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

2016-12-05刘文雯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新疆库车842000

人间 2016年13期
关键词:真诚项链责任

刘文雯(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浅谈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

刘文雯
(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新疆库车 842000)

摘要:多年以来,读者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看法多是负面的,给她定性为爱慕虚荣、追求不属于自己生活的妄想之人。其实,一个正当花龄的姑娘,她想要追求美的事物、想要追求完美的东西并无可厚非,那些华丽的首饰,是一种追求美的表现,她对责任是勇敢承担的,不是逃避,对于生活也是严谨而又认真的。

关键词:虚荣;真诚;爱美之心;责任

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流传于世界各地,至今仍然让人念念不忘,倍受青睐。人们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看法多是负面的,往往把她看成一个虚荣心强、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把她丢失项链后十年还债的辛苦看作是对她虚荣心的惩罚。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无情嘲笑她的虚荣,嘲笑她十年以来的辛苦悲酸。

玛蒂尔德真的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女人吗?真的就是那样的穷奢极欲吗?这种想法恐怕是太过于片面,太过于直接血腥,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不通人性的。对此,笔者认为马蒂尔德不是虚荣的代表,不应该被大家所耻笑。

本文描写了玛蒂尔德是一个“漂亮动人的女子”,因为“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任何一个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后来只能“将就”着“和教育部一个小科员结了婚。”所以她对现实状况不满意,也是情有可原的。由不满而生出的对改变的渴求也是人生追求的一种。玛蒂尔德因为“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她觉得不幸”;为没能过着“高雅而奢侈的生活”而不断地感到痛苦;为“住宅的寒伧,墙壁的暗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简陋而苦恼”。回到我们现实中来,这种不安分的心态,这种追求更美好的东西的心理,又有什么过错呢?穷人想幸福,女人爱漂亮,身为女人,谁不渴望能打扮得光鲜亮丽,出入各种高档场合,得到众人的爱慕,过着优雅的生活呢?热爱生活、追求更高品位的生活是无论哪个时代、哪个阶级的人最自然最正当的事。所以,玛蒂尔德的想法和追求实在不算过分,这也应该是一种普通的大众心理,一种最能体现人生的原始的物质追求。

而事实上,原文作者在文章前面的一大部分,采用心理描写展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希望被人羡慕,进入豪门的想法,除了描写马蒂尔德的虚荣之外,也是为下文做铺垫,下文描写了马蒂尔德在宴会上出尽了风头,全场的目光都在为她转动,这一晚,她是满足,幸福,开心的。作为一个漂亮的女人,不就应该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里,受到他人的尊敬,羡慕,将他人的目光都聚在自己的周围,这些都是不过分的要求。

在宴会结束后,马蒂尔德肯丈夫发现项链不见时,两个人疯狂般的寻找,这一刻,马蒂尔德内心是无望的,仿佛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网住了他们俩的未来。这件事情犹如晴天霹雳,一声闷响,就把两个人打入地狱。

马蒂尔德夫妇经过千辛万苦,终于买下了那挂新的钻石项链,然而债台高垒,欠下了一万八千法郎的债务,为了偿还这笔高额的债务,“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表现出了英雄气概,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她和她的丈夫开始走上了漫长的还债之旅”“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月月都得还一批旧债,借一些新债”“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给商人载写账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第十年底,债都还清了,“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以上多处描写,作者莫泊桑的同情之心溢于言表。如果我们还依旧说女主人公是一个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女人,那就太牵强附会了,既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也不符合莫泊桑在塑造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时的初衷。

谈项链:十年后的一个星期天,马蒂尔德戏剧性地遇见了佛来思节夫人,在谈话中马蒂尔德才知她当初所借的是一挂假项链。我们可以想象,当她听到这消息后会是多么的苦涩、辛酸呀,一夜风流而换来的是十年的辛酸。十年的艰辛。这样的付出太惨重了!好像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个漂亮的女人一生有几个十年呢?她不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吗?我们还忍心对这不幸的女人再加以嘲讽吗?当马德尔德在公园与佛来思节夫人相遇时,一位是“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的贵妇人,一个却是连昔日好朋友都认不出来的“平民妇人”,但马蒂尔德却表现得那么坦然,并主动向佛来思节夫人打招呼,告知她事情的真相。这时的马蒂尔德不仅没有丝毫的虚荣,也没有丝毫的自卑,而是一位经过十年辛劳荡涤,心灵得到净化的朴实的妇人,作者莫泊桑所持的态度显而易见:没有丝毫的嘲笑,只有深深的同情,甚至是赞美。

至此,一个吃苦耐劳,敢于面对现实的女主人公赫然立于读者的面前,我们还能一味地去批评吗?如果我们只武断地去批评,这不仅不是莫泊桑的初衷,也得不到我们学生的认可,因为我们扼杀了人性,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莫泊桑正是用了发展的眼光,全面看问题的思想,忠于“创作要反映社会”的本源塑造了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

一个高明的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应该是典型的,丰满的,具有代表性的,符合一个“人”的特征,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格多面体,莫泊桑做到了,女主人公马蒂尔德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永远“活”在了世界的文学画廊之中。

耐人寻味的是,当马蒂尔德向她的朋友谈及赔项链的艰难不易时,她却“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笑,流露出一个劳动妇女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满意和自豪;笑,也说明马蒂尔德至此仍没有懂得她的处境的全部悲剧性。试想一个人,为了追求毫无价值的上流社会的一夕浮华生活而毁灭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偿还一件廉价赝品而空掷十年岁月,还浑然不觉悟,这是多么深刻、多么令人慨叹的生活悲剧。

文章的最后,马蒂尔德不再是,那晚美丽动人的姑娘。此时的她,是一个沧桑的老太婆,可是她的内心是坦然地,她不像包法利夫人那样实实在在的爱慕虚荣,最终,让自己走向断头台。她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承担了一切,此时的她是带有光芒的,不是虚伪的,让人鄙视的,马蒂尔德依旧向我们最初看到的一样,美丽动人。

最后,文章落在马蒂尔德身上,戛然而止,也没有过多的文笔去描写马蒂尔德的心理。这样的结局给人无限的遐想。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7-01

猜你喜欢

真诚项链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Blowwom
责任(四)
可爱的冰项链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忏悔之于周朴园
真项链,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