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以安徽省芜湖市的调查为例

2016-12-02叶松庆陈寿弘王淑清

关键词:中学老师芜湖市比率

叶松庆, 陈寿弘, 王淑清, 荣 梅,2

(1.安徽师范大学 青少年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安徽 芜湖 241000;3.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当代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以安徽省芜湖市的调查为例

叶松庆1,2,3, 陈寿弘1,3, 王淑清1, 荣 梅1,2

(1.安徽师范大学 青少年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安徽 芜湖 241000;3.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通过对芜湖市的1100名青少年、63名中学老师和63名家长调查基础上,一是从科技创新素质界定及其培养、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等两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创新素质的界定与培养的重要意义.二是主要从青少年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喜爱程度、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性的认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欲望强烈度、对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对青少年实践成果的认定、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素质的知晓度、青少年具备的科技创新素质和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评价等八个方面,比较详尽地分析了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以期对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状有一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总体认识.

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科技创新关键在科技人才,而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则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青少年时期是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应着力厘清青少年创新素质培养的“样态”、遇到的“瓶颈”以及进一步改善的“径路”.

自2006年起,安徽师范大学青少年研究所持续对安徽省部分地市(含芜湖市)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及科技创新素质发展的相关实证调研,多年的前期调研成果为本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研究方法与调查样本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分析法 为充分了解相关领域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广泛阅读和分析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重点对关涉芜湖市青少年科技素质、创新素质和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在广泛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使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及针对性调研有了充分的学理性依据.

1.1.2 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芜湖市青少年实际情况,设计并制定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其中,青少年调查问卷采取集中当场发放、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中学老师与家长的调查问卷所采取的是个别发放、同一时间段回收的方式.两种方式调查均属结构性调查.

1.1.3 半结构访谈法 为尽可能全面和客观地了解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本研究除问卷调查以外,通过对科技工作者与教育专家的访谈,切实了解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对策.

1.2 调查样本

1.2.1 样本的学校分布

(1)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芜湖市第十二中学、芜湖市第二十七中学.

(2)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芜湖市第一中学.

(3)2015年(1):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芜湖市第三中学、南陵县春谷中学.

(4)2015年(2):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芜湖市第三十三中学、芜湖市翰文中学、芜湖市第十一中学、芜湖市萃文中学、芜湖市田家炳中学、芜湖市博文中学、芜湖市第四十九中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分校、芜湖县第一中学、南陵县春谷中学、南陵县萃英园中学、无为县华星学校.

1.2.2 有效样本的人口特征

(1)青少年有效样本的人口特征

表1 青少年有效样本的人口特征

(2)中学老师与家长有效样本的人口特征

表2 中学老师与家长有效样本的人口特征(2015年)

2 关于“科技创新素质”

2.1 科技创新素质界定及其培养

科技创新素质是科技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科技创新素质包括“学习素质、思维素质、知识的深度理解、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2].从科技创新素质所呈现的要素来看,科技创新素质实质上是个体在学习(广泛意义上)过程逐渐习得并“镶嵌”在个体素质系统中的对创新尤其是对科技创新的认知.

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侧重于素质的习得过程,有一定时间跨度.从逻辑起点上看,科技创新素质培养应始于“激活”和“开发”个体潜在的科技创新意识,并使之内化与固化为个体认知.从培养的着力点看,科技创新素质培养要立足于认识与实践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在实践中体悟科技创新素质的生成,在认识上升华科技创新素质的内涵.从培养的落脚点上看,科技创新素质培养关键要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并运用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明显主体性特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素质塑型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创新精神逐渐增强”[3],为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前置性条件.应当指出的是,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要契合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注重从知识性的学习和实践性的活动两个方面窥探其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

2.2 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素质不仅关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作为个人素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人成长大有裨益.在2015年,通过对青少年、中学老师与家长3个群体的调查,以此探知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性.

