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校本发展策略:以中山大学为例

2016-12-02戚兴华高久群汪华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术交流国际化研究生

戚兴华 高久群 汪华侨

DOI:10.16750/j.adge.2016.10.006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校本发展策略:以中山大学为例

戚兴华 高久群 汪华侨

分析了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政策执行和管理服务与研究生多元需求滞后、错位的原因。介绍了中山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做法与经验,认为高校管理部门应当树立“多元需求-多样服务”理念,制定符合校情实际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建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常态发展机制,做好为每一位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服务的制度、资源、信息准备。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需求驱动;校本发展策略;中山大学

一、现状与挑战:多元需求与发展理念错位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最新发展趋势,并被视作继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又一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有研究者认为,进入21世纪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维度的重要性、范围和复杂性都在持续”[1]。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部分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可以有效促进研究生国际流动,共享优质学术资源,改善研究生教育环境;在全球视野下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养,是提高国内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对于实现研究生教育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有重要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结构协调的发展轨迹,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需求、形式与结构都趋向多元化,表现出由精英式向大众化转型的趋势,成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常态。主体需求驱动成为推进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内生性动力机制,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在追求规模效益的同时更应重视质量效益,关注和引导研究生的多元质量需求与发展需要。

根据近年来中山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情况整体分析和部分访谈调查可看出,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动机多元化、行为多次化、内容多层化趋势明显,由原来的科研任务与学术追求主导转变为学术能力、就业竞争力、国际视野、综合素养等多种动机共同主导,并出现受特定关系人(父母、夫妻、好友等)影响、家庭资源及社会关系支持出国等动机类群化、规模化现象。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规模、结构、动机上的系列变化在国内研究生规模较大的高校中多有类似情况,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规模从小群体拓展到大范围,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内涵从低层次提升到高水平”[2]。2014年4月,英国文化协会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发布的一项关于跨国教育对主办国影响的深度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约70%未在国外攻读学位的受访者都希望在学期间能参加短期出国学习交流项目[3]。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认可国际化培养经历的重要价值,渴望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国际性学术活动中。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正经历着快速量变阶段,并显现出由量变转向质变的征象,其发展动力也从高校发展驱动转向主体需求驱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渐从精英化模式转入大众化模式。

研究生教育发生的这些变化,主要受到国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影响。2005年以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功能与定位较为单一,研究生培养主要定位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硕士、博士层次定位模糊,不同层类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区分度不足,各自特性不明显。2006年以来,经过连续数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研究生教育规模大增,此后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速逐渐放缓,研究生教育开始转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逐渐从试点走向全面推行,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均衡发展,不同层类研究生教育特性开始显现。另一方面,科研与教学行业新增工作机会有限,学术职业岗位渐趋饱和,无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就业更加多元化,不同行业对研究生国际化素养和能力方面的需求侧重点有所差别。此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受到广泛关注,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多文化交流与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成为研究生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共识。于是,不同群体研究生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这一共同诉求之下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由于制度上的路径依赖和实践中的发展惯性,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政策执行和管理服务与研究生多元需求存在一定滞后、错位现象。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偏重学术精英培养的理念与研究生的多元需求之间产生了错位,不利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长期发展。高校应根据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整体趋势和发展实际,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机制,设计更契合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的国际化发展方案,加强对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运作的常态化、长效性、场域性建设与引导,形成本土、国际两种语境日常对话机制,建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顺势而为:主体需求视角下的实践探索

无论是从流动规模、动机需求,还是从资源功能、项目结构角度看,当前国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动机、需求与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外,有研究者指出,普遍主义引导下的人本性、全面型、深层性正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行国际化战略的核心特征[4]。高校应积极更新理念,推动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型,转变优中选优式淘汰性选拔机制,积极关注研究生个体差异和多元需求。一方面,理顺多元参与治理机制,让研究生全程参与项目设计与评估,表达需求、提出建议、共享信息,筛选出经过公共选择的群类需求。另一方面,统筹各类资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过程公平性。此外,从微观着手,营造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的场域性,形成富有活力的长效发展机制。下面,以中山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进一步讨论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中山大学一直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资助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校筹措各种资源,设计、设立、跟踪调查并动态调整具有功能、结构互补性的多个专项计划,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学校整合“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学院-导师-社会捐赠”等经费渠道,健全和完善资源运行机制,设置“学术会议-实习考察-短期访学-合作研究与联合培养-攻读学位”等多种类型的资助项目,逐步形成形式多样、时间梯度完整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模式。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理构建派出体系,完善出国(境)活动管理服务制度的基础上,学校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规模和比例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4~2014年,中山大学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规模年均增长20.9%,其中博士生为24.6%,硕士生为20.5%;近五年(2009~2014年)研究生出国 (境)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规模年均增长23.8%,其中博士生为25.5%,硕士生为22.4%。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规模持续增长,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项目经费来源多样、类型增加,各类项目互补性强。

