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
2016-12-05任志安赵静静
任志安, 赵静静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
任志安, 赵静静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通过计算Moran指数和绘制Moran散点图并建立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呈空间正相关,且这种相关性自2009年以后逐渐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结构、财政支农力度、人均GDP依次从大到小对耦合协调度均有正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却有反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淮河流域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弱导致的。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淮河流域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三农问题”以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不协调,农业现代化发展比较滞后。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禀赋、农业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基础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程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探寻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和山东南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流域人口众多,其中特别是农村人口比较多,到2012年底,农村人口约占淮河流域总人口的62.2%。截至2012年底,流域耕地面积12 473.47千公顷,粮食总产量10 203.33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3%,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制约。同时,淮河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因此,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淮河流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本文试图在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之上,通过计算Moran指数和绘制Moran散点图分析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建立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探析影响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因素,并借此提出有效促进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研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他认为城市和农村是互补的,二者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城市和农村的结合能够规避各自的缺点,产生新的文明、新的希望、新的生活(霍华德,2000)[1]。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创立的第一个人口流动模型中首次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传统农业生产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工业部门的扩张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工业部门扩张所需的劳动力资源由农业部门提供,只有当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完全转移到工业部门时,农业部门才能实现现代化(林汉川,夏敏仁,2002)[2]。Angel等(2011)指出如今城市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地域扩张的速度是人口增加速度的两倍[3]。Seto等(2010)指出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在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容量以及大城市的数量方面是不平衡的[4]。Maurice Pitesky等(2014)认为城市化的不断加快,改变了气候环境,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5]。Pakati等(2007)指出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改变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这根源于城市活动(如运输、工业生产等)生产出的各种各样的气溶胶、污染和二氧化碳[6]。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将农业划分为传统农业、过渡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他认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过程中是现代农业最根本的特征,机械生产将会代替手工劳动,生物技术、化肥、农药等(W·舒尔茨,2006)[7]将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二者协调发展有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农业现代化内涵及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以及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空间差异研究。
王素斋(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为目标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8]。王新越、宋飏等(2014)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八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9]。孟秋菊(2008)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包括农业工业化、劳动者知识化、农业市场化、农业可持续化、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农业生产产业化以及农业服务社会化七个方面[10]。李丽纯(2013)从农业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对我国1981-201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趋向“高效益、高水平”的良性发展[11]。曹俊杰、刘丽娟(2014)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二是合理规划配置农村土地资源;三是采取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四是全面系统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12]。陈宝兰、王园(2013)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市之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13]。秦佳、李建民(2013)运用ESDA方法对我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具有空间正自相关性[14]。郇恒飞(2014)对2012年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15]。潘竟虎、石培基(2008)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差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出因子和社会发展因子的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投入因子的空间相关特征不明显[16]。
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经有了比较广泛、充实的研究,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已有研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关于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比较缺乏;二是在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时,很少有学者考虑空间因素。事实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各地区间必然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和联系。鉴于此,本文拟通过设定空间权重矩阵,将空间因素纳入到实证模型当中,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研究。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1)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本文拟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环境五个方面构建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 多数学者在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时从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社会发展、农民生活质量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细化指标的选择,但在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时,真正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细化指标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方面,因为农业生产现代化是农业其他方面现代化的基础。因此,应从农业生产方面选取相应的指标来反映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李丽纯,2013)[11]。鉴于此,本文从农业产出和农业投入两个方面来构建淮河流域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农业产出指标包括2个细化指标,农业投入包括5个细化指标,具体指标见表2。
表2 农业现代化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注: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用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这一指标来表示。
(3) 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既可以克服主观赋权法的随机性、臆断性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多指标变量间信息的重叠问题(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等,2013)[17]。因此,本文运用熵值法对2006-2012年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见表3、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2012年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总体来看,江苏省各市最高,山东省各市次之,安徽省、河南省各市较低,区域差异显著。
表3 2006-2012年淮河流域各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
续表
表4 2006-2012年淮河流域各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
续表
三、耦合协调度测度
(1) 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理论,参照刘定惠、杨永春(2011)[18]的研究方法,构造如下的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其中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f(x)、g(y)分别为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这里分别代表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T为整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α、β为待定系数,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在整个系统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更大,因此取α=0.6,β=0.4 。
(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为了更直观地解释淮河流域各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本文参照廖重斌(1999)[19]划分的协调度等级进行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3) 耦合协调度测度结果 在上文计算出的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我们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2年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具体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各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各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到2012年,仅有三个地级市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即江苏省的南京、南通以及河南省的郑州。总体来看,江苏省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山东省次之,河南省第三,安徽省最低。各省之间以及各省内部城市之间差距比较明显。
表5 2006-2012年淮河流域各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
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相互协调发展,因此,各个地区之间必然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和联系。鉴于此,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研究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关联性。
(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通过计算Moran指数I对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2006-2012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各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是否存在空间交互作用。计算结果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Moran 指数I所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淮河流域各地级市2006-2012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交互作用,从侧面也说明了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即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水平不是随机分布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出2006-2012年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Moran指数I均为正,说明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Moran指数I从2009年以后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越来越强,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表6 淮河流域38个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Moran指数I
