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专题研讨会”综述
2016-12-03贺玉蕾
贺玉蕾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综述2016年5月19日至21日在美国盖蒂中心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举办的“敦煌莫高窟专题研讨会”。此次国际学术会议以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近30年来的合作为基础,以“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大展为契机,主旨是向樊锦诗女士一生为莫高窟的奉献致敬。大会上来自盖蒂保护研究所、加州大学、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德国海德堡大学、北京大学和敦煌研究院等世界知名学术机构与高等学府的22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报告。围绕敦煌莫高窟的艺术、历史、文献、宗教、保护管理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的联系交流等方面,演讲者们表达和阐释了在敦煌学各个领域的最新学术见解与发现,着力体现了莫高窟及其藏经洞出土文献无与伦比的价值与意义。研讨会通过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促成了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展示和升华,对于敦煌学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莫高窟;敦煌学;国际研讨会;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K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5-0031-05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Cave Temples of Dunhuang: History, Art and Materiality”held in the Getty Center and UCLA from May 19 to 21, 2016. Based on nearly thirty year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and Dunhuang Academy, this symposium complemented the exhibition“Cave Temples of Dunhuang: Buddhist Art on Chinas Silk Road”held in the Getty Center in honor of the life and work of Professor Fan Jinshi, who has devoted her lifetime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unhuang caves. Twenty-two scholars and experts from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he British Library,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France, Heidelberg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and the Dunhuang Academy attended this symposium and shared their ideas and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greatly contributing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Dunhuang Studies.
Keywords: Mogao Grottoes; Dunhuang Studi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Silk Road
为弘扬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与敦煌学研究成果、加强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所在文物保护与遗产地管理方面的合作、促进国际交流与学习,在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大型敦煌艺术展和一次重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洛杉矶成功地举办了。2016年5月6日,由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主办的“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览在洛杉矶盖蒂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分为复制洞窟、藏经洞文物和保护专题展示三大部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英国图书馆、英国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吉美博物馆等机构的43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精美文物,也为本次敦煌艺术大展增色不少。展览得到了香港何鸿毅家族基金、美国华美银行、中国远洋海运、美国敦煌基金会、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美国鲁斯基金会、美国yU+co公司等的赞助支持。
为配合敦煌艺术展览,5月20日晚,在盖蒂中心威廉姆斯大礼堂,来自加州大学孔子学院与世界音乐中心的音乐大师以及音乐专业的学生们倾情奉献了一场以敦煌乐、印度乐、中亚以及中东音乐为元素、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听觉盛宴,将沉寂的丝路历史与静止的敦煌壁画转化为形与灵兼备的高雅艺术表演,为此次敦煌展览与学术研讨会增添了精彩的一幕。
