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与舞蹈学”艺术本体的共性体征

2016-12-05陈丽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人间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共性舞蹈音乐

陈丽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浅析“音乐与舞蹈学”艺术本体的共性体征

陈丽莎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对“音乐与舞蹈学”来说,是由两个不同种类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构建成一个表演艺术本体,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科学依据?本文从艺术本质、艺术生态、艺术属性及艺术符号等角度出发,对音乐与舞蹈的艺术本体存在的共性体征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音乐;舞蹈;艺术本体;共性

2011年3月,学科目录正式把“艺术学”收入为学科门类中,“音乐与舞蹈”合并成一个本体,成为“艺术学”下面的一个子学科。从这个事件来看,不单单是学科与教育理念的发展融合,同时还存在学科并置中音乐与舞蹈本身的自身发展。“音乐与舞蹈”这门学科是一个一级学科,它的宗旨是培养具有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多维符合型人才。这将引领艺术本体进行更为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探讨,同时还能够从其他学科角度出发来论证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的科学根据。从这个背景出发,“音乐与舞蹈”的本体特征共性体征的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从艺术本质看,音乐与舞蹈把握世界的方式具有同一性

一些学者在“音乐与舞蹈”这门学科中专门讨论了人类对艺术的感知形式:哲学的把握形式是思辨;用思想的力量构建起人类的价值观;而宗教的把握形式又不相同,它以“虔信”方式去了解和感知世界,用神圣的力量来搭建信仰;科学的把握形式是证明,用知识的力量来构建认知世界;艺术的把握形式是人类的感觉,用创造力的方法来构成感知世界。在艺术创造的阶段,“音乐与舞蹈”都是通过形象的表达形式来认知外部世界,来了解内心世界,来表达人类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艺术品的欣赏体验,可以让接受者去了解世界和感知世界,进而人接受者产生一中感知情感,然后获得一种价值认同感、时代召唤感,达到激发人类自身思想的力量[1]。

二、从艺术生态看,音乐与舞蹈具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音乐与舞蹈”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是一种视觉上的表现艺术,从远古时代开始,就跟音乐密不可分,同时还同源同种。从文化生态上来看,“音乐与舞蹈”是文化表达的两种不同形态。在很多古籍中都能找到“载歌载舞”这样的场景描述词,体现了在古时候就已经将音乐与舞蹈充分揉合在一起。《诗谱》中关于“巫师与歌舞”作为一种职业记载,也能从侧面证明“音乐与舞蹈”是相伴在一起的,一直都在伴随这人类的成长,他们之间有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都有一种热烈但严谨、活泼但井然的表现手段。音乐有很强的塑造力,但是在具体形式上比较弱小,但舞蹈却可以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强大的发挥,音乐能够启迪人类的心灵世界,可以把难于表达的形式进行可视化。“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三、从艺术范畴看,音乐与舞蹈的文化类属部分趋同

舞蹈在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者是感知形式都有不同的归属,音乐是属于感知艺术和听觉艺术;但舞蹈是属于多维艺术或视觉艺术。但是从艺术的创造形式来说[2],“音乐与舞蹈”都能够放映出主体所表达的主客观内容,都能展现不同的社会功能,从展示形式来说两者也有多种多样形态的联系。这种联系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音乐与舞蹈”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表达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人类的感知能力也能够从不同表现形式体现出来。

1.根据不同的艺术形态创造方式,艺术可以归为四个大类,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以及综合艺术。“音乐与舞蹈”都是归属于表演艺术。音乐是用声音来传递艺术,玩舞蹈则是通过人体的优美动作来传递艺术,连续的流动,表达不同种的情感。

2.根据不同的艺术形态创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艺术又可以分为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音乐与舞蹈”都属于表现艺术,它们都是标胶侧重内部的表现形式,通过内部的主观世界来传递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3.根据现代艺术作品的不同种社会功能,艺术又能够分为审美艺术和使用艺术。“音乐与舞蹈”都能够归属为审美艺术。二者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视觉或听觉审美,用艺术的品质来给人们一种审美的快感或审美的享受。

四、从艺术符号看,音乐与舞蹈的节律具有一致性

作为一种艺术符号,“音乐与舞蹈”都是在表达人类的内心世界感受[3],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都在说明人们的生活情况,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书写生活的情感,人们的日常活动带来不一样的灵感,这种灵感能够给创作客体一种记录的形式,进而用“音乐与舞蹈”表现出来。从这种表现形式来看他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通过节律来控制艺术的输出步骤,节律快,“音乐与舞蹈”输出的快,反之则慢。像前面提到的,“音乐与舞蹈”在生态上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他们在人们的心里、体形或者运动方式上都有高度的一致性。

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音乐与舞蹈”都在呈现一种符号表达的过程,但是符号是一种流动的符号,这种流动性必然包含有节奏,这是一个不能缺少的因素。节奏值得是在不同时间内的音符或者是动作的序列,节奏能够看作是“音乐与舞蹈”的关节,这些关节能够把每一段都巧妙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其整体的节奏也就表达了舞蹈的形态。节奏在控制上是通过节拍来完成的,它是“音乐与舞蹈”所存在的共同点。节奏在“音乐与舞蹈”控制着整个形式的表达方式,也是两者的脉搏。

五、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达到“音乐与舞蹈”是两种不同种类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方式,但是他们能有机结合成为一个科学的整体,这个整体能够产生巨大能量,让艺术表达更加完美更加丰富更加美观;这是因为“音乐与舞蹈”在艺术本质、艺术生态上都有着相同的特征,这就使得“音乐与舞蹈”能够完美的揉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出一种人类对世界的不同感知形态,也能够自我升级成为一种更高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应该更好的树立理论上的知识,这样更加有利于奖励一个更加清晰、更加系统、更加条理分明的艺术学科体系,促进“音乐与舞蹈”能够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玉蓉.试论“音乐与舞蹈学”艺术本体的共性体征[J].音乐大观,2014

[2]朱良志.破解中国舞蹈的生命之美[J].中国艺术报,2012

[3]汤旭梅.超然逸出,清空曼妙——论中国古典舞的气韵之美[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4)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01-01

作者简介:陈丽莎,女,汉族,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共性舞蹈音乐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共性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