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2016-12-05董伊娜

时代金融 2016年30期
关键词:银行信贷新形势风险管理

董伊娜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下行使得银行前期的大规模信贷扩张和盲目发展造成的不良后果逐步暴露,信贷业务不良率大幅上升,对银行业绩造成重大影响,对银行的信贷经营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认识新常态中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今后信贷业务的发展。本文以实际银行信贷活动为根据,对当前形势下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以求对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银行信贷  风险管理  新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深入调整“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同时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及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呈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营利润下滑、现金流减少等不利局面。实体企业的经营困难,银行业在过去几年信贷的快速扩张和盲目发展产生的不良后果逐步显现,不良率逐年上升。据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16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逼近“红线”2%,四大行不良率也是逐年上升(如表1所示),银行业的面临的压力和危机前所未有,这就对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信贷风险规避,才能继续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所以信贷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管理的重中之重。

表1 四大行2013~2015年不良贷款率情况

一、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缺陷

(一)银行信贷投放行业和领域过于集中

长期以来,房地产、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银行信贷的主要投入方向。根据资料显示,在国外平均3~5年的时间就会导致个人房产信贷风险暴露。而我国施行5年的房地产信贷更是将这种危险暴露无遗。虽然以回报率为根据,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回报率高,回报速度快,回报资金流入大,但随着高收入的同时也引入高风险。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这种将所有投资放入在一个篮筐中的想法注定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一旦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受阻或下降,将会给银行信贷造成致命一击。所以,银行信贷资金要适当分散化。

(二)银行信贷管理风险概率的精确性

造成风险评估率不准确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银行的信贷客户分级管理较为松散。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对信贷客户级别进行了细化,但是实际操作层面的控制不足,使客户评级的违约概率与客户实际存在差异,从而使银行信贷管理的安全与保障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国民信誉保障体系的缺乏。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也跨出一大步,但困难也接踵而来。庞大的人口基数、地区经济发展失调都使得国民信誉保障体系难以建立。缺乏国民信誉保障体系就会造成信贷风险评估的盲目性,致使风险概率评估不准确。

(三)银行信贷中抵质押物估值与市价不符

银行资金损失往往是抵押品的估值高于市价而形成的。抵质押贷款也是银行信贷业务的一部分,该种形式的贷款有较强的时间要求。若是处于经济上升期,抵押品的价值就会随之上升,与此对应,抵押品的价值也会在经济下降期而下降。例如2007年的股市状况良好时,股票被作为抵押品向银行贷款。而此后股市下跌,股票价值低于贷款金额,此时客户拒绝归还银行贷款,致使银行资金损失。同时还有在建工程、未办理房产证的房屋等,由于后续跟踪管理工作不到位,某些在建工程早已竣工,但质押登记手续却仍未完成。由于抵质押品动态监管与质押品时间管理未得到加强,致使银行不能有效行使对抵质押品的权利。

(四)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包括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造成系统不完善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缺少衔接性,步骤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无法与系统相融合。这使得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的认知存在缺陷,不能很好的执行信贷的每一个步骤,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入。由于信贷风险报告流程无法独立存在、风险分析方法落后等情况,将会使得银行在面对风险时,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与盲目性,由此可能使银行在同行业中处于落后状态,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这也是造成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控制体系的不健全表现在内部权力责任划分不清晰、评估机制建立的不完整、内部控制措施与手段模糊化。在近段时间来,多起骗贷、诈贷事故频发,这都是信贷操作存在缺漏、相关人员无法严格执行等原因造成的。这就要求银行要做好准备,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可行性建议

新形势下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信贷资金安全性的问题,更多上升至对银行有形与无形资产的提升上。银行所追求的信贷业务是稳妥、安全、保本的,只有保证银行存量资产的固定性,才能使银行走的更远更快。银行存在的问题由内部与外部管理共同决定。内部管理因素有:内部系统体系的不完善、内部信息传递失真、流程衔接效果差、抵质押物估价不符等。这些能够借助设立完善的内部管理系统,加强员工培训加以解决。外部管理因素有:贷款人破产、贷款人毁约以及银行金融性风险等。这些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加强贷后管理来化解。具体解决方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加强研究,用于创新,提高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的研究和学习,把握经济发展方向。第一,加强金融研究。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充分探究与分析,牢牢把握信贷风险发生原因、风险传导、扩散方向以及如何控制等规律,对信贷风险具有初步认识。第二,关注行业发展变化。加强行业动态研究,打破传统观念,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关注信贷集中度问题,拓宽眼界,分散化信贷投向领域。第三,严格实施信贷审批标准要求,适当提高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准入标准。

(二)加强银行内部审计,防范信贷风险的产生与扩散

作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综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银行信贷风险具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前台业务经营部门和单位;第二道防线是后台的业务复核;而第三道防线就是内部审计,这道防线不仅具备检查一二道防线的作用,还能在监督力的帮助下使得系统作用趋于完善。

(三)提高风险预警监测管理水平,加强贷后检查和审查工作

首先要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价工作,完善企业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按章操作。今儿严格客户准入管理,对客户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同时加强风险预警系统管理,注重贷后检查,充分掌握贷款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建立数据库,密切关注客户变化。一旦发现该企业具有潜在风险,要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另一方面则是探索贷款违约分析评价模型,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估。对贷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进行密切监督,研究企业未来趋势,快速做出判断。对于贷款违约或是破产企业需要进行评估,快速反应,制定应急预案和风险控制措施,尽力避免损失。

(四)信贷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

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系统一方面强化高层决策管理人员对银行内部控制机构具有直接控制权。高层人员进行管理将会带来更多的集体认同感,更少的内外部阻力,使得决策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明确规定银行各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责任与义务。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设立是需要整个集体共同努力的,每一个部门都是重要的一环。在困难中,需要每个部门的迎难而上,不畏不惧。只有各个部门充分完成自己的部门职责,内部控制系统才会随之建立。与此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检查与评价,并且反馈相关意见,从而促使内部控制系统向完善的方向进行可持续性发展。

三、总结

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和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大。在这种新形势、新局面下,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的管理范围需要得到拓宽,在信贷风险中接入银行所特有的银行价值创造等相关业务活动,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与监察,与外部管理互相结合,在银行信贷业务的安全、收益、流通中找到最佳平衡点,使得银行信贷业务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参考文献

[1]魏国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反思[J].中国金融,2014-11.

[2]李静,李文溥.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探索——宏观经济学视角的述评[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02.

[3]崔新进.产能过剩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J].浙江金融,2015-01.

[4]张燕生.结构调整新常态的特征和前景[J].中国金融,2014-14.

[5]于明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0.

猜你喜欢

银行信贷新形势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
战略引资和网点规模对银行信贷竞争的影响
当前我国钢铁业的困境与银行信贷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