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过程思维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讨
2016-12-03王艳王玉新
王艳+王玉新
在物理学中,任何概念、规律的得出都离不开物理过程,而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往往只关注各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运算关系,而不去考虑真实的物理过程,结果导致对公式的生搬硬套,经历几次失败之后,对物理产生畏惧情绪.
因此,教师在学生进入初中物理学习一开始就要重视物理过程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物理过程思维应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能够在脑海中客观呈现整个物理过程;
(二)能正确理解该物理过程发生的因果关系;
(三)能对该物理过程的主要因素加以提炼,在已有知识结构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组块,如果是新内容,则将新的信息有条理地添加到原有知识网络中形成有机整体.
一、培养学生的物理过程思维对初中生学好物理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没养成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有的学生思考了,但思考的深度不够,思维只滞留在表面.而物理过程思维不仅要求学生在脑海里呈现过程,而且要对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判断、总结,有思维的深加工过程.
2.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每一个物理过程都涉及到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三个维度,因此物理过程思维必然要兼顾考虑这三个维度的情况.同时这三个维度在同一个物理过程中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这就需要学生打开思路,拓展思维来深入分析这些关系.
3.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产生创造力必不可少的条件.物理过程思维使学生在脑海里呈现并没亲眼看到的完整的物理过程,很多细节都要靠想象,当然这种想象是要有客观依据的.比如,像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等内容,即使有视频、动画的辅助,要想形成更详尽的物理过程图景,也得借助想象.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过程思维
1.在概念、规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与物理过程相结合讲解
概念、规律都是针对一定的物理过程而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概念、规律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物理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规律的得出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些概念和规律.例如,力的概念的学习,不能光让学生从字面上去记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呈现各种力产生的过程.如人踢球人与球之间的力;磁铁与磁铁之间的力、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力等.这样通过具体物理过程来学习力,才能使学生对力的理解更深刻.
2.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所涉及的物理过程的思维习惯
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只简单的从题中提取出物理量,然后与所学物理公式相对照来解题,并没有真正理解题中所涉及到的物理过程.这样往往导致学生错误的解题.如“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1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则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对于这道题,很多学生不考虑物理过程,而是简单的套用公式F浮=ρ液gV排 ,于是得出ρ液一直增加,而V排不变,所以F浮也一直增大的错误结论.
而善于分析物理过程的学生会思考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大,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G于是上浮,直到露出水面最后漂浮在盐水表面上.而随着不断露出水面V排不断减小,直到漂浮在水面上V排才不再变化.对物理过程把握清晰了,就不难理解F浮的变化情况了,即由初始值等于重力G开始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开始减小,最后又等于重力G.
3.教师要多带领学生做实验,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物理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物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这些真实的原始信息会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中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依据.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做课外实验,感受不同的物理过程,储存更多的第一手信息.
总之,培养学生的物理过程思维对于初中生真正走进物理这门学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会为以后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