2.2.1 青少年的看法 在2015年对青少年的调查中,青少年选择“很大”(21.94%)、“大”(27.39%)和“较大”(25.27%)的合比率为74.6%,其中“大”选项居于第一位.17.15%的青少年选择“一般化”选项.青少年选择“不大”(12.77%)和“没有帮助”(2.79%)的合比率为15.56%.选择“其他”和“不清楚”选项的比率分别为1.33%和8.11%.从调查数据看,大部分青少年认为科技创新素质对人的成长有大的帮助.

2.2.2 中学老师与家长的看法 中学老师选择“很大”(27.00%)、“大”(27.00%)和“较大”(19.05%)的合比率为73.05%,合比率稍低于青少年群体.中学老师选择“不大”(3.17%)和“没有帮助”(1.59%)的合比率为4.76%.14.29%的中学老师选择“一般化”选项.中学老师选择“不清楚”(3.17%)和“其他”(4.76%)合比率为7.93%.中学老师与青少年的看法相似,中学老师在负性评价上(“不大”和“没有帮助”)低于青少年群体.

家长选择“很大”(9.52%)、“大”(31.75%)和“较大”(17.46%)的合比率为58.73%,这一合比率在所有群体中最低.17.46%的家长选择“不大”(15.87%)和“没有帮助”(1.59%)选项,这一合比率均高于青少年和中学老师群体.12.70%的家长选择“一般化”选项,选择“不清楚”的比率为11.11%.虽然大部分的家长认为科技创新素质对人的成长有帮助,相比青少年和中学老师群体,家长的认识稍显消极.

从三个群体的总比率来看,三个群体选择“很大”(21.41%)、“大”(27.68%)和“较大”(24.26%)的合比率为73.35%,其中选择的“大”选项居于第一位.选择负性评价(“不大”12.30%和“没有帮助”2.62%)的比率为14.92%.选择“一般化”、“其他”、“不清楚”的比率分别为16.63%、1.48%和7.97%.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群体均认为科技创新素质对人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其中青少年群体的态度倾向更为积极,表明青少年清晰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性.

3 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既植根于科技创新素质的要素,又要兼顾青少年群体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为充分了解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本研究在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蕴藏的要素作进一步细分基础上,从青少年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喜爱程度、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性的认识、青少年科技创新欲望的强烈度、对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对青少年实践成果的认定、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素质的知晓度、青少年具备的科技创新素质和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评价等八个方面展开分析.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是在不断认识与实践以及反复认识与实践中展开的,培养现状中八个不同的“切面”,始终贯穿着“认识—实践”这一逻辑主线.

3.1 青少年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喜爱程度

青少年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能直观的了解科技创新内涵,在实际体验中增进自身科技创新素质.近年来,芜湖市科协致力于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4],组织开展了类似于“航模比赛”、“科技实践兴趣小组活动”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活跃.在2010年、2011年与2015年对青少年对科技创新活动喜爱程度的调查中,青少年选择“很喜欢”(25.18%)和“喜欢”(39.45%)科技创新活动的合比率为64.63%,其中“喜欢”选项居于第一位,也映衬了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活跃表现.仅有6%的青少年选择“不喜欢”(2.64%)和“不知道”(3.36%)选项.从历年的比较可以看出,2015年选择“喜欢”(42.55%)的比率较2010年“喜欢”(29.33%)与2011年“喜欢”(35.35%)的比率分别高13.22%和7.20%,喜欢的比率呈显著增长.

综合来看,大多数的青少年喜欢科技创新活动且这一比率呈逐渐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29.36%的青少年对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兴趣不大,态度呈一般化,如何提高这部分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其科技创新素质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3.2 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性的认识

科技创新性的强弱关系到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表现.通过2015年对不同群体对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性的认识,可以间接了解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认同度.

