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搭建支架 助力学本课堂
2016-12-02张书献
张书献
支架是建构新知识的平台,联系新知识的准备,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学生的个体认知、知识建构、经验积累、能力生成、素养提升等,都离不开教师精心搭建的支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搭建支架,引领学生借助支架自我建构,穿越“最近发展区”,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前行,互学群学,唤醒生命
在西方的现代文学学本课堂上,教学支架运用得更为成熟、巧妙、地道、自然。在一个个支架的支撑引领下,其教学相当高效,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提升。
我们现在走进大洋彼岸美国加州的方帆博士,品味其中国语文第二册杨朔的《荔枝蜜》学本课堂,观摩如何搭建支架,让问题前行,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自学、组学、互学、群学与共学。
学生自读课文,组内讨论质疑。十分钟后,记录员把需要讨论的问题传给老师,老师统一将问题投影在白板上,
第一组:作者是文章里面的“我”吗?假如是,他是不是一个同性恋?理由:文章提到热情的“同志”为他弄到了一瓶荔枝蜜。
第二组:“温泉公社”是一个地名,还是一个组织?我们有一半人认为是地名,一半认为是组织。
第三组:我们上一课学的散文《丑石》,贾平凹用的是咏物抒情的写法。这一课,杨朔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吗?假如是,为什么题目不是《蜜蜂》,而是《荔枝蜜》?
第四组:我们感觉到杨朔好像在写游记,而且好像很悠闲,有点像林语堂的风格。他这篇文章究竟想说什么?好像不仅仅是赞美蜜蜂。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后,便是互助解答问题、教师解答难题、跨组合作探究、班级交流发现、引领自由评价环节。这一系列的互学、助学、群学、共学、导学环节,都是建立在小组讨论、质疑、梳理出来的问题上的。
这四组问题,既是该学本课堂的重要研究平台,又是后续学习环节的关键支架。可见,在美国的学本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生命的牧者,引领他们思维处于发问状态,灵感飞扬,激情穿越,自主尝试做一个探寻者,创建探究支架,开启发现之旅。
二、译文支撑,意会古文,文白圆融
古代文学作品,在现行教材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作品年代久远,学生的语言与文本语言,存在着很大差异,阅读、理解、感悟、迁移、运用有较大难度。所以教学时,教师需创建支架,引领他们穿越最近发展区,消除差异,提高认知水平。
广西桂林的何刚老师,曾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破除迷信”单元第2课《活见鬼》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译文”做支撑,引导学生意会古文,文白圆融,值得一品。
在学生诵读,自主提问,对照注释、译文解答的基础上。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读译文,同学们读相应的文言文。我们来个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读。敢不敢接受挑战?(敢)
师:有个人深夜赴宴后回家。
生:有赴饮夜归者。
师:正赶上天下大雨。
生:值大雨。
……
对初学文言文的五年级学生来说,要想马上体会文本意蕴、感受人物情感、积累语言材料、尝试实践运用,确实很困难。所以最好的办法,应是先变换着方式引领他们去诵读,使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诵读中生成语感,加深对古文语音、词汇、语法的识记、感知、理解、感悟与内化,继而积累巩固、迁移运用。
片段中,这种“变换”的教学方式,即支架。何老师并没有直接从“文言文”入手,而是从“译文”即“白话文”抓起,引领学生文白对读。这是一种朴实而巧妙、简单又实用、新鲜还刺激的教学支架。学生借此可以快速有效地意会文本,文白圆融,渐入佳境。
三、方法引领,迁移运用,文因情生
与阅读教学一样,习作教学也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更是难点。所以,更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搭建支架,助力学本课堂。
一般情况下,“情”就是“文”,有了“情”就有了“文”。可对刚刚走进习作大门的小学生来说,心中有了“情”,并非都能顺利跨进大门造出“文”来。我们得帮他们在“情”与“文”、“心灵”与“现实”、“感知”与“能力”之间,搭建一个建构知识、链接经验、生成能力、提升水平的方法性支架,引领其自我建构,穿越最近发展区,做出文来。
下面以笔者“神奇的采访”教学为例,细述之。
“我想采访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写一篇《与鲁滨孙先生的对话》。”
“我想采访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写一篇《与老音乐教授的对话》。”
……
“你们了解‘采访记的写作特点没有?”我引导道。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不是写得很清楚吗?就是按人物对话的第一种方式来写。把对话人提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后面加上冒号,再接着写具体对话内容。只是把引号省去了。”小轩马上接上了话。
“还有,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可以写在对话人名字的后面,但要用圆括号括起来。”小琳补充着。
“那有些情节需要补充一下,该怎么办呢?”我继续引导着。
“那有什么?我们可以模仿剧本《半截蜡烛》的写法呀!把它另起一段,插在人物对话的中间,用方括号括起来!”小欣像小老师一样一五一十地讲解着。
……
因为课前学生认真复习了采访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与剧本《半截蜡烛》,所以课上其真实的“我”与虚拟的“我”、现实的“我”与过去的“我”或将来的“我”、此处的“我”与彼处的“我”,在支架的支撑与引领下,渐渐合为一体,慢慢写出文来。
可见,教师在“情”与“文”之间,搭建“方法性”支架相当重要。当然,这也是习作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与悉心实施的一个重要“导写”环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惊喜地看到,蓄养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因子,通过教师搭建的“彩虹”,渐渐转化为涓涓语言文字。
学本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搭建支架,是为了帮助他们进行自主认知与建构,并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支架应随着其对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逐渐撤离,从而将自主完成学习的任务,逐步移交学生。一旦其可以完全独立完成任务,就应将辅助支架彻底一一移除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