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2016-12-05王颖星副教授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流通

■ 王颖星 副教授(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 王颖星 副教授(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的商贸流通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同时也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作出总体规划思路,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建议。

新型城镇化建设 商贸流通业集聚效应

我国新型城镇化以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为纽带,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其根本在于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生产,健康良性地保护农业生态,着眼农民,涵盖农村,从而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从我国目前的国情看,新型城镇化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新型城镇化也将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权力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必将形成新的规范,这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核心和关键内容,而商业流通产业的发展正是破解这一传统性症结的关键所在。

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优势分析

商贸流通业发展速度快,服务领域宽,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如现代物流产业、现代批发零售业、社区商业网点、酒店餐饮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对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商贸流通由过去的政府行政干预逐渐转型为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依托,由过去的工商行政审批转变为企业、个人、部门多元化投资兴办,现代商贸流通方式灵活多样,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异军突起,引领商贸流通潮流。

商贸流通的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商品集聚辐射功能得到大幅提升。新兴业态发展迅速,经营业态逐步得到拓宽和细化。经营业态从中小型超市、商业城向多样化、宽领域延伸,商业综合体引领潮流,成为新的商贸流通平台。商业贸易批发、商品贸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层级不断提升,各地区城市商圈逐步形成。居民消费水平和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也成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强劲支撑。

区域交通条件不断优化,商贸流通市场前景广阔。自“十二五”以来,我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航运、高铁网络进一步完善,国道、省道线路覆盖面不断扩大。极具优势的区域性交通条件为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空间迅速拓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效益迅猛增长,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商业物流与制造业物流需求空前旺盛。

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稳定拉动商贸流通产业需求。商贸流通产业是衔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态势受制于生产环节和流通领域的发展态势,因此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深刻影响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尤其是一、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商贸流通产业创造了需求,提供了动力,奠定了基础。

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商贸流通市场结构不合理,商贸流通区域发展不均衡

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结构优化滞后。首先,商贸流通网点过于分散,流通形式过于单一,大型的综合型网点少,交易额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成为流通产业的主导市场。其次,综合市场多,专业市场少,门类混杂,缺乏条理性,管理水平低下。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有市场多为日用消费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不足。再次,零售市场多,批发市场少,经营档次低。最后新型流通方式发展较慢,难以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居民消费环境、消费条件亟需改善,商贸流通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还不健全,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因此加快发展商贸业,关键要注重经营结构、规划布局和资源整合,即“引进大的,盘活小的,培育新的”,通过提升一批、引进一批、重组一批、整合一批,做到“抓大要强、抓小要活、抓新要优”。

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的分布不均衡,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城乡商贸流通需求发展不平衡。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对商贸物流需求的差距也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从而导致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平衡。

(二)商贸流通产业布局比较落后,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从全国各省二三线城市的基本情况来看,商业带为比较发达的区域,普遍集中于步行街等市中心区,而更多区域发展滞后,运行缓慢。缺乏统一科学的商业规划,属无序性发展,因此造成商圈的各类店铺业态不合理,无统一性,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商业购物中心。城市分区功能定位不清,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店铺经营不统一,相互之间几乎没有形成互补性效应,对商家和顾客都是一种不利的布局,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产生很大阻碍。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车流量,大多数城市现有的资源配置已经不能满足商业的需求,各商业网点之间的人流、车流疏导设施与实际需要不匹配,依然停留在人群的自然流动阶段,没有考虑到吸引人流和车流成为消费流,导致行人及车辆通过率高,而实际停留消费的顾客较少,难以创造大量的商业价值。

(三)商业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整体竞争力不强

我国商贸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信息化水平较低。一是绝大多数地区的商贸流通仓储设备信息化改造不能及时跟进,商户和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商贸流通产业良性发展。二是公共商贸流通信息平台没有完善,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滞后,物流信息被分割在不同的环节和企业,造成信息处理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浪费以及同类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最终导致无法进行上下游企业之间以供应链为依托的物流过程优化以及物流功能整合。政府和企业对于从事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方案策划的高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商贸流通产业管理理念有待转换、管理手段亟待提高,依靠数量扩张追求业态更新的方式仍然是主流,片面追求数量,能做大而不能做强。同时,商贸流通企业的运作不规范、组织化程度偏低也导致整个流通产业的竞争力不足。