3.2.1 青少年的看法 在2015年,青少年对自身科技创新性认识的调查中,52.93%的青少年认为自身的科技创新性一般,青少年认为“很强”(8.51%)和“强”(17.29%)的合比率为25.8%.青少年选择“不强”(11.17%)、“弱”(2.26%)和“很弱”(1.06%)的合比率为14.49%,6.12%的青少年选择“不清楚”选项,选择“没有”的比率占0.66%.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青少年认为自身有一定的科技创新性,但强度一般.

3.2.2 中学老师与家长的看法 中学老师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性的认识.69.84%的中学老师认为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性一般,这一比率是三个群体中最高的.选择“很强”(4.76%)和“强”(12.70%)的合比率为17.46%,合比率较青少年群体低8.34%.中学老师选择“不强”(6.35%)、“弱”(1.59%)和“很弱”(1.59%)的合比率为9.53%.3.17%的中学老师选择“不清楚”选项.从中学老师的选择来看,中学老师认为几乎绝大部分青少年都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性,且大部分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性一般化.

家长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认识.52.38%的家长选择“一般”选项,家长选择“很强”(7.94%)和“强”(17.46%)为25.4%,合比率较中学老师高7.94%,但略低于青少年选择的比率.家长选择“不强”(6.35%)、“弱”(7.94%)和“很弱”(3.17%)的合比率为17.46%,这一合比率均较青少年和中学老师高.家长选择“不清楚”选项比率占4.76%.综合来看,家长的看法较中学老师稍好一些.

总的来说,在三个群体总比率中,选择“一般”选项比率为54.10%,居于第一位.选择含有积极意味的选项(“很强”8.20%和“强”16.97%)合比率为25.17%.选择“不强”(10.48%)、“弱”(2.62%)、“很弱”(1.25%)和“没有”(0.57%)等含有消极评价意味的选项合比率为14.92%.“不清楚”选项的比率占5.81%.青少年科技创新性呈一般化成为不同群体的“共识”,表明青少年科技创新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注意加强教育与引导.

3.3 青少年科技创新欲望的强烈度

青少年科技创新欲望是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催化剂”,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素质生成的“内隐性”动机.一般而言,青少年科技创新欲望的强烈度与其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呈较强的相关性.

3.3.1 青少年的自我评价 在2010年、2011年和2015年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欲望强烈程度的调查中,61.45%的青少年选择“有,一般化”选项,选择“有,很强烈”的比率为29.09%.选择“没有”(5.82%)和“不知道”(3.64%)的合比率为9.46%.从历年的比较看,选择“有,一般化”的比率呈现增长趋势,“有,很强烈”选项比率增长放缓.

3.3.2 中学老师与家长的看法 在2015年对中学老师的调查中,76.19%的中学老师认为青少年有科技创新欲望,但表现一般,这一比率较其他群体高.中学老师选择“有,很强烈”选项的比率为15.87%,这一比率稍低于青少年群体.选择“没有”(4.76%)与“不知道”(3.17%)的合比率为7.93%.相比于青少年群体,中学老师认为大部分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欲望一般化.

在2015年对家长群体的调查中,其中各选项比率排序如下:“有,一般化”(71.43%)、“没有”(19.05%)、“有,很强烈”(6.35%)、“不知道”(3.17%).从调查数据看,家长选择“没有”选项的比率是所有群体中最高的.在家长眼中,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欲望在一般化占主导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没有”选项.

综合来看,三个群体总比率中,各选项比率排序如下:“有,一般化”(62.72%)、“有,很强烈”(27.24%)、“没有”(6.44%)、“不知道”(3.59%).选项的排序基本与青少年和中学老师的排序保持一致.总之,青少年科技创新欲望强烈程度呈“一般化”俨然已成主流认识,在这一主流认识下,人们倾向于认为青少年有较为强烈的潜在的科技创新欲望.

3.4 对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

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其科技创新素质的高低,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素质“外显”的行为表现.