以这次敦煌艺术大展为契机,2016年5月19—21日, 由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办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敦煌莫高窟专题研讨会在洛杉矶盖蒂中心及加州大学举行,会议的主旨是向樊锦诗女士一生为莫高窟的奉献致敬。此次学术研讨会以更深入的视角向观众介绍了莫高窟和藏经洞文献的相关研究,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会议前期在盖蒂中心举行,后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22位学者发了言。负责现场会议分环节的主持人分别为盖蒂研究所特藏与特展部副主任马西亚·里德女士(Marcia Reed)、盖蒂保护研究所中国项目负责人内维尔·阿根纽博士(Dr.Neville Agnew)、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格曼教授(Prof.Burglind Jungmann)、李惠淑教授(Prof.Hui-shu Lee)、威廉.贝德福德教授(Prof.William Bodiford)、洛杉矶县立美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负责人史蒂夫·利特尔先生(Mr.Stephen Little)、加州大学佛教研究专家及韩国东国大学佛教研究学院创始人罗伯特·巴斯维尔教授(Prof.Robert Buswell)。为两个分会场会议作总结发言的嘉宾分别为美国敦煌基金会主席倪密·盖茨女士(Ms.Mimi.Gates)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扣岑考古学研究所副所长罗泰先生(Mr.Lothar von Falkenhausen)。
首先,有七位学者就敦煌莫高窟的价值、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的成就以及莫高窟未来的发展作了演讲。
宾夕法尼亚大学梅维恒教授(Prof.Victor Mair)作了题为《敦煌,中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的演讲。他解释了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无形的丝绸之路之间的联系。唐朝时,敦煌为连接欧亚文明曾起过重要作用。这一佛教与艺术中心地处河西走廊,不同语言与不同民族的人民在这里完成商品与文化的交流。佛教沿丝绸之路的传播,加上民族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敦煌莫高窟的产生和发展。莫高窟是一座具有丰富内容的宝库,藏经洞出土文献包涵着非凡价值与意义。
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作了题为《敦煌城与莫高窟的历史概观》的演讲,讲述了敦煌佛教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莫高窟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从敦煌最早的佛教痕迹,一枚有“小浮屠里”字样的东汉汉简(公元1世纪)开始,直到清朝藏经洞的发现,敦煌这座沙漠中的城市与莫高窟一起几经兴衰荣辱,最终从历史中保存了下来并回归人类的视线,并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它的重要性。
应这次学术会的特别要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研究员发表了《简述敦煌莫高窟保护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的演讲,讲述了她本人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的53年中,与莫高窟的工作人员一起致力于莫高窟遗产地保护现状的提升,从最初的管理摸索,到通过逐步引入先进的管理和保护理念、与盖蒂保护所等多家国外文物保护机构合作,最终将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管理工作做到全国领先乃至世界瞩目的水平。这是数十年所有参与莫高窟保护工作的国内外专家们坚持与努力的结果。演讲结束时,她向所有为莫高窟的保护作出贡献的人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佛罗里达大学来国龙教授作了题为《敦煌在当代中国遗产保护史上的重要作用》的演讲。他开篇提到,藏经洞流散的文物是文化强权下的牺牲品,但莫高窟也正是这种文化强权的终结之地。1907—1908年,斯坦因、伯希和掠去敦煌藏经洞的文物后,1909年,清政府民政部颁布了《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中国第一部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条文);1924年,美国探险家兰登·华尔纳掠去莫高窟洞窟的壁画、彩塑文物后,国民政府在1930年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确立了当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律框架;上世纪40年代,向达、夏鼐到敦煌考察以及常书鸿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启了莫高窟作为中国当代遗产保护的专业化及机构化的先河;敦煌研究院与盖蒂保护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合作,成为中国遗产保护界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化与专业化方面成功的合作典范。
美国盖蒂保护所从事文物保护的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根纽博士(Dr.Neville Agnew)的演讲题目为《客观真实性:莫高窟保护与管理中的文化与合作问题》。报告讲述了盖蒂保护所与敦煌研究院近30年来的合作,通过一系列斯坦因、伯希和时期的老照片,展示了20世纪初莫高窟脆弱的保存状态及遭受的各种破坏,最初80年代末的文物调查工作,对莫高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文物本体逐步形成系统化的保护甚至将保护工作延伸到游客管理的领域,并出版了多部关于莫高窟保护方面的著作,为现在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开创出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多年来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盖蒂保护所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使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莫高窟不只是单纯的文物保存的场所,它更是一种特殊文化的载体。双方是以保存及延续莫高窟的文化为共同目标而努力至今的。
