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你真的记对了吗
2016-12-02菜导
菜导
如果方法用的不对,好事也容易变成坏事。记账就是这样,很多人的记账方法其实都是错的。
都说理财的第一步是记账,随着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记账的人也越来越多。
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记账理财APP移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前十大记账理财APP的活跃用户达3000多万,而且还在高速增长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记账是件好事,但如果方法用的不对,好事也容易变成坏事,记账亦如此。但不幸的是,其实很多人的记账方法都是错的。
多数人都“记错了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很多人的记账方法是:事无巨细都要记!
所谓“事无巨细”,到底细到什么程度?可以细到买早餐、买瓶水、坐公交,甚至是微信红包抢到的1分钱……
有人在某社交平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看到男/女朋友每天记账,每顿饭、每次花销,包括买瓶水都会记账,你们怎么看?
排第一位的答案是说她家“从2008年10月,无论大小各项开支,一应记下。不要说一瓶水,就是一角钱也要记,这是原则。”而且还附上了3张记账的图,里面对各类收支的统计非常详细,可以看出真的是做到了“一毛钱都要记”。
看了那位答主的3张图表后,不得不说,表格做得很漂亮,可以看出答主Excel用得很熟练,而且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很强,同时也很好地达到了记账的目的——反映自己的财务状况。
但笔者却要说这个方法是错误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了。
这里说的成本并不是时间。记账通常花不了多少时间,可能少刷一会儿朋友圈就够了。真正花费的成本指你的注意力(也可以理解为精力)。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注意力和认知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就像一台电脑的处理器一样,如果开启的任务太多,速度就会变慢甚至崩溃死机。
正因为注意力资源有限,所以人们的注意力通常会集中于处理一些大脑最感兴趣的、看起来最有价值的事物,那些大脑不感兴趣、没有价值的事物就会被屏蔽。
举个例子,想想你每天上下班都要走过的那条路,对于路边的那些树木、小店等,虽然你每次都有看到,但通常会忽视它,不会去关注它,因为这种习以为常的事物大脑会自动屏蔽掉。
但如果某天突然迎面走过来一个名人,对于这类新鲜的事物,你的大脑就会产生兴趣,这时就会动用你的注意力资源,去观察这个人。
所以,如果事无巨细地记账,意味着对生活中的每一笔小的收入、支出都要投入注意力,要记得买早餐、买瓶水、坐公交花了多少钱,要记得今天微信红包抢了多少钱……
在记账方面投入这么多注意力,意味着你在工作、学习、照顾家人等方面的注意力投入就会减少,试想,一个人工作上丢三落四、学习方面经常没时间、家人也照顾不到,却成天惦记自己早餐吃了几元钱,什么时候买了瓶水,不觉得很奇怪吗?
利用“感觉阈限”合理记账
事无巨细地记账虽然好处是巨大的(对自己财务状况一目了然),但因为成本太高,可操作性不强,所以需要在好处和可操作性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即图1中两条曲线的交叉点。
这里首先提出一个概念——感觉阈限,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如图2所示。
收入/支出中也存在感觉阈限(可能是某个值)。当某笔支出超过感觉阈限时,我们会对这笔支出有感觉,而那些未超出感觉阈限的收入/支出,我们是感觉不到的。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月薪是5000元时,对花300元请朋友吃饭这件事可能会比较敏感,因为这超出了他的感觉阈限(不可能对一笔300元的消费视而不见),但当他的月薪是5万元时,这时一笔300元的开销他可能就没有感觉,因为没有超出他的感觉阈限。
明白了感觉阈限这个概念后,在记账的效果和可操作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就很简单了,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凡是超出感觉阈限的收入/支出,一笔一笔地详细记录。
第二,那些未超出感觉阈限的收入/支出,给一个总的预算即可,不必一一记录。
也就是说,当月薪5000元时,请人吃饭、K歌、旅游之类的,因为超出了感觉阈限,所以应该一笔一笔记录。但每天吃个早餐、路边买瓶水这些就没必要一一记录了,每个月有一个总的预算即可(估算自己一个月的早餐消费、买水的消费应该不难,而且实际消费也不太可能与预算相差太大)。
当月薪5万元时,几百元的消费可以不用一一记录,给个总体的预算即可(比如人情消费),需要一一记录的是那些更大额的开支(比如在一个P2P平台投资2万元)。
总而言之,一件事情有好处,但同时也有成本,而我们要做的,不是不计成本地去获得那个好处,而是要在好处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比如我们不能为了防止发生车祸,而将所有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在时速10公里,这样的成本是人类社会都将要陷入瘫痪。记账也是如此,事无巨细地记账固然好处很大,但与此同时也会花费我们巨大的注意力资源,成本太高。所以,我们要在记账的好处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