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与对策探讨

2016-12-05范丽

时代金融 2016年30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

【摘要】作为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财务预算的管理、执行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的政府职能作用正在日益减退,只有不断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执行水平,才能保障事业单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发挥事业单位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几点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  影响因素与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都受到了经济形势的制约,事业单位也不例外,这一现象致使人们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在我国,事业单位不仅与人民群众的公共事务息息相关,还与我国政府机构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事业单位实际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是一类国家机构,其作用在于建设基础设施、扶持人民群众生活、提高国民经济。由于事业单位不存在盈利性质,但其日常活动的开展又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故实际活动开展前,事业单位务必要对国家划拨的有限资金做好财务预算管理以维护行政职能的正常发挥。规范、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能为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一方面,防止因行动目标缺乏、行动计划不明而导致的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合理的节约了资金,使得预算目标完成效率得以提高。此外,在新税制的影响下,事业单位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也发生了变化,故只有通过财务预算,才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分配员工的收入,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

(一)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在很多事业单位中,其财务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且職业道德素养不高,既没有深入学习和掌握与预算相关的专业知识,又没有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其无法达到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而失去工作热情,导致整个单位的预算管理执行力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很多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没有考虑到国家政策、市场经济等重要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仅仅以自身预算经验为指导,过分地依赖历史资料信息,最终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执行难度上升且效果不佳,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

现如今,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普遍不合理,主要是由于编制人员在编制过程中没有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导致预算编制太过简单、内容不明确且不具备系统的编制程序。另外,很多事业单位仅仅关注短期目标,而未重视长期目标,导致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分离,在此情形下,事业单位的发展将受到重重磨难,只要对比预算与财务统计结果便可看出二者的巨大差异,即使及时调整预算也难以保障执行力。

(三)财务监督考核制度不健全

财务监督考核制度不健全也是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财务预算管理进行时,很多事业单位一味地将关注点放在收支结果上,而不重视对过程的监督考核,导致执行结果与最初预算出现差异,加上单位没有深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以至于事业单位不具备健全的财务监督考核制度。除此之外,在执行预算时,事业单位既没有配置专人进行控制与监督,又没有及时评价与考核预算执行结果,加上激励奖惩制度的缺乏,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无法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从而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质量。

四、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策略

(一)提升财务预算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提升财务预算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是增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招聘财务人员及设置相关岗位时,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审查、监督与管理的力度,选取专业能力、道德素质均较高的综合性人才,创设一支专业化财务预算管理人才队伍。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自身也需要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工作,并不断参与技能培训以提高自身对社会环境的观察能力,深化对管理经济学、财务预算管理等基础性学科的理解,从而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制定出效率、质量均最高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案。

(二)增强财务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编制预算是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的根本依据。事业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应当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在考虑充分的前提下让领导进行决策,以确保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在制定长期财务预算目标时,要注意保持其长远性、可靠性与科学性,以年为单位进行目标规划、确定预算指标,在保障财务预算编制合理性的同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三)完善财务监督考核制度

完善财务监督考核制度是保障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不可或缺的一项策略。为此,事业单位应重视考核制度的完善工作,在约束机制的帮助下,将事业单位内部预算机构的权力进行制衡与分化,与此同时,加大考核力度,以全方位的监管来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对业绩较好的员工应予以奖励,以鼓励其保持工作积极性,对业绩较差的员工应指导其改正不足,进而为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提供人员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在执行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因此,事业单位加大财务预算执行力度势在必行。只有提高了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事业单位才能将其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并最终为我国基础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产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秦件兵.浅析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及其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11):194-195.

[2]那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J].北方经贸,2016,04(09):89-90.

[3]许正彬.浅析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及其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06):218-220.

作者简介:范丽(1984-),女,河南舞钢人,200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会计学,现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才如何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改革与人事档案创新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做好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