(四)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几乎处于一种盲目发展调节状态,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扶持保护方面没有及时跟进。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对繁荣区域经济、拉动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在行政管理部门得到共识。“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商业”的观念依然普遍存在,没有把发展流通业放在与抓农业和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商贸流通产业的制度建设与基础性产业发展的强大政策支撑形成明显反差,商贸流通产业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优化,对商贸流通产业扶持力度亟待增强;行政审批手续较为繁琐,个别执法单位和人员缺乏公平、公正、合理的理念,服务意识还不够强,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我国商贸流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良性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应立足区域现实,充分发挥区位有利条件、开拓地方优势资源,按照“商贸服务社会、辐射周边、面向国际”的指导思想,以打造龙头商贸区域、强化商贸流通产业的集聚辐射力和提升核心商圈品位形象为重点,全力构建“健康有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形态先进”的大商贸、大流通平台,带动地方经济迅速增长,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构想

(一)充分发挥区位比较优势,盘活消费市场

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应当以面向国际化、信息化、特色化、集约化、现代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比较优势,盘活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商贸流通规模。坚持商贸流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发展,以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同时积极拓展现代商贸物流功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加产品产量,逐步完善产加销体系。

(二)结合区域经济、民族经济实际,拓展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

一方面,以高水平的顶层设计为依托,加快对现有商贸功能区的业务升级,大力度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流通平台,积极优化流通环境。改造提升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传统商贸业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培育一批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中心、主题购物公园、综合批发市场等新型商贸市场以及农副产品、农资、家居、建材、花木等专业批发市场。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流通服务网络,提升配套功能,不断提高综合效益,优化商贸流通结构,形成门类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布局优化、开放有序、运转高效的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格局,将商贸流通业发展成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龙头。深度开发商贸流通产业,把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物流业态作为今后中长期发展的主导方向,同时积极培育第四方物流。把都市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的开拓有机结合起来,以城市带动农村,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立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商贸流通体系,推动商贸流通产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整合资源,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完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

大力挖掘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优势资源,科学有效地整合商贸流通资源,统筹谋划商贸网点、中央商务区(CBD)、物流园区等的规划、建设和布局,建设功能完备、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网链集聚的区域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信息化水平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高度重视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建设,注重经营管理创新,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宣传推广体系、专业人才体系、经营管理体系、监测监管体系、运营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商贸流通资源的配置,提高商贸流通一体化服务水平,推动商贸流通产业的高效发展。逐渐形成覆盖全国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高效集约的商贸流通格局,覆盖城乡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效率的区域物流园区和物流网络,凸显商贸流通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整合现有商贸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以贸易广场、农产品交易所、汽车城等大型专业商贸市场为依托,整合优化分散的市场资源,促进专业性市场的集聚发展,增强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对各地区、各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整合区域和民族旅游资源,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形成消费热点,吸引人流、物流的集中;在各个新型城镇建立标准化的农贸市场,并以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为依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城郊乡村旅游,定期举办商贸节会,将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化营销;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整合各地农产品资源。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铁路、国道、省道为基本依托,积极发挥航运、高铁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带动作用,完善区域性交通网建设,形成范围不断延伸的经济圈,加强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交通联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商贸流通。进一步改善通信水平,提高互联网网速,扩大光纤网络的覆盖率和企业的接入率,大力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电子商务的有效开展。加大对于智能仓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对智能物流技术的产学研结合。

(二)转变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发展商贸流通的新型业态

把发展商贸流通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途径,以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一是完善新型城镇化的公路网,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构建高效快捷的城镇化经济圈。构建多元化商贸流通产品的物流节点,建设大型的商贸流通产品综合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加强农产品冷链建设,建立完备的果蔬冷链物流、肉类冷链物流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加强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新型城镇化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构建“农产品生产环节-农业农村商贸合作组织-电子商务批发市场-网络销售环节-终端消费环节”现代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链。以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工业消费品物流体系与生产资料物流体系的建设。首先,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等新兴优势产业,提升与产业配套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形成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其次,大力开展多式联运,以各地区之间的航运、高铁、高速为主体框架,重点建设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推行以托盘化为核心的单元装载方式,基本实现各个商贸中心与铁路、公路之间的“无缝对接”,形成高效运作的多式联运体系;最后,大力发展立体仓储,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仓储技术和设备的产学研结合,实现搬运机械化、控制自动化、管理微机化、信息网络化、操作简便化。

