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心笔墨的书法“宅人”

2016-12-02乔星昭

河南电力 2016年12期
关键词:醉心篆隶协会会员

文/图_乔星昭

醉心笔墨的书法“宅人”

文/图_乔星昭

侯振勇,斋号云竹轩,笔名侯振华,1965年生,河南延津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侯振勇常年摹秦篆汉隶、魏晋碑帖,笔耕不辍。其篆隶点画单纯、方圆相济,广得业界好评,深受书法爱好者追捧。部分书法作品被收录《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家墨迹选》《中国诗书画印大观》。其中还入展“第三届电力书法展”“全国草书大展”等重要书画展。

早上九点多,敲开侯振勇的家门,偌大的书房里几乎无处下脚,满地都是他一早练习的作品。自家盖的小院儿第二层楼都被他“霸占”着,房间内,一侧为书柜,藏书已满,其余的地方都被多年攒下的文房四宝和作品所占领。见到人来,侯老师一番简单收拾后,开始让座泡茶。在茶香和墨香氤氲飘散的同时,对于这些年来自己和这些纸纸笔笔的悠悠过往,侯振勇娓娓道来。

从军旅青年到书法老手

侯振勇从小酷爱文学、习字,不论走到哪里从来都是笔不离身,书不离手。20岁那年,投笔从戎的他依旧是单位的笔杆子。在部队的14年里,他的文学作品《怎样让你的青春更美好》获全军征文三等奖,《云居寺的春天》获解放军总参谋部征文优秀奖。1998年,转业来到延津县供电公司汽车队的他,利用业余时间练习起了书法。在书法、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但凡是小有成就者大多在其个人简历中有“自幼练习”“师出名门”的闪眼招牌,侯振勇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优越条件。即便没有所谓的“名师出高徒”,但侯振勇在“勤”字上下足了功夫,可能是司机这个职业的缘故,写字稳定性总是有些欠缺。为此,侯振勇想了一个绝招——在胳膊上绑上沙袋,半年后,沙袋拆下,习惯了负重练习的侯振勇,突然发现落笔稳定苍劲了许多。谈及那段苦练的日子,侯振勇笑称,这的确为他日后学习篆隶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端坐创作到站立挥毫,臂力稳定的悬肘无疑极为重要。30多年过去了,侯振勇早已练得一手好篆隶。提笔挥毫间,随着墨水一同流淌的是他30多年的“从不间断”和“不分昼夜”,寥寥数笔佳作自成。

问到他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他说自己算不上“家”,更别提“大家”,最多只能算是业余爱好者,能把书法作为一生的追求和爱好,侯振勇觉得自己很荣幸。他说自己比较欣赏那些真正的大家,他们能在任何场合将作品一气呵成,提笔抬手间,留下的都是精品。

墨到处,缘自来

“书法给了我太多太多,真的很感谢它!”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是侯振勇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在这太多中就包括他的婚姻和家庭。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公用电话都很少,尤其是在部队,面对日思夜想却远隔千里的爱慕对象,侯振勇依旧拿起自己最擅长的纸笔,用最朴实的字体,最真切的话语诉说着对心上人的爱恋。白天训练忙,他就在熄灯后搬了小板凳到水房写,而且这一写就是六年,共计300余封信。笔杆子下追来的爱人,自然也很理解和支持他的书法事业,侯振勇在介绍他每一幅作品时,总是骄傲地带上一句“宣纸上的格子都是爱人帮我打的”。

“以前上班忙,现在退休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其实除了书法我还有一个梦想。”侯振勇口中的另一个梦想就是——公益。眼下他正在筹备一个书法公益基金会,自己出资垫付启动基金,然后通过义卖作品,将筹集来的钱用于资助贫困儿童。

从爱好文学,到醉心书法,再到公益事业,他没有天赋异禀,却也坚定不再回头。低调如他,自称是业余爱好者,慕名之人依然络绎不绝,他的书法人生,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也没有追名逐利的劳神,只有视书法为灵魂的执着。最后提到他今后的人生规划时,侯振勇表示没有再去做别的打算:“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我现在连书法这一件事儿都还没有做好!”

后记:侯老师自家有个小菜园,平日里练书法的间隙他会到小菜园转转,相比沉迷于电视和网络的现代“宅人”,侯振勇几乎算是另一类传统“宅人”。我们的到来,短暂地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这并没有丝毫影响他的待客热情:盛满水的水壶早已放在炉子上,茶叶也已备好,只等我们落座。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拍照的时候,他居然会像孩子一样,问我站什么角度才更上相。

猜你喜欢

醉心篆隶协会会员
杨小泉艺术作品欣赏
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服务条例
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服务条例
董冰作品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醉心盆景乐陶陶
从黄庭坚书法看宋代篆隶地位之转变
傅山《杂记》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