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烂片票房经济学

2016-12-05文/徐

公关世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烂片郭敬明变形金刚

文/徐 元

烂片票房经济学

文/徐 元

其实无论《小时代》还是《爵迹》,都不是国产电影的品质洼地,而且,它们收获的票房,也谈不上多么独领风骚。不过,“郭敬明导演作品”两次面世,都点燃了一颗名为“烂片为什么能拿下高票房”的舆论炸弹,这倒是郭老师与众不同、耐人寻味的本领。

《小时代》剧照

一、

当然,就好比每到二一四我们要歌颂爱情、三一五的时候呼吁惩治无良奸商、九一八的时候宣示钓鱼岛主权一样,“郭敬明电影”也只是一个时间节点,实则是为大家针对国产烂片积蓄已久的愤怒提供了一个泄洪口。所以,说到底,“烂片为何有票房”并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反问句,不过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表态。

因为烂片有高票房,从来就不是新鲜事。不仅我们今天的票房排行榜上有太多的三四流货色,就是中国电影市场最景气的、年均观影人次在200亿以上的80年代,除了少数如叫好又叫座的《少林寺》等,其余热卖的净是《东陵大盗》《游侠黑蝴蝶》《凶宅美人头》之流粗制滥造又很黄很暴力的重口味制品。

《游侠黑蝴蝶》海报

《变形金刚3》海报

国外的情况又何尝不是:美国电影市场上真正畅销、长销的,除了暑期动作大片,就是恐怖片、喜剧片;而以盛产优质文艺电影闻名的欧陆各国,真正卖座的国产片,基本都是注定进不了三大电影节的本土语言类喜剧。当然,全世界人民都喜欢“智商停留在16岁”的好莱坞大片。

原因也不言而喻。首先,电影是一种流通的商品,而商业电影要满足的消费者需求,按照民国时代的电影圈行话来讲,就是“给眼睛吃冰激凌”,而异曲同工的恰是好莱坞方面的术语“爆米花”。总之都指明了,绝大多数电影,其实都该归类为“休闲食品”,就如同香烟、可乐、薯片或辣条一样,“有营养”从来就不是它的存在价值及目的。

所以,够甜、够咸、够腥、够辣、够香、卖相好的,也就会卖得更好,换言之,有“拳头”、有“枕头”、有明星的电影,自然才更叫座。显然,从《赌神》《卿本佳人》,到《变形金刚》《暮光之城》,到《小时代》《何以笙箫默》,服从的都是这个法则。

而从另一角度上看,所谓“烂片高票房”,根本说的是一种整体态势,亦即在各个时段各个国度,电影市场都是依靠各种“烂片”支撑的。因为实际上,不但票房榜的前十名好片难觅,后九十名更是烂片的大本营。尤其是我们当下这个非常粗放非常初级的电影市场,每周每月每年都有大量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糟烂得无法想象的小破片成吨成吨地问世,在它们面前,论起视听、表演、剧情、逻辑等等,《小时代》《爵迹》简直都堪比无可逾越的高峰了。

而且,虽然它们大多数都不卖座,但是加总起来的份额并不低——这正是“二·八原理”在中国影市上的分布:80%的票房被20%的影片攫取,而这20%的影片中,80%是“大烂片”;而分走了剩余20%票房的占总产量80%的电影,则是“小烂片”。

二、

以上说了种种,当然不是为了论证大家不该为“烂片有票房”冲冠一怒。就像骂曼联踢得太烂和骂国足踢得太烂,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变形金刚3》《独立日2》的烂,也和《澳门风云3》《笔仙惊魂2》的烂不可同日而语——虽然都是“吃了对身体不好”,可前者相当于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采纳了各项高新科技、配方经过了漫长的开发及试验、每个工艺环节都符合严格的标准、从生产到包装到运输到存储都保证了食品卫生的薯片,而后者则是路边的三无小作坊炮制的、肆意采用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工业酒精,裹藏了无数致病细菌的辣条。

《小时代》海报

所以,即便同一句“垃圾食品也有人吃”,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意思也大有分别。“烂片也能这么卖”,放在中国来说,也就不是大惊小怪了。

归根结底国产烂片之所以让人痛恨,根本在于烂都烂得不够格——在现阶段,不但是剧情、逻辑、表演等掉到水准以下,即便是服装、化妆、道具这些基础指标也很难过关,更严重的是,国外商业片基本作为保底的“普世价值”,到了我们这里,甚至往往会扭曲成严重的三观不正(郭敬明电影在这方面尤其容易遭到指责),尤其是作为重灾区的“都市时装片”,反智、拜金、利己的倾向,拿再多的粉底和滤镜都遮不住。

其结果就是,如今大量的中国电影,皮相上严重山寨,骨子里相当奇葩。而退一步看,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的港台电影、大陆电影,虽然大多数也都技法粗糙、趣味粗鄙,但是基本价值观和娱乐性都是正常的、过关的。反而是现如今的中国电影,偷师所谓的“好莱坞类型片”,邯郸学步成了令人难堪的非驴非马的怪物。

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创作者不但长期地以次充好、缺斤短两,而且还把这种种鸡贼的手段、敷衍的态度、反智的趣味固化成了一种新型的标准,又借着官方对进口电影的配额管控(进口片数量少且类型单一)、新兴市场(既是所谓的“三四线城市”,又是“平均年龄21.5岁”)对本土题材的天然偏好,以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方式,拿这套标准来绑架观众,把某种类似于嗜痂之癖的供需变成了一桩相当主流的买卖。

最终,这一部部金玉其外、偶像扎堆的“你不知道他有多努力”的“精心巨制”,每每总是让观者受虐——粉丝们是主动的,而路人们则是被动的。然而,“施虐/受虐”尽管无妨是一部分人的特殊爱好,无论如何却不该变成一项全民运动。

每到郭敬明电影上画期间甚嚣尘上的烂片指控,实际和我们心情不好时叨咕一句“我X/傻X/去死”差不多,虽然似乎是针对敌人的诅咒,但更是对糟糕且无可奈何的现实的一次确认。

(文章来源:腾讯·大家专栏)

猜你喜欢

烂片郭敬明变形金刚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可爱的“变形金刚”
烂片当道,尽显低迷2018年6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神回复
神回复
关于国产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的批评
变形金刚
衣柜界的“变形金刚”所有收纳难题都不是问题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