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动态

2016-12-02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20期
关键词:菜粕美豆鱼粉

业界动态

国庆节后多空因素胶着我国鱼粉市场待雄起

在我国传统国庆长假期间,秘鲁海洋研究院的声纳学考察仍在进行,详情JCI已在《秘鲁声纳学考察进行时,近期外盘鱼粉市场显“按兵束甲”》中说明。由于秘鲁南部初步考察结果并不十分乐观:南部海水温度偏高、鱼群较为分散、多集中在近海海域、产卵仍未结束且水温下降缓慢,这给当地鱼粉厂商的销售心态亦带来了支撑。根据JCI秘鲁资讯,目前大部秘鲁鱼粉厂商并不主动报价,但部分厂商的超级蒸气鱼粉的参考报价意向则在CNF1590美元/吨,和之前的低价相比明显有所抬升(节前最低跌破了CNF1550美元/吨)。

国庆节前整个9月期间我国鱼粉市场呈现不断弱势下跌的走势,持货商销售心态亦持续承压。就此而言,近期秘鲁南部鱼资源考察形势不甚理想的结果,对于我国鱼粉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对利好的消息。然而,在外盘鱼粉价格底部区间依旧难辨的情况下,我国鱼粉厂商对于继续采购秘鲁新季鱼粉显得十分谨慎。不仅如此,在节后的我国鱼粉市场,持货商的销售心态亦存在分歧。

从利好方面来看,秘鲁鱼资源考察不理想、我国荣成地区环保整治及大部终端饲企鱼粉库存偏低的格局对于我国鱼粉市场无疑存在利好影响。在此利好题材的支撑下,节后我国一些鱼粉持货商的挺价情绪有所显现,成交价已然逐渐接近报价,低价较难寻觅。根据JCI资讯了解,当前我国各主要港口超级蒸气鱼粉参考报价在11800元/吨左右,成交议价空间缩窄。但是,对于一部分鱼粉持货商而言,除了上述利好题材之外,国庆节后各地气温骤然下降、北方地区水产养殖进入尾声、华南地区面临台风“艾利”冲击等因素亦对我国鱼粉需求存在相应制约,而且国内外鱼粉价差依旧明显,这也令一些鱼粉持货商对于提价显得并不“感冒”。

总体来说,国庆节后我国鱼粉市场可谓多空胶着,在节后工作日初期,整个鱼粉市场呈现疲软状态。后期秘鲁北部声纳学考察形势、考察结束时间与开捕时间、山东荣成环保整治情况发展依旧是市场的关注焦点,若利好题材持续,则我国鱼粉市场亦将获得相应的上行支撑,所以,相关因素的发展变化值得我们继续跟踪,当然,风险规避仍应放在首位。

供需两淡菜粕低位徘徊

受美豆收获上市和我国对美国DDGS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等利空消息影响,9月下旬美豆期货振荡下跌,拖累菜粕期货持续下挫,不断刷新6月以来低点。由于近期油菜籽进口量减少,国内菜粕供应偏紧,但美豆丰产利空仍需时日消化,菜粕期货有望维持偏弱振荡。

7月初,美国大豆主产区出现有利降水,拉尼娜天气炒作退烧。在7月、8月、9月三个月的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中,美豆单产和总产数字不断被调高,屡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虽然美国农业部在调高产量的同时,调高美豆出口和压榨数字,从而使得美豆期末库存数字远低于产量增幅。但慑于创纪录的丰产,CBOT大豆自7月后大幅低走,并在8月后维持偏弱振荡。

由于主产区天气适宜,美豆生长优良率在73%以上的历史偏高水平,在USDA本月的供需报告中,美豆单产和产量仍有调高的空间。目前市场机构平均预估单产和总产分别为51.5蒲式耳/英亩和42.86亿蒲式耳,2016-2017年度期末库存为4.13亿蒲式耳,均高于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的预估数字。虽然USDA可能继续通过调高出口和国内压榨数字来维持偏低库存,但在超乎寻常的丰产压力下,美豆走高难度极大。

国庆节后,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急剧下降,水产投料大幅减少,主要使用于水产饲料的菜粕迎来季节性需求淡季。但与此同时,国内菜粕供应也出现下降。由于9月、10月油菜籽到港量下降,压榨开工率偏高,港口油菜籽库存不断走低。据统计,9月初港口进口油菜籽库存为63.05万吨,而至月底,港口油菜籽库存降为35.35万吨,较月初下降43.9%。由于菜粕出货状况较好,菜粕库存同步走低。据统计,港口油厂菜粕库存仅为1.6万吨,环比和同比均为偏低水平。菜粕供需两淡的局面使得菜粕期货短期很难出现大涨大跌的趋势性行情。