3.4.1 青少年的自我评价 在2015年对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评价的调查中,44.02%青少年认为自身动手实践能力一般.选择“很强”(11.17%)和“强”(27.79%)的合比率为38.96%.青少年选择“不强”(9.44%)、“弱”(2.39%)、“很弱”(1.46%)和“没有”(0.80%)的合比率为14.09%.选择“不清楚”选项的比率为2.93%.青少年认为自身动手实践能力“一般”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选择“强”和“很强”选项.

3.4.2 中学老师与家长的认识 在2015年对中学老师的调查中,65.08%的中学老师认为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一般”,这一比率是所有群体中最高的.中学老师选择“很强”(6.35%)和“强”(12.70%)选项的合比率为19.05%,这一合比率较青少年群体低19.91%.选择“不强”(7.94%)、“弱”(4.76%)、“没有”(1.59%)的合比率为14.29%.“不清楚”选项的比率为1.59%.相比而言,中学老师的看法远没有青少年积极.

在2015年对家长的调查中,42.86%的家长选择“一般”选项.家长选择“很强”(7.94%)和“强”(17.46%)的合比率较中学老师高6.35%,比青少年低13.56%.家长对这一问题的正性评价(“很强”和“强”)处于中间层次.家长选择“不强”(17.46%)、“弱”(9.52%)和“很弱”(1.59%)的合比率为28.57%,这一合比率是所有群体中最高的.综合正性负性(“不强”、“弱”、“很弱”和“没有”)评价,相比青少年和中学老师群体,家长对这一问题的否定性与消极性倾向更为明显.

总的来说,三个群体总比率中,选择“一般”选项比率为45.44%,选择“很强”(10.59%)和“强”(25.97%)的合比率为36.56%.选择“不强”(9.91%)、“弱”(3.08%)、“很弱”(1.37%)和“没有”(0.80%)选项的合比率为15.16%.选择“不清楚”的比率为2.85%.由此而知,青少年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且能力朝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3.5 对青少年动手实践成果的认定

青少年动手实践成果是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结晶”,最能表现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本研究依据科技创新性大小与知识层级的综合叠加两个方面,将青少年动手实践成果区分为小制作、小发明和小创造三个不同级别.

3.5.1 青少年的看法 在2010年、2011年和2015年对青少年的调查中,各选项比率排序如下:“有小制作”(49.36%)、“没有”(29.09%)、“有小创造”(13.55%)和“有小发明”(8.00%).从调查数据看,七成左右的青少年会有自己的动手实践成果,其中主要实践成果是小制作.笔者注意到2016年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223个优秀科技成果项目,344幅少年科幻画参与展示交流”[5],不少青少年的优秀科技成果和科幻画都属于小制作的范畴,与调查结果相匹配.

3.5.2 中学老师与家长的看法 在2015年对中学老师的调查中,各选项比率排序如下:“没有”(49.21%)、“有小制作”(38.10%)、“有小创造”(9.52%)和“有小发明”(3.17%).近半数中学老师认为青少年没有动手实践成果,在中学老师的印象中,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更多的是搞好自身的理论学习,认真学好文化课知识,对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2015年对家长的调查中,各选项比率排序如下:“有小制作”(50.79%)、“没有”(17.46%)、“有小发明”(15.87%)、“有小创造”(15.87%).大部分的家长认为青少年动手实践成果主要是“小制作”,这一点与青少年群体的认识相同.相比中学老师,家长的认识要好一些.

从总体上看,三个群体的总比率中,各选项比率排序是:“有小制作”(48.86%)、“没有”(29.53%)、“有小创造”(13.46%)、“有小发明”(8.16%).三个群体认为“小制作”主要是青少年动手实践的成果,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调查数据表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发明与创造的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3.6 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素质的知晓度

“入脑先入耳”,表明个体对某一事物理解的必要前提是知晓度.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性指标是对科技创新素质的知晓度.只有先知晓是什么,才能引起心理与思想上的反应和刺激,也才能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质.