英国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IDP)”的负责人魏泓女士(Ms.Susan Whitfield)作了题为《信仰、艺术及贸易:敦煌的佛教环境》的演讲,讨论了全盛时代莫高窟与佛教、艺术及贸易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如何成为促进莫高窟及其周边佛教遗址建设、维护和保持信徒连续不断前来膜拜的必要条件。她还从更广泛的视角,结合中亚、印度来看待更大佛教环境下的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博士的演讲题目是《守望敦煌》。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敦煌研究院经历了71年的风雨历程,80年代开始与盖蒂的合作使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走上崭新的台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今莫高窟的保护工作进入了基于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的“预防性保护的新阶段”。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在加快“数字敦煌”项目的进程,已完成了对一些重要洞窟的数字化存档;将进一步完善敦煌研究院数字资源的分享与开放;计划吸引国内外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不同地区、民族、宗教)来敦煌做研究,促进文化的多元化研究;继续弘扬敦煌艺术,在提高遗产地游客的参观体验的同时,推进敦煌文化进校园项目(国内、国外高校),并利用网络发展在线敦煌项目。敦煌研究院的目标是计划在未来10—15年内搭建出一个敦煌学研究与文物保护的国际平台,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与持续不断的帮助。
有九位学者做了有关敦煌石窟本身保存的壁画、塑像以及相关文化的研究报告。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博士发表了《莫高窟隋代菩萨像研究》,分析了莫高窟隋朝菩萨的一些特征,探讨了隋朝统一中国之后,在东方(中原地区)和西方(印度与中亚)影响下敦煌艺术的发展状况。考察分析隋朝菩萨的头冠、飘带、璎珞、上衣和裙子等的表现形式,综合分析三个阶段的情况,指出隋代的敦煌所受影响并非全部来自中原,也受到了印度和中亚的影响。但敦煌又是一个佛教文化传统极为深厚的地区,一些敦煌本地的艺术家仍然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创作。
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Prof.Eugene Wang)的演讲题目是《洞窟中的图像如何禅定》。禅定是某些敦煌壁画的主题,但通常来说,禅修并不需要观壁画,洞窟里展示的壁画内容并不是为了教授人们如何禅定,洞窟营建的最初目的也并非为了禅修。汪教授试图解开人们的一些困惑,即如果禅定只是出现在洞窟内的一种图像,那么是谁来实现禅定的行为的,这些人如何禅定,为何在没有禅定者的前提下要修建有禅定内容的洞窟,什么是洞窟中的图像禅定等。
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学者克里斯汀·莫里尔女士(Ms.Christine Mollier)发表了《画笔的魔力:保佑敦煌及其居民的护身符》。她关注的是敦煌地区产生的护身符的类型和功能。从相关的研究资料来看,这些护身符不仅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还反映了当时的宗教理念与占星学理论体系。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者娜塔莎·海勒女士发表了(Ms.Natasha Heller)《敦煌壁画中的儿童形象与宗教想象之间的关系》的演讲。她将敦煌壁画中的儿童形象与其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千字文》、《开蒙要训》、《百家姓》、《阿弥陀经》、《父母恩重经》、《法华经》相结合进行分析,阐释了这些儿童形象是如何进入人们的宗教想象中,深化了人们对宗教宣传与教育的理解。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学者佩特拉·罗彻先生(Mr.Petra R?觟sch)发表了《在敦煌石窟、中原石窟及南方石窟中并存的告解与忏悔现象》的演讲,指出敦煌石窟、中原石窟及南方石窟中的千佛、五十三佛、三十五佛,同时结合藏经洞出土的文献碎片,就敦煌不同类型的组佛形象与中原及南方石窟中的组佛形象之间的联系展开了讨论,认为这种图案的出现与告解、忏悔有关。他还针对5世纪至今的告解与忏悔仪式之可见证据共时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蜜雪儿·麦考伊博士(Dr.Michelle McCoy)发表了《莫高窟文殊堂中的炽盛光佛形象》,阐述了莫高窟第61窟炽盛光佛形象的独特性及其出现的历史背景,说明在11—14世纪时,炽盛光佛在中国内地广泛流行性和产生的影响,对壁画的结构与内容提出了新的解释,并推测了这幅壁画被毁掉的下半部分的内容。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沙尔夫教授(Mr.Robert Scharf)发表了《有关莫高窟的宗教仪式功能》(On the Ritual Function of the Mogao Grottoes)。他认为,莫高窟除了具有人们通常认为的僧房窟、禅窟、礼拜窟等几大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宗教仪式的功能。一些洞窟的功能更接近于家族的祠堂,既是死去的祖先永恒安息之所,又通过礼拜、供养等行为的介入,为家族及家族后代子孙求得福荫。