在暂停三个月后,政府将继续抛售国储菜油,菜油期货在油脂板块中表现明显偏弱,菜油现货价格和豆油也出现倒挂。由于同为油菜籽下游产品,菜油价格不振直接利多菜粕价格,油厂为维持加工利润,不得不力挺菜粕价格。

另外,商务部决定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DDGS征收33.8%的反倾销税,还征10.0%~10.7%的反补贴税。这将大幅提高DDGS进口成本,目前进口DDGS的成本已经高达2180元/吨。销售价格更是高企,DDGS和菜粕的价差急剧缩小,性价比和菜粕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有利于菜粕用量扩大,从而限制菜粕价格跌幅。

综上所述,由于美豆产量存在继续调高的可能性,美豆丰产利空仍需时日消化,国内包括菜粕在内的油脂油料类期货难以走高。但国内菜粕供应偏紧的局面也将限制其跌幅,偏弱振荡的走势在南美大豆天气炒作启动前有望延续。

玉米淀粉暂难“翻身”

2016年下半年,玉米淀粉期货基本面偏空,新季玉米上市会进一步施压,下游需求疲软局面一时难以改观。操作上,以逢高抛空、波段性操作为主。

2013-2014年度以来,我国玉米市场库存消费比持续走高,期末库存量持续攀升,并突破1990年以来的历史高点。在庞大供应压力下,玉米及玉米淀粉的价格逐渐走弱。

2016年9月,新玉米逐步上市,2014年临储玉米也开始投放,市场新陈交替供应,玉米价格波动加剧,用粮企业采购较为谨慎。政策粮玉米供应节奏加速有效缓解局部玉米供应偏紧局面,市场供应压力明显增加。而下游养殖产品需求回升缓慢,企业采购依然保持谨慎态度,供应压力逐渐由华北地区扩散至全国。市场看跌预期明显,玉米及玉米淀粉价格步入季节性下跌周期中,10月预计供应压力将继续主导市场。

2016年下半年以来,玉米淀粉加工行业的开工率处于明显下降趋势中,目前不到60%,但仍满足了供给。这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疲软,另一方面说明加工企业产能较大。

受低加工利润影响,玉米需求受到制约,巨量库存仍待消化,市场长期存在的供过于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今年上半年淀粉加工企业销售低迷,特别是7月南方地区和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啤酒饮料需求下降。南方地区淀粉需求企业拿货不积极,淀粉需求出现同比30%的下滑,库存逐渐累积使得淀粉生产企业纷纷开始限产,部分企业则处于停机检修状态。预计10月中旬之后,随着全国范围内新季玉米上市,行业开工将重新攀升,届时市场压力将重新累积,市场价格将再度受到打压。

国家将给予东北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玉米加工补贴,即深加工企业每加工1吨玉米国家给予一定补贴(数额低于133元/吨),东北三省政府配套两倍,补贴时间是半年潮粮期。

补贴将对未来玉米淀粉价格形成压制,打压远期价格。近期,全国玉米淀粉现货价格的表现,就是对这个利空预期的反映。

今年下半年以来,玉米淀粉期货维持振荡探底走势,空头明显占据上风。目前均线系统下拐并对期货价格形成压制。8月的小反弹仍明显受到压制。

综合来看,充足的供应是制约期货价格上行的主要因素,未来两个月,预计开工率恢复上行的情况将压制玉米淀粉价格,下游需求疲软也使得玉米淀粉价格难以出现较好的反弹局面。

豆粕须警惕新一轮下跌

近半年连豆粕期价的走势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3月中旬,连豆粕以一波凌厉的升势结束了连续两年的疲弱行情,三个月内攀升逾千点。此轮飙升于7月初戛然而止。其间,南方暴雨、疫病、环保政策影响叠加,令生猪存栏量在回升四个月之后掉头下滑,拖累了包括豆粕在内的饲料品种。9月下旬,连豆粕主力1月合约自前高(3475点)回落近50%。接下来,豆粕何去何从,将取决于上游油企压榨进程与终端养殖补栏步调之间的博弈。

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开机率持续高位运行,截至6月份,主要油企每周平均压榨量在180万吨左右,而豆粕库存于70万吨上下波动,未现显著增长,这归功于终端饲养行业的强劲驱动。我国大中城市猪粮比价于6月初创历史高位10.95∶1(盈亏平衡点为6.0∶1);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利润一度徘徊于600元/头,自繁自养甚至能达到1000元/头。养殖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催生了中间贸易商、饲料生产企业的采购需求。

