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6-12-03余芳
余芳
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往往容易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一则教无定法,方法老套;二则很多时候,因为对很美的诗句过度解读反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味道。诗歌总会留有艺术空白,供读者去想象,去回味,而解读就像嚼甘蔗,嚼过之后,反而毫无味道可言,诗歌艺术的美荡然无存。怎样突破诗歌教学的困境?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诗歌教学的五个抓点。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我们常说诗如其人,读诗如读人。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写作背景反观诗歌,也能读到许多文字之外的内容。
例如读杜子美的诗,杜甫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穷困潦倒的艰难生活,让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羁旅之苦;读李后主的词,李煜由至尊之位沦为阶下囚的人生逆转,让学生更能理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生命煎熬;读柳三变,柳永屡试不中,仕途坎坷,被宋仁宗以“且去填词”四个字打发了一辈子的人生遭际,让学生更能读懂“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里的满腹惆怅;读易安居士,李清照遭遇大国小家之变,丧偶前后的人生对比,让学生更能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蕴含的无限愁情产生情感共鸣。
当然,知人论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作者介绍,而要有自己的个性认知。如讲毛泽东的诗词,可以先让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来形容心目中的主席形象,各种带有时代气息的说法喷涌而出。有学生说毛主席年轻时是“文艺青年”,说他有豪气、霸气、大气,甚至有人说他是“高富帅”,说他气场强,有帝王相。这样认识作者,让学生觉得更容易走近诗人,走近诗。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诗歌是诗人形象的真实反映,只有将诗人的阅历、性情与诗句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学生获得更接近真相、更完整的深度赏读。
二、一字千金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要反复推敲。唐代苦吟诗人卢延让曾感叹“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由此可见,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要竭尽全力传达诗人的情感,力求穷形尽相,准确传神。因此,读诗教诗也离不开反复斟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引导学生读诗就是要读出这“闹”字中的境界,抓住诗歌中某一个字,读出其中的韵味,以此生发开去,这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共通之处。
如柳永的《雨霖铃》,可以让学生找一个最传神的字,从中能读出当时送别的依依不舍。学生找到“执手相看泪眼”中的“执”字,那么如果换成“握”字好吗?“握”好像是陌生人之间礼节性的握手,不能看出情意之深,那么换成“抓”呢?又显得太鲁莽,破坏了当时忧伤的场景和缠绵悱恻的氛围。而“执”既写出了不忍分手的感觉,又显得柔情似水,既有千般的挽留,又有万般的无奈。一个“执”字写出了那种不忍分离,缠缠绵绵的情意。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当时的情景,那种明知别离在即,还要情不自禁地挽留,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内心的缱绻不言而喻。可见,一个字包涵了多么丰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更多的是读者自己从中体味出来的,带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这是真正的语文味道。因此,对某个用字反复涵泳,细致的个性化解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抓点之一。
三、细品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抓住诗眼,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就可以作为抓点,琵琶女与诗人的身世际遇相似之处在哪里?为什么诗人会产生那种惺惺相惜,同病相怜之感?由此展开对诗歌内容的探讨。诗人与这位萍水相逢的天涯歌女同样是“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付出过努力,可终究是难遇真心人,所谓“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终究难逃被弃被贬的命运,面对坎坷身世,万般无奈,仿佛已没有资本与命运抗衡,等待着他们的漫漫长路,似乎唯有与孤独作伴,于是便产生了同病相怜之感。
再如李白的《蜀道难》中反复咏叹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正是全诗的诗眼所在,抓住这一句,体味诗人的情感变化过程,从惊叹蜀道开辟之难,到因渡越之难而产生无可奈何的惆怅,最后为安居之难嗟叹感慨。再进一步挖掘下去,其实诗人的本意不只是写这条蜀道 ,而是感叹人生之路多艰,无处不是蜀道难,生离死别,思念家乡而不得归,想念亲人而不得见的人事之艰;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国事之艰;屡遭贬谪,报国无门的事业之艰。由此才能带领学生真正理解诗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痛苦无奈,理解他“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茫然无助。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也是打开诗歌解读的窗户,诗眼如泉眼,开启它就能抓住诗中如泉涌的情思。抓住这个点就能顺藤摸瓜,打开诗中隐藏的其他情结。
四、意在言外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诗言志,诗歌要表达的丰富情感置于简短的几行文字中,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需要读者来发现,诗歌必须加上读者的解读才是完整的艺术作品。品读诗歌,不能就诗论诗,要通过想象来丰富诗歌的内容,使之有血有肉;通过追问和思考,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发现并拓展诗歌的言外之意。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一句“寻寻觅觅”,那么她究竟在寻找什么呢?这个言外之意十分丰富,学生会说她在找她的丈夫,可是那时丈夫已经离她而去了,那么就是在寻找丈夫在世时那种幸福美满的感觉,寻找精神上的栖息地,寻找美好的旧日时光,可是过去早已属于死神,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她若有所失,内心失落迷惘,才感到 “凄凄惨惨戚戚”。后面又写道“雁过也,正伤心”,那么,为什么看到雁,会伤心?她在想什么?想“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想“云中谁寄锦书来”,可是现实却是斯人独憔悴,此时她内心已了无牵挂,无人可想,无人可思,世上也没有人记着她,也许唯有那只大雁还认识她,这种孤独痛彻心扉,无药可救。
现代诗也同样需要想象与思考,如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为什么面朝大海,就是春暖花开,而不是面朝大海,波涛汹涌?通过这一问,可以探讨到诗歌深层的象征意义,面朝大海其实是远离尘世,远离人群,远离喧嚣,而春暖花开则象征着内心充满暖意和幸福感。
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一定要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不是现在或者从今天起?“明天”其实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日子。对海子来说,他深知自己无法去做一个幸福的人。看似在给关心自己的人一个交待,实则是一种自嘲、自讽、自我安慰。明天真的就比今天好吗?不得而知。
经过这些思考,引导学生看到当时的海子在现实中遭遇种种不如意和深深的挫败感,他在痛苦的泥潭中挣扎纠缠,不能自拔。但他在语言上却表现出故作轻松,让读者被他传递的幸福假象所迷惑。海子是孤独的,他仿佛是海之子,是天上仙,是人间客,只是来这人间世走了一遭,发现自己无法适应尘世,最终选择孤独地离开了。
意在言之外,读者的思想让诗歌的内容更丰满,情感更丰富。如果缺少这些追问和思考,没有想象,而仅仅停留在字词表面,很多文字之外的思想情感就无法被发掘出来,诗歌艺术的味道就出不来。
五、卒章显志
诗歌的最后两句往往是诗人感情洪流的最后一泻,集万千情感于一时,至此戛然而止,因此卒章之句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抓点。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抓住这一句,让学生自由赏析,它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其中形象的比喻,化抽象为具象的手法,还让人联想到其他类似写“愁”的手法。如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看作是有长度的,和生出的白发一样很长很长。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将愁比作梅雨时节的雨,连续不断,绵绵无绝期。还有易安居士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愁看作是有重量的,重得连船也压沉了。
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想,为什么会有这样深重的愁情?其中的愁有什么不同吗?李煜的愁是国恨家愁,愁中带着深深的恨;李白的愁是怀才不遇的郁闷;贺铸的愁是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感伤;李清照的愁则是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是自伤人生。卒章显志,带着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对诗歌的解读就能逐步走向深入。
诗歌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以上五个抓点源于诗歌本身,以诗歌为出发点,并最终回到诗歌。有了诗歌课堂教学的具体抓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不至于浮于表面,使诗歌赏析流于肤浅,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使诗歌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