(三)以云计算模式为基础,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首先,建立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业务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借助Web浏览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应用与服务,如包括监控型服务、查询型服务、控制型服务、扫描型服务等。其次,建立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数据储存中心,提供传感网数据的海量存储、查询、分析、挖掘、理解以及基于感知数据的决策和行为,以业务平台的服务为中心,资源完全共享,资源自动部署、分配和动态调整。最后,在云计算模式的数据监控基础上,建立平台服务,对物流信息进行全面监控,直接面对面地向用户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为用户配置中间件硬件服务、统一认证的服务等。一方面,围绕各个商贸城、商贸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的电子商务建设,加快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共平台的构筑,为各类商家提供信息发布、交流等服务;提供客户管理功能,即网上交易管理包括企业的合同、交易记录、客户资料等保密信息的托管服务。另一方面,以具有区位优势的商贸产品交易所项目为依托,积极构建面向国际化的电子商务平台。

(四)以物联网为突破口,促进商贸流通业智能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智能商贸流通系统的建立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系统结构设计,二是系统技术选择。系统的结构设计应当采取模块设计方法,将商贸物流智能系统结构设计为商贸物流设备监控系统、商贸物流信息资源处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商贸物流系统监控与控制系统。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健全物流设备监管体系,以物流流通网络为平台支配物流设备信息,将在所有物流设备(包括车辆、货运、火车、航运等)安装UPS,建立智能化的移动信息系统,对与物流设备相关的线路信息、运输信息和车辆信息进行归并、储存、交换、处理,动态跟踪设备所在位置;在每件货物的包装中嵌入RFID芯片,建立货物信息的自动化收集系统,卸货时自动放置到具有读取设备的货架,并将物品信息自动计入信息系统。第二,建立配送信息处理系统、遥感技术及电子识别系统,使配送中的物资可以通过条码加以区别,并跟踪、监控其作业地点、时间。第三,完善客户资料系统,对客户意见和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通过智能化的计算机加以处理,在以后的作业流程中改进,改进服务质量。第四,建立配送系统控制管理系统,使用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具有记忆、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计算机,对系统中各要素进行协调管理。

(五)制定相应政策,健全商贸流通管理机制

各地区应以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为基础,参照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在资金、土地、水电等方面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特别是对新办或整合提升的商贸企业,享受新办工业企业一样的优惠政策。建立商贸流通业发展奖励机制,对发展商贸流通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地方政府应予以重奖,以促进商贸流通业做大做强。工商、公安、土地、供电、供水、城管、环保、质监等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职责,共同扶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商贸流通设施的完善和改进力度,优化商贸流通环境。改造商贸设施,提升经营档次,把社会资源对商贸流通企业的投入作为拉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地方政府应该逐年确定一批重点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建设项目,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重点扶持,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公平公正的体制机制、积极务实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形成“磁场效应”,形成合力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汇聚。

结论

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探讨背景,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为分析对象,通过对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商贸流通产业的现状分析,总结现有的优势,归纳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新城镇建设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探讨性规划,并提出尝试性应对措施。一是整合现有商贸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转变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发展商贸流通的新型业态;三是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四是以物联网为突破口,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智能化;五是制定相应政策,健全商贸流通管理机制。总体来说,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难度较大,有许多值得继续深入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当中不断完善,以期更加赋有实际意义与可操作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1.熊曦,柳思维,张闻等.商贸流通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8)

2.丹宝坤,刘继兵.商贸流通业调整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

3.程涛,王德章,李佳俐.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调整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作用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4.魏静,郑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北三省城乡商贸流通交易平台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 2014(4)

5.詹翔,引领.新型城镇化给商贸流通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研究[J].上海百货,2014(12)

6.张弘,邓阳.以新型城镇化促进流通产业发展[J].中国商论,2015(12)

7.钟万玲.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内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

8.汪洋,喻学德.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流通服务业的效率提升浅析[J].中国商贸,2015(18)

2016年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4576280);河北金融学院国际贸易学重点发展学科科研成果

F724

A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