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探讨
2016-12-05买哈木提吉力力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第一中学新疆柯坪843600
买哈木提·吉力力(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第一中学,新疆 柯坪 843600)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探讨
买哈木提·吉力力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第一中学,新疆 柯坪 843600)
摘要: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对教师来说,最可怕的是墨守成规,思想懒惰。”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该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生的知心人、教学的用心人等,要努力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思考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生物现象都能够通过实验得以印证,很多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也可以借助实验得到有效突破。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借用实验辅助教学则是提高教学效率、深化学生生物知识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实验教学进行以下几点探究,以期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之路,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利用演示实验,引领学生主动去观察、分析
演示实验是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示实验主要指的是通过实践演示让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最大的优点是学生能亲自看到整个实验的形成过程,也便于教师一边实验一边讲解。比如说,实验过程的讲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此来调节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利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例如,在演示洋葱表皮细胞的染色观察实验时,教师要先从载玻片的使用方式开始讲解,接着,再讲解表皮细胞的染色过程以及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时候,教师再结合演示的实验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在染色时需要先从载玻片的一侧进行浸染呢?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便于学生在教师演示实验的时候积极主动去思考,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此外,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也能加深学生对实验中蕴含着的知识点的印象与记忆,使得实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探究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科学观察,掌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要主动提出问题,针对实验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再开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分析并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再得出合理的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都能够“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精神”。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先让学生学会观察,针对实验现象提问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授“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观察,以此导入实验:家长在做菜陷时,如果加入盐后菜陷则有水分渗出;对农作物如果施肥过多,则会造成“烧苗”的现象。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可以用我们学习的生物知识解释吗?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再让他们选择实验素材,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不是正确的。通过主动探索,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素养。
三、加强教师的引导,提高实验的效果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予以引导,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提醒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一些学生尽管也按照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去做实验,但是一些学生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的时候会发现有的细胞重叠在一起了。这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盐酸解离的时间太短,从而导致了细胞没有完全分散开,还是因为压片的时候处理得不够好导致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利于学生更认真地去探究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而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久之,学生们也逐渐会形成质疑的好习惯,并且养成科学谨慎的实验求知态度。
四、注重实验后的讨论与总结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出实验结果或者验证实验现象,关键还是要让学生知道并理解产生某种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现象的原因。教师在实验完成后,或者待学生操作完实验后,要及时开展实验后的讨论与总结活动,讨论时间一般为8分钟左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是,不可能每次实验都能取得成功,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实验失败或者得出的结果和预期的不符合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教学机会,组织学生就其中的原因进行讨论,探究实验失败或者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帮助学生自己去探讨,在探讨中得出结论、总结经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实验后及时讨论、总结,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步骤、方法以及实验原理的掌握,而且更牢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会更透彻,这也是提高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总而言之,生物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时,生物教师既要端正态度,又要因地制宜,多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展开生物实验教学,让抽象的生物知识通过实验验证更加直观、形象,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推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薛玉梅.关于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田秋云、徐建国、胡青平. 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02).
[3]李晨霞.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C].福建省高中生物毕业班工作研讨会暨福建教育学会生物教学委员会第17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4]陆小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性和潜力激发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2015,06(06):96-97.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