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2016-12-03李诗颖
李诗颖
摘 要:分析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情况,发现国内电力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科技发展战略实施保障的建议和如何有效将成果转化应用落地的建议,以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前言
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倚仗,实现良好的创新发展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是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作为保证社会稳定以及经济提升的重要能源供应企业,其对于科技科技创新要加以足够的重视,这对于电力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有着极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进行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重要措施,以期对我国电力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发展有所借鉴作用。
1 电力企业实际科技创新状况
1.1 现状
科技项目作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工作重要的载体,对其进行有效地部署与实施是推动电网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逐渐加强对科技项目实现顶层设计、指导过程管理与控制,以保障电力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得到有效地突破与进展,同时可以对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切实解决[1]。大力鼓励创新发展,并通过利用利益引导以及通过科技成果表彰与强化成果管理的方式,加强对科技成果的研发,大力构建对人才激励机制,从而对科研人员所具有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行有效地激发,尽可能的营造出最佳的科技创新的环境,大力开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国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奖励以及知识产权等诸多的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2 问题
文章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进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管理制度、创新资源、管理队伍、创新人才以及创新载体等各个科技创新要素对建设与运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其一,管理制度方面,本部、基层单位以及科研单位间存在的科技项目规划和统筹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于技术人员而言的创新激励机制仍存在诸多的不足,而且项目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式均要不断向精细化管理发展。其二,创新资源方面,在电力企业内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前提下,还需要和外部优势资源实现深入的合作,将外部科技资源所具有的互补和协同作用加以充分的发挥,逐渐实现科技资源能够共享,对外部科技资源进行集合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突破[2]。其三,管理队伍方面,目前的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对于科技管理部门而言,所采用的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下的管理体系以及上、下级的管理层级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其四,人才培养方面,当前仅仅对专业人才从学历与职称等方面进行考量,但是对科技创新贡献与获得成果水平等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人才培养上虽有评审制度,但是在考核管理上依旧采用的是事后评价,缺乏相应的培训计划与可操作性。其五,创新载体方面,企业对于科技项目研究缺乏一定的延续性,在进行科技项目时未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实现系列化研究,而且对于成果实现持续改进没有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成果始终是雏形,无法实现产品化[3]。
2 科技发展战略实施保障的建议
首先,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首要的是对复合型科技队伍进行建设,将电力企业内的技术专家所具有的科技创新上的引领作用加以充分的发挥出来,建设主多层次与复合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之后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逐渐提升实验室资金投入水平,并加强实验室实现共享并组织人员进行短期研修。此外,大力建设人才培训中心,使其成为人才培养集学习、试验与研究的综合性平台[4]。
其次,集中科技创新资源。主要从创新示范岗、基层科研力量培养以及管理人员水平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通过创新示范岗方面的建设,定期评选出优秀团队与个人,树立出进行科技创新的典型,以此来推动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利用以老带新和组织培训等形式为员工带来大量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来对科研力量进行有效地建设与培养。利用有效的保障措施与组织管理来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从而建设出一只具有高管理水平与协调能力管理队伍。
最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形式的管理模式,采用结合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式的管理模式,对电力企业创新实验室与公关团队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充分的激发,并对优质科研项目进行有计划的策划与实施。而且要对项目过程中的管控加以不断的完善,组建专家团队进行科研项目过程的监督与检查。此外要做好项目成果管理方面的管理,要在项目立项与成果管理两方面上分别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措施[5]。
3 成果转化应用落地的建议
第一,完善转化模式,对于拥有重大改进作用的科技创新成果要利用相关的政策加以大力的推广与使用。对于电力企业关于节能降耗、设备安全运行以及缺陷改造方面的技术成果,要加快对其进行技术完善,使其尽快投入市场,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对于部分国内电力科技创新存在一定技术难点的技术,要实现联合攻关,使该技术尽快实现技术突破,并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第二,提高转化意识,树立起企业是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主体思想,建立起科技成果要向实现商品化、国际化与市场化的观念,尊重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人员理念,要从思想观念与政策措施上对重理论轻实践和重研究轻开发方面的意识进行转变,激励科研人员能够积极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6]。
第三,创造转化环境与激励机制,要想使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应用只通过企业与市场是无法很好实现的,一定要将政策环境所具有的引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制定出激励企业实现将科技成果实现应用转化与推广方面的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做到并重,对具有市场前景与发展的成果进行资金鼓励,使其快速的实现成果转化。此外,对科技创新与转化合同方面进行完善,在签订开发与转化合同过程中便对各自的权益进行合理分配,使参与者在目标与利益共同的推动下更快的使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转化成应用并付诸与实际之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从管理制度、创新资源、管理队伍、创新人才以及创新载体等对电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方面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能够看出,未来很长时间都是电力企业大力提升科技竞争力重要的时期,虽然电力企业在科技创新建设与运行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利用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依旧能够对电力企业自身的科技竞争力加以明显的提高,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使电力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唐琳琳,张海梁.基于TRIZ理论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36):80-81.
[2]王飞航,陈琳.省级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方法研究[J].甘肃科技,2013,9(9):7-9.
[3]和李俭.党组织如何融入电力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工作[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93-95.
[4]刘杨,孟繁波.全过程的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创新分析[J].科技展望,2016,7(7):117.
[5]王盼晓.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12):27.
[6]陈丽珍.电力行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