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教材中的“绿色课堂”
2016-12-02生亚林
生亚林
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每拿到一个课题,首先考虑到的是我该怎么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呢?而通过近年来对新课改理念认识的加深,现在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该如何通过学生的活动研究来掌握这些知识。我在地理新教材的教学研究中,力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内的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获取新知,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围绕这一出发点,每节课我在备课中都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一、学习情境的创设
首先,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主动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地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研究《世界人口问题》时,结合本节课内容,课初播放了资料片《大自然的报复》,片中真实再现了人类对森林的破坏,也展示了沙尘暴、洪水、泥石流等令人触目惊心的场景,极大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强烈地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谈观后感,在学生的交流中自然过渡到人口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空前的压力及产生的问题。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做教材的奴隶,要处理好教学中是在用教材,还是教教材的问题。《地球的形状和运动》一节的知识非常抽象、枯燥甚至可以说乏味。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具体,教师课前搜集了几个相关的课外资料,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课程意识。如,在研究《世界人口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内蒙古有广阔的草原,天然牧草资源十分丰富。在汉朝这里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但现在这儿是裸露的白茫茫沙土,牧民含泪宰杀牛羊的景象。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都在呼吁,但现实是愈演愈烈,当地牧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你能从地理生态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吗?问题一经提出,教师还没来得及做出安排,小组内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汇报时由于持有不同的方案,小组间的争辩也精彩纷呈。“我们小组认为当地牧民上学太少,懂的地理知识少,盲目开发造成的;应加强当地教育发展,牧民素质高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当地政府引导不到位”“这是人口太多的问题”。到了这儿,学生的兴趣点转到了政策与人口上,就在新一轮的争辩中,学生对人口、粮食、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于人口给生存和发展带来的问题,虽然课本上也安排了较大的篇幅,但我感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于是结合当地实际,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我们当地,刚刚建造了一座热电厂,每天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从此地经过呼吸困难。虽然我们知道它污染了我们的环境,但它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若你是我们的父母官,能拿出好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吗?”对于问题中所提到的现象,学生都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因此在研讨该问题时有极高的热情。从人口的增长、教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进行讨论研究,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通过课堂交流,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己。没有教师任何空洞的讲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人口问题”这一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在活动中迎刃而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知识的建构。
三、学习方法的设计
新课改下的课堂设计,重点已不再是教师该如何教,考虑得更多的则转向了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即学生该如何学的问题。这一理念的出炉可以说使当前的教育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主要的工具。学生地图运用能力的高低,就能反映出其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被动的学习,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也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充分的发挥,把“无效”变“有效”,把“低效”变“高效”。如何在地理课上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上要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跟着教师走。不同的课题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首都北京》时,以“北京七日游”的形式贯穿整节课。旅游贴近生活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起来印象深刻,又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研究《人口问题》一节中,虽然也有不少概念性的知识,但多浅显易懂,或者有些在小学自然中有所接触,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而此时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材料或图片,体现不同的人口问题,这原本普通的图片到了学生手中却有了无穷的魔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有了求知的欲望,便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在未知领域中探求新知,而且,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可以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特别是在小组汇报时,很多小组已经不再只是知识上的汇报,而是加入了丰富的感情,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整合,但每个小组的发言都令人耳目一新,使在座的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本人也一直被学生出色的表现所感动着,体验着为人师的幸福。
四、学生个性的张扬
怎样的课才是成功的好课呢?这是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能让每位学生都精彩起来的课就是好课,而教师的精彩则退居其次。在本节课中,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在问题的争辩中,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有效地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看到学生精彩的表现,让我真正体验到了“有时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的含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一切的时代该结束了。
新教材贯穿着新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作指导,课堂的各个环节必然能够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学生体验到是在享受课堂,是在享受这四十五分钟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