,先布置学生扫地、擦黑板、洗红领巾等等,然后让学生对刚做的事去说,去交流,在说话交流中,善于发现优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到交流、表达的乐趣,从而产生读书,交流,表达的兴趣。小学生一开始进行交流、表达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教师不要急着否定纠正,而是仔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语句说的比较准确时,应予以肯定,让学生认为自己很行,逐渐养成不怕说,爱表达的习惯。其次,帮助学生把说过的话写出来,却不可急于求成,抹杀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怕表达、讨厌写作。而是,教师亲自下手,写下水语句,下水文章。这样,学生由尝试到大胆去写,教师再相机鼓励指导,直到学生不怕写作,并爱上写作。再次,多组织各种活动,再让学生把活动过程记录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写下来,勤于动笔。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写作尝试。体验写作的快乐。此外,教师要积极去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

二、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写作也不例外,因此,要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首先;要注重个性差异,提倡多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指导写作时我也运用了些小窍门,比如说“上交可先可后,不会写的字可用别的字或拼音代替”。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热爱写作。其次;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要加以引导,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想、去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作文不可应付了事。再次;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要求学生做到“四不”,即写作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从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把阅读和作文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师要经常性的指导学生多进行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字、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在书上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做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写感受。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眼光、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学生一开始不太习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最后养成只要看书就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四、善于总结,提倡多样化的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1.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

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采用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需采用协商性的评语,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

2.实现讲评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时围绕作文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共同的优点,揭示共同的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有时先张贴或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并着重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3.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有些写作水平差的学生,整篇文章平平,但有一段或一句写的非常好,也要在全班展示,使学生觉得我也行。

总之,只要我们因材施教,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

猜你喜欢

闪光点兴趣习惯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好习惯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