然而,与此前几轮猪周期不同的是,今年养殖利润高企,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却没有被带动起来。依据统计数据,7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4%。除了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导致个别猪场被动出栏之外,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不增反降,主要归因于南方地区为整治污染而实行的大面积限养、禁养政策。

5月中旬,环保部、农业部起草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截至6月份,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公布了禁养区的划定。依据之前发布的“水十条”规定,在2017年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即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整治。诸如,浙江嘉兴的生猪养殖散户数量已从11.7万头削减至6000头,全面清退散养势在必行。

2016年春节之后,受累于庞大的进口订单,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港口库存持续位于680万吨的高位徘徊。另外,国家临储大豆大规模入市。自7月25日以来,临储大豆拍卖共举行了9次,累计成交140.09万吨(其中2010年产大豆成交12.04万吨,2012年产大豆成交62.98万吨,2013年产大豆成交65.07万吨)。相比之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坚挺,令中间贸易商采购、油企压榨利润缩水,再考虑到临储大豆的替代性,国内厂商进口积极性下挫。依据中国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767万吨,环比下滑1.2%,较去年同期减少1.4%。这标志着中国大豆进口量连续第三个月同比下滑。接下来两个月,坊间普遍预估月均进口量不足600万吨。随着9月份大豆到港量下降,大豆港口库存将进入下降通道,预计后期库存的低点在500万吨左右。进口大豆库存萎缩,油企压榨量下降,饲料养殖企业担忧后期大豆到港量偏少导致豆粕价格走强,买货、提货、存货意愿较强,国内豆粕库存跟随性回落。截至“中秋”节前,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在80万吨,周比削减10.1%,较去年同期减少13%,亦低于过去三年均值(83万吨)。考虑到“十一”国庆节消费小高峰,豆粕提货量趋好,预计短期库存有望小幅回落。

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高峰告一段落,近期油厂因缺豆停机限产的现象不断增加。加之9月初受G20峰会期间华东地区油厂普遍停机休假的影响,全国油厂总体压榨降速,豆粕库存创今年3月以来新低,豆粕基差随之高企。截至9月29日,豆粕主力基差稳居400之上,表现坚挺。从季节性规律来看,9月、10月是我国生猪养殖的补栏季节,饲养需求通常比较稳定。国内“十一”国庆节小长假期间,美豆季度库存报告出台或充分兑现利空预期,此前机构预估美豆库存均值在2.01亿蒲式耳,将达到2011年以来同期历史最高。10月之后伴随美豆大批量集中上市,国内油厂将迎来压榨高潮。加之临近年底环保政策限期,长三角等地猪场拆除、散户退养政策趋严,生猪存量下滑势必拖累豆粕需求,届时须警惕粕价新一轮下跌行情。

鸡蛋或延续弱势格局

“十一”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鸡蛋均价有所上涨。据相关数据统计,9月30日全国鸡蛋均价为6.12元/千克,10月9日已经涨至6.38元/千克,累计涨幅4.25%。

假期开始,市场需求一般,均以消化库存为主,蛋价震荡前行,变化不大。之后,各大学校、工作单位为节后正常运行开始备货,下游及终端市场需求增多,经销商积极收购,蛋价上涨明显。假期结束后,市场需求恢复正常,走货放缓,经销商多谨慎操作,按需采购。由于终端市场接受能力有限,部分市场走货出现减慢迹象,预计近期鸡蛋行情或稳中缓慢下滑,空间在0.20元/千克左右。

整体来看,目前鸡蛋的供需关系趋于宽松,中期供应压力逐渐显现;在没有其他突发性利多出现的情况下,后市鸡蛋期价或处于季节性下跌走势之中。因此,预计节后鸡蛋期价或延续节前的弱势格局,操作上建议高位空单持有。

供应方面,大部分地区收货很好收,其中华东地区、中南地区收货好收;大部分地区贸易商反映库存偏少,其中东北地区库存较少。需求方面,鸡蛋需求表现平淡,大部分地区反映走货较慢,其中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走货较慢。全国贸易商看跌预期减弱,鸡蛋贸易形势有好转,预计短期蛋价将稳中调整。□

河南省2016年9月28日畜产品集市价格比较表

河南省2016年10月8日畜产品集市价格比较表

河南省畜牧局畜牧处供稿

猜你喜欢

菜粕美豆鱼粉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美豆天气炒作“燃起”,国内豆粕价重回涨势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豆粕:南美干旱天气持续发酵,CBOT美豆大幅反弹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豆粕:美豆新高后回落振荡,现货临近春节成交转淡
豆粕、双低菜粕及普通菜粕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发酵菜籽粕对生长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生长性能及血清参数的影响
鱼粉:秘鲁A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稳定为主
鱼粉:秘鲁B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价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