南加州大学学者索尼娅·李女士(Ms.Sonya Lee)发表了《开悟之地:敦煌石窟艺术与大足石窟艺术中出现的山川、森林以及佛教徒的苦修场景》(The Locality of Enlightenment: Mountains,Forests,and Buddhist Asceticism in the Art of Dunhuang and Dazu Cave Temples)。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在山林中修行是整个亚洲佛教修行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许多修行者来说,苦修是为了摒除肉体最基本的需求或者说对肉体进行伤害使其痛苦,以期战胜肉体的桎梏,从而达到灵魂的超然境界。作者从视觉文化的角度,着重收集来自敦煌石窟和大足石窟的物质证据,说明人们对此类修行方式的广泛接受度、世俗人如何及为何表现这些苦修生活。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胡素馨教授(Ms.Sarah Fraster)发表了《历史上曾在西北地区做过的保护与临摹工作:20世纪40年代在敦煌的策展、绘画与摄影活动》。她讲述了敦煌上世纪40年代出现一个临摹创作高峰期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为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敦煌这样一个文化宝库未受到任何外界现代文明的影响,保存了“纯粹”的原始状态的原因。她还介绍了当时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如张大千、王子云、常书鸿以及摄影家罗寄梅到敦煌考察并进行艺术创作的经过。
有五位学者的研究是关于藏经洞出土文物包括绘画、写卷,一些写卷和绘画正好在此次展览中被展出,如印沙佛板、《劳度叉斗圣变》纸质卷轴画和《金刚经》等。
纽约大学沈雪曼博士(Dr.Hsueh-man Shen)发表了《宗教仪式中的印章和印章图案》(Ritual Stamping and Stamping Impressions),围绕藏经洞出土的一个印沙佛板及一卷可能由此印章重复盖印而制作的纸质卷轴展开论述。作者尝试证明在纸张上或沙上盖印的做法与宗教仪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在纸上或沙上留下佛的印章图案能够将修行者本身与诸佛联系起来,而留在纸卷或沙上的印记是为证明这种神圣连接时刻而保存的痕迹,包含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同时他还结合藏经洞出土的《千佛名经》,尝试解读这些带有印章图案的写卷可能存在的特殊用途。
芝加哥大学保罗·科普教授(Prof.Paul Copp)发表了《敦煌的宗教祭祀礼仪》(The Ritualist's Craft at Dunhuang),着重关注佛经和佛咒的念诵仪式,并尝试解答这样一个疑问:我们能从藏经洞出土的《金刚经》、《大悲咒》手写祷告文的设计与内容中看出有关其仪式文化的何种本质。作者还指出,祈祷文有三个特点:仪式设计的本质是从念诵仪式的重点部分产生的;仪式设计的产生是建立在对已存在资料的借用与改编的基础之上的;对这些佛经语言暗示的理解是产生于修行过程之中的。
法国吉美博物馆瓦莱丽·扎莱斯科女士(Ms.Valérie Zalesk)发表了《对敦煌壁画中出现的着僧袍菩萨像的鉴定》(Toward an Identification of Some Bodhisattvas in Monks Robes in Paintings from Dunhuang)。她希望通过对法藏的一些敦煌藏经洞出土的菩萨像绘画的再研究,得出更精确的鉴定结果。在绘画缺少相关文字记录的前提下,将克孜尔、巴米扬、卡克拉克、高昌故城以及藏经洞出土的绘画进行比较,得出这些戴头冠、着僧人装的菩萨像可能是弥勒的结论,并尝试分析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剑桥大学高奕睿博士(Dr.Imre Galambos)发表了《敦煌写卷〈孝子传〉》。敦煌文献中至少有5件有关《孝子传》的写卷,其中3件保存在巴黎(伯希和中文编号2621、3536及3680),2件保存在伦敦(东方8210/斯坦因389和东方8210/斯坦因5776)。这5件文献的内容都不完整,其内容与中国流传至今并具有相同名称的《孝子传》大相径庭,而且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版本。这也是为什么学术界想要弄清这些写卷与其他相关孝子内容的写卷以及遍布中国古代墓室画中的孝子故事之间的联系。
法国国家图书馆学者蒙曦女士(Ms.Nathalie Monnet)发表了《对伯希和第4524号汉文写卷中狮牛相斗图案的研究》。P.4524写卷是一幅非常精彩的《劳度叉斗圣变》的经变画,其中劳度叉与舍利弗斗法中出现的狮牛相斗的图案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3世纪的苏美尔时期,也曾在地中海的艺术品上出现过,之后又传入波斯和阿拉伯以及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和中国。这个图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不断接受赋予它的新文化内涵。它在敦煌的出现无疑能够证明这个绿洲城市在当时与世界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同时也体现出图案本身强大的传播力量,从一开始它就从未停止从它必须适应的文化环境中跳脱出来,独立地吸引着艺术家们的注意力。
还有一位学者的报告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经济的,这就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理查德·格莱恩博士(Dr.Richard von Glahn)。他的演讲题目是《钱币与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从最初的丝绸之路贸易产生开始,钱币的存在就是必不可少的。他通过梳理丝绸之路上从秦汉时期到11世纪的货币流通历史,最终得出结论:即使在商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丝绸之路上,货币的传播也是相当本土化的。本地贸易通常由本地货币来支持,包括那些货物货币。在漫长的丝路贸易史中,从未有一种统一的货币能跨越整个丝路并被固定使用。如果一定要举出一个特例,那就只有丝绸了,它是丝路上最通用,且通用时间最为长久的货币。
每组学者发言后,听众踊跃提问。听众的提问涉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莫高窟造成的影响,对莫高窟保护工作的关注以及对各自专业研究的问题。不少美国高校的学生也表现出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浓厚兴趣。
敦煌大展以及敦煌莫高窟学术讨论会在美国的成功举办,是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敦煌研究院、美国盖蒂中心以及国内外各界有识之士倾力协助的结果,体现了敦煌艺术与敦煌学研究无可比拟的感召力。此次在美国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敦煌艺术和敦煌学在美国本土的影响,加深了国内外学者的交流,展示了世界敦煌学研究的最新进程。
致谢:感谢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提供了部分会议资料。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为本文修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