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语拟声词的汉译
——以《我是猫》不同汉译本为中心

2016-12-05智敏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04

人间 2016年13期
关键词:拟声词汉译比较分析

智敏(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浅析日语拟声词的汉译
——以《我是猫》不同汉译本为中心

智敏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摘要:汉语和日语中都有拟声词。在表现方式上,二者既类似又有所不同。日语的拟声词的数量极多且种类丰富,频繁出现在日常对话和文学作品中,堪称日语特色。与此相对,汉语的拟声词的数量则不如日语那样多。因此,日语文学作品汉译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如何恰当地翻译这些拟声词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本文笔者以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及其四汉译本为对象,比较分析其中拟声词的不同译法,思考并总结不同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拟声词;汉译;《我是猫》;比较分析

汉语和日语中都有拟声词。在表现方式上,二者既类似又有所不同。比如,猫的叫声在日语中的表现是“ニャーニャー”,但在汉语中则表现为“喵喵”。而且,日语的拟声词的数量极多且种类丰富,而汉语的拟声词的数量则不如日语那么多。因此,在日语文学作品汉译时就出现了如何恰当翻译这些拟声词的问题。在本文,笔者以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及其四汉译本为对象,针对拟声词在汉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展开研究。

一、拟声词翻译形式

徐淑明在『日本語の擬声語.擬態語に関する中国語訳の問題点』一书中将拟声词的翻译形式分为五大类:

(A)日本語.中国語それぞれ言い方は決まっていて、しかも、同じであるもの。

(B)日本語.中国語それぞれに言い方が決まっていて、翻訳した際、中国語の表現を用いるもの。

(C)中国語には、別の表現があるが、あえて、日本語の音にあわせるため、他の意味を持つ語を転用したもの。

(D)元来、中国語にないため、日本語の音にあわせたもの。

(E) A-Dのいずれにも該当せず、訳者の訳しきれていないもの。

二、拟声词汉译的比较

本文从李永炽、于雷、罗明辉的四个汉译本对拟声词进行比较,四个汉译本分别是:李译.1981年2月.远景出版事业公司;于译.1993年7月.译林出版社;罗译.2001年2月.南方出版社。(A)の例:原文「ハハハハ是は面白い。僕の経験と善く似て居る所が奇だ。」

李译:哈,哈,哈,真有趣。跟我的经验这么相似。实在奇怪。”

于译:哈哈……,真有意思。奇怪的是这段故事和我的一次体验很近似。”

罗译: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和我的经历如此相似,这就怪了。”

「ハ」和「哈」发音大体相同。但原文「ハ」出现了四次,李译为「哈,哈,哈」,给人一种「哈」与「哈」之间有稍微停顿的感觉。于译为「哈哈……」,这传达了「哈哈」之后还有「哈」在持续着。罗译为「哈哈哈!」。我个人觉得与原文更加贴近的是于译。

(B)の例:原文「ニャー、ニャーと試みにやつて見たが誰も来ない。」

李译:“咪咪”地叫了半晌,没有人来。

于译:于是,咱家咪咪地叫几声试试看,却没有一个人来。

罗译:于是便咪呜咪呜地试了一下,结果却不见一个人出来。

李译将猫的叫声「ニャー、ニャー」译为「咪咪」。徐淑明将此李译作为(B)的例子。但在我们普通话中猫的叫声应是刘译的「喵喵」。罗译为「咪呜咪呜」,在百度百科中有这样的例句「小猫咪呜咪呜地叫」,我认为更符合此时小猫的身份,因此罗译更加贴近原文。

(C)の例:原文「飲もうとしては茶碗を置き、飲もうとしては茶碗を置いて居ると茶の間の柱時計がチンチンチンチンと四時を打つた。」

李译: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饭厅上的挂钟已锵锵锵敲了四下。

于译:我就这样端起碗又放下,放下又端起。最后饭厅里的挂钟,当、当、当、当的敲了四下。

罗译:正当我举起放下之际,客厅里的挂钟当当当当地敲了四下。

李译将「チンチンチンチン」译为「锵锵锵」。对此徐淑明认为「中国語では、時計の鳴る音を噹噹(dangdang)という。「锵(qiang)」は金属の出す音である。ここでは、原文の音に合わせるため、他の意味をもつ語を転用してある」。但我认为于译、罗译的「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中的「当」与「噹」发音相同,并且在现代普通话中表示钟表发出的声音。

(D)の例:原文「吾輩の主人は毎朝風呂場で含嗽をやる時、楊枝で咽喉をつっ突ひて妙な声を無遠慮に出す癖がある。機嫌の悪い時はやけにがあがあやる、機嫌の好い時は元気づいて猶があがあやる。」

李译:我的主人每天早上在浴室漱口时,必用牙刷戳咽喉,毫不顾忌地发出奇妙的声音。心情不愉快时,刮刮地响得厉害;心情好的时候,更卖力地刮刮响。

于译:我家主人有个毛病,每天早晨在卫生间刷牙时,牙刷往喉咙里一捅,就由着性发出怪腔怪调。不高兴时他哇哇地大声叫,高兴时劲头足,更要哇啦哇啦地喊。

罗译:我家主人有个怪毛病,每天早晨到浴室里漱口,牙刷往喉咙里一捅,就毫无顾忌地发出怪声来。不高兴时他哇哇大叫,高兴时哇啦哇啦地叫得更凶。

汉语中没有与原文的「妙な声」相对应的拟声词。李译将「があがあ」译为「刮刮」,对原文进行音译。于译和罗译为「哇啦哇啦」。但汉语中「哇啦哇啦」则一般形容吵闹的人声。因此我认为李译在汉语的表现更自然,更贴近原文。

三、小结

通过以上对不同版本拟声词的比较,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二点:(一)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意思。例如:必须认真辨别拟声词是人和动物发出的声音还是大自然发出的声音。此外还要辨别拟声词所表达的强弱程度。(二)翻译要坚持忠实原则。汉语与日语的拟声词在数量上有很大差别,一一对应翻译非常困难。因此要在坚持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进行意译。

总之,进行汉日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中日两国的文化、习惯等,根据译文是否贴近原文、是否自然等等选择直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淑明 日本語の擬声語.擬態語に関する中国語訳の問題点--漱石「吾輩は猫である」(李永熾氏訳)を資料として 国語学研究25号東北大学文学部国語学研究刊行会 1985年

[2]『日本近代文学大系24 夏目漱石集Ⅰ』 角川書店 1971年4月

[3]于雷译 《我是猫》 1993年7月 译林出版社

[4]罗明辉译 《我是猫》 2001年2月 南方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16-01

作者简介:智敏(1990- ),女,汉族,山西,研究生在读,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翻译学院,日语笔译。

猜你喜欢

拟声词汉译比较分析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英美人名的含义
再说拟声词“”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英文里的拟声词与重叠词
汉译莎士比亚第十八首所遗失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