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专科大学毕业生创业意识培养

2016-12-05康赟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人间 2016年13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重要性现状

康赟(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浅谈专科大学毕业生创业意识培养

康赟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专科毕业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本文结合专科毕业生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对专科毕业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业教育;专科生就业;重要性;现状;措施

一、创业意识教育的含义

创业意识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旨在将创业意识灌输给学生,使其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在创业过程中得以激发。要创业就得从培养创业意识入手。有了意识才会付诸行动,创业者的创业态度、创业活动、创业意志、行动方向等,这些都受创业意识的影响,创业意识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与构建完整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保障。创业意识教育应当作为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创业基础教育。

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从近年情况看,专科生就业状况较好,但仔细分析其就业特点,不难发现,虽然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就业起点低导致待遇低。

起点低是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学生择业期望值日趋理性,能够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专科生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比,更容易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择业观、就业观,降低自己的择业标准和期望,以能就业为主导,主动的推销自己。

这一方面说明专科学生能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但这也直接导致了这部分学生就业后待遇偏低,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逐渐缩小差距,而因为这类差距所导致的物质、精神上的损失也时有发生。

2.就业稳定性低。

大部分专科毕业生在毕业之初选择的就业单位规模不大,受企业本身规模、业务、发展前景等限制,企业本身不能长期稳定地为员工提供理想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员工离职率高,离职周期短。这些既不利于毕业生建立安全感,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

3.就业满意率低。

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很多,包括收入、发展前景、同事关系等,心理预期不同,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也会不同。根据近几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专科毕业生就业后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很多毕业生不停徘徊在找工作与找到满意的工作之间,以外语类专科毕业生为例,就业的迷茫性在应届毕业生中比较普遍,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精神和物质要求的降低。只有扬长避短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专科生的就业优势。

三、当前积极开展创业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创新创业”,这意味着创新创业将是破解就业难题、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有效手段。从近几年统计数据看,专科毕业生创业率高于其他学历层次的学生。因此在专科毕业生中开展创业意识教育能更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创业已经成为我国长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就业也包含于其中。

2.适应全球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在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突出强调了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高等教育也势必与全球接轨,紧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脚步。

3.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创业教育可以作为就业教育的一部分来理解,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高校目前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固有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职场适应能力。

四、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

调查显示,20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86%,和发达国家比有较大差距。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各高校也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创业这个新兴产物,并开始产生了热情。但要将热情转化为意识,将意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仍存在很多问题。

1.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就业观影响,很多大学生仍把待遇、工作稳定性等因素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发生了偏移。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大学生很难产生创业意识。

2.创业氛围不浓,鼓励和帮扶力度不够,畏惧创业。现在很多大学生一方面渴望成功,另一方面又害怕失败,很多优秀的创业想法,由于缺乏氛围和发掘,最后还是被放弃。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创业环境,与社会接轨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3.制度有待完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不少政策条款都变形走样,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提倡。很多大学生在创业之初或者中途知难而退。

4.创业教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既让参与的学生感受到传统理论教学的优势,又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新兴教育模式的特色,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结合专科生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与学生社团、周围企业相结合。以成功的企业为示范、以社团活动为桥梁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一方面可以通过此类活动使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明白创业的不易,坚定创业信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此类活动建立创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创业、实习活动提供便利,营造良好的创业和社会实践氛围。

2.结合专业,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和创业活动。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很强,它既要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又要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的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设计创业课程,既不脱离专业学习,也不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外语专业为例:架设大学生外语教学创新创业指导机构,激励学生将业余时间投入到各类外语创新创业活动中,让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和兴趣参加教学研究等工作,在“专业”的基础上创业。

3.结合就业工作,扩展大学生创业平台。创业教育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要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多个方面着手,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实际也是就业素质的提高,创业的本身也是为了带动就业,提高就业质量。部分有能力、有机会的大学生可以毕业就创业,时机不成熟的,可以先通过工作提高技能,为今后成为企业的好老板打好基础。

4.与创新相结合,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时代主题,课程是联系师生的桥梁,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载体和手段。可以根据专科教学特点,主动的、有机的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教育与学科课程相结合,打造精品课程。例如外语专业专科可以开设会计基础知识、市场预测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等设置一些选修课程,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专业化、精品化、导向化的课程势必引领创业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5.与育人相结合,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和氛围。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等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渗透进创业意识的教育。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也可以对整个校园文化、育人环境起到良性的互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对当前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胡轶众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科教论坛 2014 No.01

[2]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J].卢本琼 肖弟康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0):55-56.

[3]麦可思.2012、2013、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R].

[4]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岳昌君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4第11卷第2期

[5]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途径的探讨 李莉丽 邵兰云 张兆强 中国创业教育网 2009.2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57-02

作者简介:康赟,男,汉族,籍贯:四川都江堰,生于:1980-11,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学院,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重要性现状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极端重要性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