在2010年、2011年和2015年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知晓度的调查中,35.09%的青少年表示对科技创新素质“有点了解”,34.55%的青少年选择“很了解”(13.73%)和“了解”(20.82%)选项.青少年选择“不了解”(18.00%)、“很不了解”(4.00%)和“从未听说过”(8.36%)的合比率为30.36%.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的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素质停留在“有点了解”层面,缺乏必要的深度关照.

从历年调查数据比较来看,2015年选择“有点了解”(42.69%)的比率较2010年(“有点了解”12.00%)和2011年(“有点了解”23.74%)分别高30.69%和18.95%,“有点了解”选项增幅较为明显.2015年选择“不了解”(22.34%)和“从未听说过”(9.30%)的比率较2010年(“不了解”比率为9.33%、“从未听说过”比率为6.67%)分别高13.01%和2.63%.总的来说,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素质有一定的知晓度,但了解不够深刻,理解不够深刻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

3.7 青少年具备的科技创新素质

通过对其他研究者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内涵与要素的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笔者已有的关于青少年科学素质等相关研究成果,从8个维度来把握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质,由青少年、中学老师和家长3个群体衡量测定.

3.7.1 青少年的看法 在2015年对青少年已具备的科技创新素质调查中,21.75%的青少年选择“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该选项居于第一位.其余各选项比率排序如下:“崇尚科学精神”(14.92%)、“树立科学思想”(14.19%)、“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13.83%)、“有科技创新欲望”(13.18%)、“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10.11%)、“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9.42%)、“其它”(2.59%).从调查数据看,青少年具备的科技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在“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崇尚科学精神”和“树立科学思想”方面.与此同时,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中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应注意到,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中创新能力的生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

3.7.2 中学老师与家长的看法 在2015年对中学老师的调查中,各选项比率排序如下:“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22.03%)、“有科技创新欲望”(16.31%)、“树立科学思想”(13.22%)、“崇尚科学精神”(12.33%)、“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12.33%)、“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11.45%)、“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9.69%)、“其它”(2.64%).从调查数据看,青少年具备了一定的“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的素质.基本科学方法是探求科学奥秘和科技创新的方法论起点,在中学老师眼中,青少年较为缺乏“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这一科技创新素质.

在2015年家长调查中,家长选择的比率排序如下:“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25.64%)、“有科技创新欲望”(17.95%)、“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11.79%)、“树立科学思想”(11.28%)、“崇尚科学精神”(10.26%)、“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10.26%)、“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9.74%)、“其它”(3.08%).在家长眼中,青少年具备的科技创素质主要包括“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有科技创新欲望”等,其中青少年较为缺乏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这一创新素质.科学技能相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欲望和科学方法,其更多地侧重于实践中的运用和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获得需要系统知识学习和长时间的科学训练与锻炼.

综合来看,三个群体总比率排序如下:“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22.04%)、“崇尚科学精神”(14.40%)、“树立科学思想”(13.92%)、“有科技创新欲望”(13.75%)、“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13.37%)、“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10.1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9.71%)、“其它”(2.62%).从总比率看,三个群体认为青少年已具备的科技创新素质更多偏向于精神(意识)和知识学习的层面.青少年缺乏需经时间历练逐渐形成的科技创新素质,这或多或少与青少年成长的阶段性特征有关,青少年“在不断成熟的进程中总是伴随着幼稚性”[6],青少年通过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树立科学精神与思想,其对科技创新素质的认识逐渐成熟.但在渐趋成熟过程中,由于游弋因素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选择稍显幼稚性,进而影响到需长时间历练的那部分科技创新素养的形成.