(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通过绘制Moran散点图对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2006-2012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分析区域观测值与周边地区观测值的相似或差异程度。本文绘制了2006-2012年的Moran散点图(由于篇幅原因,具体图形这里不再给出)。从Moran散点图中可以看出,淮河流域绝大部分的地级市位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说明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聚集现象,即高水平区域和其周边地区也是高水平,如济宁、临沂、泰安、南京、南通、盐城、扬州、泰州等;低水平区域和其周边地区也是低水平,如驻马店、商丘、平顶山、信阳、南阳、亳州、宿州、六安、淮北、蚌埠、阜阳等。这也再次说明了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之间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五、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为了更好地解释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促进淮河流域区域平衡发展,采用实证模型检验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基于上文对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我们清楚知道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因此,可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影响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因素。
(1)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衡量指标 影响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选取经济发展水平( PG)、工业化水平(IN)、财政支农力度(FI)、产业结构(IS')、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AG)五个因素。分别以剔除价格因素后的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所占比重、第二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及上文测度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来衡量。
(2) 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及结果分析 第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关于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问题,Anselin 和Florax(1995)提出如下判别原则:如果LMLAG比LMERR在统计上更加显著,且R-LMLAG显著而R-LMERR不显著,则应使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如果LMERR比LMLAG在统计上更加显著,且R-LMERR显著而R-LMLAG不显著,则应使用空间误差模型[20]。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MERR、R-LMERR统计量均比较显著,而LMLAG、R-LMLAG统计量均不显著,因此,本文选择建立空间误差模型。
为了选择较为合适的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形式,本文分别对无固定效应、空间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双固定效应这四种情况分别进行估计(采用MATLAB R2010b软件实现)。
(2)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第一,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最优。从以上对四种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空间固定效应中的空间误差系数以及双固定效应中产业结构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无固定效应模型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各变量前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无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两种模型的拟合优度都在0.9以上,拟合优度较高,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对偏高一点。对于空间面板模型拟合优度的好坏普遍使用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ikelihood)进行判断,该指标值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由于时间固定效应模型中的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大于无固定效应模型中的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因此,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要优于无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
第二,各解释变量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从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中可以看出,其中人均GDP(PG)、财政支农力度(FI)、产业结构(IS)、农业现代化水平(AG)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是正向的,各变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农业现代化水平(AG)、产业结构(IS)、财政支农力度(FI)、人均GDP(PG)。工业化水平(IN)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是反向的,即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水平,这是由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未能起到支持农业发展的作用,从而拉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二者的耦合协调度降低。
第三,淮河流域“两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在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中可以看出,空间误差系数λ的值为0.428 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这说明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相关性,即一个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水平受到其他地区的某些因素的影响。
六、主要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对2006-2012年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建立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一是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差异显著。2006-2012年各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总体来看,江苏省各市较高,山东省各市次之,安徽省、河南省各市较低。
二是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且存在时空差异。到2012年,仅有三个地级市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即江苏省的南京、南通以及河南省的郑州。总体来看,江苏省各市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山东省次之,安徽省、河南省较低。
三是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这说明淮河流域各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依赖和联系。四是除工业化水平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有反向阻碍作用外,其余四个因素(人均GDP、财政支农力度、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2006-2012年淮河流域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整体来看,区域差异明显,江苏省、山东省明显高于安徽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较低且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人均GDP、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农力度、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影响显著,且农业现代化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对此,为了促进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机制。由上文的分析可知,淮河流域工业化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有反向阻碍作用,主要是因为工业化的发展只带来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支持作用。因此,要想促进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用工业来反哺农业,统筹城乡的发展。
第二,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财政支农力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因此,为促进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城市密集型服务业。产业结构对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有正向促进作用,主要在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要想促进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须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淮河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因此,要想提高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五,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说明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不仅受到自身各要素的影响,还受到其周边地区某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区域的发展战略中,要充分考虑周边地区对本地区的辐射作用,以充分利用周边优势资源来发展本地经济。
[1]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林汉川,夏敏仁.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模型探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5):125-127.
[3] ANGEL S,PARENT J,Civco D L,Blei A,Potere D.The dimensions of global urban expansion: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for all countries,2000-2050[J].Progress in Planning,2011,75(2):53-107.
[4] SETO K C,SANCHEZ-RODRIGUEZ R,FRAGKIAS M.The new geography of contemporary urban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J].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2010,(35):167-194.
[5] MAURICE PITESKY,AMRITH GUNASEKARA,Carolyn Cook ,FRANK MITLOEHRT.Adapt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Systems to a Changing Climate and Increasing Urbanization[J].Curr Sustainable Renewable Energy Rep,2014,(1):43-50.
[6] PATAKI D E,XU T,LUO YQ, EHLERINGER J R.Inferring biogenic and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 sources across an urban to rural gradient[J].Oecologia,2007,(152):307-322.
[7]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 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理论学刊,2013,(4):165-168.
[9] 王新越,宋飏,宋斐红,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9):1069-1076.
[10] 孟秋菊.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概念辨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3):267-271.
[11] 李丽纯.基于灰色优势分析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与波动趋势分析[J].经济地理,2013,(8):116-120.
[12] 曹俊杰,刘丽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10):12-15.
[13] 陈宝兰,王园.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1-28.
[14] 秦佳,李建民.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3,(2):25-40.
[15] 郇恒飞.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2):1429-1433.
[16] 潘竟虎,石培基.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的ESDA-GIS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0):15-20.
[17]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等.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11):1323-1329.
[18] 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7):892-896.
[19]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171-177.
[20] ANSELIN L,FLORAXRJ. New Directions in Spatial Econometrics[M].Berlin:Springer-Verlag,1995.
(责任编辑 蒋涛涌)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uaihe River Basin
REN Zhian, ZHAO Jing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By calculating the Moran index and drawing Moran plot and building the spatial panel mode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38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Huaihe River Basin are analyzed,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re present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ies in Huaihe River Basin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since 2009;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and GDP per capita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from large to small in turn, but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which may be caused by the weak industr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uaihe River Basin.
new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Huaihe River Basin
2016-03-21;
2016-08-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0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L056);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LZ021)
任志安(1965-),男,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F299.27;F327
A
1008-3634(2016)05-0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