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12-02胡慧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安塞腰鼓范文

胡慧英

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疑,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已经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

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课,是一篇歌唱力量的颂歌,它写的是一群西北后生们在表演一场民间舞蹈,从隆隆的鼓声中让人听出势不可挡、不可遏制的力量,重点就是要读出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读出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没见过这种恢弘的场景,也无法感知这种雄伟的气势。于是我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诵和视频画面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上千人齐上阵表演的气势与透露出来的生命的力量的情景。另一方面耳听美妙的音乐及声情并茂的诵读,仿佛置身于气势磅礴的表演中,学生通过耳闻和"目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学得非常轻松。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妙解疑

语文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把握。在教学中,可以适时的利用多媒体,化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间建立起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

如教学鲁迅先生的《雪》一文,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根本领会不到作者与黑暗现实的勇猛抗争精神。于是我利用多媒体配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和视频画面相结合的方法,导入,一方面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北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情景,一方面感受其对北国雪景的赞美之情。然后介绍写作背景,再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诵和视频画面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听完课文,已初知这首散文诗要表现的主题。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赏析能力

赏析能力即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多媒体的应用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领悟评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刚进入初中,我就用多媒体再现了初中作文等次标准,再现了评改要求。以评改《我终于战胜了自我》为例。课前,我通过浏览学生的习作,选择三篇典型习作作为评改的范文。上课时,将准备好的范文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并在范文的旁边附上本次习作的要求。(用不同的文体、颜色显示)首先让学生欣赏佳作,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对范文的每个环节进行判断、讨论、评价、衡量是否达到习作要求,并讲出称其为佳作的理由。其次让学生评改“病文”,指导学生围绕习作的要求,如“选材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等,对“病文”逐篇剖析、诊断,从大处加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最后指导学生围绕范文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细微处落笔进行“治病”。讨论之后进行修改,并把修改的地方用红色显示,提醒学生稍加对比,对大家一致认为优美的词句及有创意的语句,直接在句子下面画波浪线,以示鼓励。

以上就是我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对当前处于发展阶段的现代信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认识。让我们不断探索,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猜你喜欢

安塞腰鼓范文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安塞腰鼓的体育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探究
在黄土地上飞扬的安塞腰鼓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你好,腰鼓
春色几许(简谱)
激发兴趣,简化腰鼓教学
drum dance in ansai 安塞腰肢舞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学滑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