3.8 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评价

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评价是检验培养成效的重要考量标准.通过不同群体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评价,从而对培养成效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3.8.1 青少年的自我评价 在2015年对青少年的调查中,20.61%的青少年认为自身科学创新素质一般化,其余各选项比率排序如下:“较好”(20.08%)、“好”(19.55%)、“不清楚”(16.49%)、“很好”(14.63%)、“不好评价”(5.05%)、“不好”(2.39%)、“很差”(1.20%).青少年选择积极评价(“很好”、“好”和“较好”)的合比率为54.26%,选择消极评价(“不好”和“很差”)的合比率为3.59%.从调查数据看,青少年对自身科技创新素质的评价较高,由此可见,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3.8.2 中学老师与家长的评价 在2015年对中学老师的调查中,其各选项排序如下:“一般”(28.57%)、“很好”(20.63%)、“不清楚”(17.46%)、“好”(14.29%)、“较好”(12.70%)、“不好评价”(3.17%)、“不好”(1.59%)、“很差”(1.59%).中学老师选择积极评价(“很好”、“好”和“较好”)的合比率为47.62%,这一合比率较青少年低6.64%.中学老师选择消极评价(“不好”和“很差”)的合比率为3.18%.从调查数据看,中学老师认为青少年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素质.

在2015年家长的调查中,28.57%的家长认为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一般.家长选择积极评价(“很好”9.52%、“好”6.35%和“较好”22.22%)的合比率为38.09%,这合比率均较青少年和中学老师低.选择消极评价(“不好”7.94%和“很差”6.35%)的合比率为14.29%,这一合比率是三个群体中最高的.家长选择“不好评价”和“不清楚”选项的比率分别为7.94%和11.11%.从调查数据看,相比青少年和中学老师,家长的看法略差.

总的来说,从三个群体的总比率看,“一般”选项比率为21.75%,“很好”(14.69%)、“好”(18.22%)、“较好”(19.70%)的合比率为52.61%,选择“不好”(2.73%)和“很差”(1.59%)的合比率为4.32%.“不好评价”和“不清楚”的比率分别为5.13%和16.17%.“一般”、“较好”和“好”选项被三个群体摆在前三位,表明三个群体均认为青少年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素质,该素质的培养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4 结语

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关系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本研究基于八个方面对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在活动中表现较为活跃.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了自身科技创新欲望,提高了对科技创新性的认识.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逐渐增强,以“小制作”、“小发明”和“小创造”为主要类型的实践成果,也日渐“充盈”着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

总体上看,2015年以来,芜湖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以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主题”[7],芜湖市创新活力逐渐显现,为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青少年在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中,对科技创新素质的认识愈加明晰,对自身具备的科技创新素质的评价愈发积极.总而言之,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N].人民日报,2016-05-20(001).

[2] 韩葵葵,胡卫平.国外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模式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8):20-23.

[3] 叶松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青年研究,2011,(5):39-50.

[4] 孔源.开展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大力推进校园科普工作[J].科协论坛,2016,(3):38.

[5] 赵云涛.2016年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鸣锣[N].芜湖日报,2016-03-09(001).

[6] 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现状与教育2006-2010[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

[7] 袁家和,陈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J].安徽科技,2015,(10):13-14.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Adolescents——Taking the Survey of Adolescents in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for Example

YE Song-qing1,2,3, CHEN Shou-hong1,3, WANG Shu-qing1, RONG Mei1,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Youth,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2.Editorial Department,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China;3.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1100 adolescents, 63 parents and 63 teachers. Research from the following 2 aspects: firstly,in order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definition and mea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training and mea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 Secondly,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8 aspects: lik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aware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desi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nds-on practical ability evaluation,the identifying of practices results,the awaren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 possessing of the kin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 and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8 aspects, hoping to know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cquaintance on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 of Wuhu adolescents.

Wuhu city; adolescents;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2016-06-15

芜湖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rkx05);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出版项目(2014GXS3K035-3).

叶松庆(1953-),男,安徽歙县人,教授、编审.

10.14182/J.cnki.1001-2443.2016.05.019

G301

A

1001-2443(2016)05-0498-07

猜你喜欢

中学老师芜湖市比率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芜湖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马健培
马健培
青春闪光 何惧病痛——记上杭县官庄民族中学老师陈小燕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