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那些事儿”,班主任“这些招儿”
2016-12-05沈艳明
沈艳明
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庭里人多、事亦多。如果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那班级里的那些事儿就都不是事儿。
手有五指,各有不同,我的班级有30名学生,这些学生各具个性。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那些普通的学生无需耗费你太多的心血,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牵扯你更多的精力。但班主任若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他们亦会沿着你设想的方向努力前行。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人
小高是个极聪明的孩子,但他行为习惯不好。老师一布置书写类的练习,他准保跑来请假:“老师,我想上厕所,憋不住了!”他这招骗了不少科任老师,几节课下来我就猜中了他的“小计谋”。生硬的阻止也不是长久之计,终于有一天,教育他的时机来了。
“六·一”前夕,学校要求每班准备2个庆祝节目,我发挥小高表演能力强的特点,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个小品。一次次地排练,小高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作业不用看着他就能写完了,最近几天复习课,学习任务大,他不但不偷懒,还练起了书法,把字写得横平竖直!
科任老师都说小高变了,我想他是真的奔着“优秀的孩子就得有优秀的行为”这个方向努力了。
给他创造机会,让他亮出自己的闪光点,他的内动力就会随着闪光点逐渐地爆发出来。
没有一种亲近能比得上来自心灵深处的亲近
这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孩儿,叫小琪,今年春节期间,照顾孩子的大娘打电话向我求助,说是孩子病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她打算让孩子爸爸领孩子去大医院检查检查。
我安抚孩子的大娘,让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暴露这些情绪,不要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孩子可能是缺少玩伴,或是想妈妈了。我答应她,开学后一定多加关照小琪。
开学了,小琪接受知识较以前慢了许多,一遍就能听懂的知识,两三遍后她还是似懂非懂。我叫她到自己身边,打算近距离指导她,这才发现孩子有了恐惧症。
她还没到达你身边,身体就开始发抖,当你问她:“哪里还没听明白?”她马上点头:“啊,明白了!”我还没讲什么,她就明白了,这孩子明显是害怕呀!叫她到黑板前练习,她手足无措,小身体绷得紧紧的……这一切都让我想起她爸爸对她的教育。
她爸爸脾气古怪,生活方面对孩子温柔备至,学习上对孩子却是焦躁易变,辅导孩子学习时会突然怒喝女儿,甚至是伸手就打。这暴风雨似的打骂使孩子渐渐产生了心理障碍——认为自己笨,学不好知识。
我拉起小琪的手,搂着她的小肩膀,告诉她:“孩子,老师很喜欢你,不要怕老师,老师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我把她楼得更紧些,“记住,有什么不懂的就说‘我不会,老师会帮助你的。”放学后,我找到她爸爸,与他分析孩子的情况,并警告他“女孩儿大了,不能随便呵斥打骂!有什么事要多和孩子沟通,讲道理。”
“六·一”那天早晨,我把气球拿到班级让学生帮我吹,小琪兴奋地挤到我身后,一口气吹起了3个大气球,当我帮她把气球系好后,她蹦了起来:“看,我吹的气球多大!”那一刻,小琪开心得才真如一个孩子。
当然,小琪的病还没有完全康复,她仍很内向、胆怯,但这些于我们都不再是病,因为她知道她有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老师,更因为她的自信心正在一点点地找回!
班级管理是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每个孩子都在成长,都在变,班级里的“事件”也会五花八门地呈现,不变的是他们的大伙伴——老师对班级的爱,对学生的爱!在班集体成长的道路上,只要班主任多用心,就一定会想出更多真情实用的“小妙招”,就一定会引领着这个大集体健康前行!
(作者单位:绥化市永安中心小学)
编辑∕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