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如何传承与创新
2016-12-05阿依努尔沙地克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文工团新疆柯坪843600
阿依努尔·沙地克(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文工团,新疆 柯坪 843600)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如何传承与创新
阿依努尔·沙地克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文工团,新疆 柯坪 843600)
摘要:新疆少数民族舞蹈产生产生于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当中,是对当时生产生活、人文习俗的重要体现,更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多元文化地冲击之下,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面临丧失特色、开发不利、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通过开设舞蹈课程,开发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附加价值,建立专业研究小组,融合多元特色实现创新等途径来推动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字:新疆少数民族舞蹈;传承;创新
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原创是维吾尔族,新疆舞历来以柔美轻快、活泼优美、轻快灵巧著称,在国内外许多大型的文艺演出中都可以看见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元素,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是新疆灿烂的民族文化中的一颗民族,是先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灵感顿悟与创造,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值得我们今天将其发扬光大。但是,在多元文化的今天,随着各民族文化,甚至是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在这场世纪性交流中逐渐丧失特色,许多新疆少数民族舞蹈面临丧失特色、开发不利、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推动其不断传承与创新。
一、新疆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与创新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许多新疆少数民族舞蹈面临丧失特色、开发不利、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
首先,许多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逐渐丧失特色,一味地迎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但却在迎合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一些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精髓,而仅仅是传承其令人惊叹的形式。例如,现在不少歌舞团在外表演新疆舞时,大都以赛乃姆舞为主,因为赛乃姆舞蹈中的“移颈”、“弄目”、“弹指”、“跷脚”等动作为不少人所欣赏。相比之下,表演者均为男子的、动作简单、不快不慢、始终低头旋转的萨玛舞,舞姿洒脱、粗狂矫健、刚劲有力、尽兴而作的刀郎舞;独特、幽默、风趣的纳孜尔库姆舞等舞蹈在传承中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大型舞蹈演出中可见一斑。
其次,许多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开发不利,既缺乏开发传承的渠道和途径,又缺乏开发传承的体制保护,为此即使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体系。例如,随着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使得新疆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中已经逐渐融入其他民族的特色,拥有的大都是其他共有的舞蹈元素,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却在传承与创新中逐渐消失,开发不利。
最后,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还面临着创新力度不够的困境,由于缺乏系统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体系,许多少数民族舞蹈在创新中逐渐失传,而新加入的舞蹈元素也只是在原有舞蹈基础上的简单改进,缺乏抓住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精髓基础上的创新,缺乏反应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现实生活风貌的舞蹈元素创新。
二、如何实现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基于笔者在前文谈到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在传承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新疆少数民族人民保护本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殷切希望,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要实现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应当从在学校开设新疆少数民族舞蹈课程体系,开发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附加价值,成立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研究小组,拓展创新途径等方面入手。
首先,在学校开设新疆少数民族舞蹈课程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相应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课程体系,实现教育课程体系与舞蹈文化传承、创新之间的有效结合。例如,小学教育阶段课业任务少,学习压力小,许多家长都希望利用课余时间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可以与新疆地区文工团协商,文工团专业新疆舞蹈人员定期到学校举行舞蹈表演,培养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每周开设一节到两节新疆舞蹈课,从小培养孩子对本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意识,扩大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受众面积,让本民族舞蹈在本民族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再次返回、传播到本民族的人群中,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只有当新疆本地区人民充分意识到传承与保护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特色与传统之后,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其次,开发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附加价值。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种类繁多,不仅有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开创者创造的赛乃姆舞、萨玛舞、刀郎舞、纳孜尔库姆舞等,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创造或者传播进来的其他舞蹈类型,舞蹈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加之新疆地区自然条件特殊,一直以来都是旅游胜地,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若是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旅游文化资源当中,开发以新疆少数民族舞蹈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资源,增加少数民族舞蹈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使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在为外地游客表演欣赏和赞叹的过程中,扩大影响力,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积极性,使少数民族舞蹈在传承过程中也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另外,成立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研究小组。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由于长期缺乏专门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研究小组,导致本地区的许多传统舞蹈元素只有大部分年长者知晓,在传承过程中濒临失传,对于本民族舞蹈的传承也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案和布局,本民族舞蹈创新过程中也缺乏专业的人员指导,导致许多标榜创新的舞蹈,在本质上也只是再重复过去的内容。因此,笔者建议成立专门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研究小组,整理当地的传统民族舞蹈资料,在进行汇总保存,在观察本地生活风貌的基础之上,为本民族舞蹈创新提供新的指导方案和建议。
最后,拓展创新途径。目前,大部分舞蹈艺术家在本民族舞蹈创新过程中,都缺乏有效的创新途径,导致部分舞蹈创新失效,或者创新力度不够,基于此,应当拓展目前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创新途径。比如,舞蹈创作者应当放眼于其他民族的舞蹈文化,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舞蹈元素,在保持本民族舞蹈特色的基础之上,实现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时代性创新,真正诞生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李艳芝.浅谈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新[J].大陆桥视野,2014 (16).
[2]谢雯雯.开设《新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对新疆文化传承与舞蹈教学的意义[J].文艺生活,2014(3).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