(一)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机制

1.转变教育理念,引导研究生参与治理,设计符合研究生需求的新项目

研究生院作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的业务实施部门,积极关注研究生的互动与反馈。一方面建立研究生主体间的国际学术交流联动机制,通过网络交流、信息发布、交流会、报告会、座谈会、团体活动等各种途径,让在外研究生、在校研究生、已回校研究生、准备出行研究生等研究生群体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另一方面对参加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专题座谈和个别访谈,并辅助以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专用电子邮件、分类别分国别网络通讯交流群等方式,全方位搜集他们关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的一手资料和意见,为研究生参与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打开大门。

随着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活”起来、生动起来了。根据对2007~2011年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的分析,人文类和社科类研究生留学期限月数平均值(11.8,12.7)明显短于理工和医学类研究生(14.3,17.4);同时选择最短留学期限的研究生比例明显高于理工和医学类研究生。为此,我们专门调查了15位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生,了解到由于学科知识特点、课题研究内容、学术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这两类学科研究生往往对短期国际合作项目的需求更为强烈,部分研究生希望建立起短期、多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模式。根据实际情况,2012年学校启动博士生国外访学与合作研究项目,关注研究生中短期国际学术交流需求,资助期限定为3~12个月。在实施过程中,重点资助人文社科类博士生。欧盟一项针对社会科学领域博士生的调查研究指出,63.4%的受访者认为最佳交流期限应在一年以内[5]。在坚持学术导向和质量意识的基础上,积极改革该项目运作方案,推行常态化管理制度,坚持常态化、长效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为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更加人性化、日常化和多元化的全过程服务。这种常态化申请、评审与派出管理机制充分考虑研究生多元需求和自身利益,贴近研究生实际需要,赢得了广泛肯定和积极反馈。

2.调整工作思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自主意识与自觉能力

为更好地推动研究生了解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加强与高水平科研机构学术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山大学研究生参加境外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于2009年9月份设立。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空间分布上亦有较大的学科差异。理工类和医学类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集中在美加区,而人文社科类集中在亚洲地区,学科差异明显(见表1)。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多学科公开预演评议会,建立学术协作网络和学术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校内研究生学术交往行为与能力,培养研究生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主体责任意识与行为自觉能力。①组织预演点评会。邀请相关学科有丰富国际学术交流经验的专家,分批次对项目资助申请人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前进行针对性预演评议会,形成了良好的跨学科交流互动机制。②建立学术联络协作网络。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研究生中倡导信息共享与同伴互助精神,培养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的责任意识与行为自觉,增进研究生学术交往能力。在研究生中建立开放的学术共同体,提倡研究生群体内部的身份认同、同伴互助与学术交流。③建立国际学术会议第一手资讯发布机制。建立专题网站,发布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个人总结,形成图文资料,提供最新鲜的学术观点、学者动态和研究动向,共享个人参会经验,为计划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研究生提供切实有益的参考。

表1 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情况

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学术前沿、学术交流、综合素质提升等各方面均得到锻炼与提高。利用词频统计法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5月间参会研究生提交的213篇个人总结,发现研究生高度认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价值与作用:①与国际学术同行的交流与讨论,丰富和拓展了研究生的学术思维方式,提升了学术交流能力;②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掌握学术前沿动态;③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与组织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增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整体质量效应

1.统筹层类与学科差异,多元项目动态协同推进

从学科门类与学位层次的结构比例上看,2009~2014年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①博士生有更多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研究生中,博士生与硕士生之比为44:56;全体在学研究生中,博士生与硕士生之比为3:10,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机会为硕士研究生的2.6倍①在学博士生4800人,硕士生1.6万人,统计时点为2014年4月29日。。②学科分布不均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硕士生中,人文社科类学生占多数,比例达60.9%;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博士生中,理工类学生占多数,达50.1%。③学科门类间的相对比值有所变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研究生中,较之2010~2012年,2013年医学研究生比例有较为明显的提高:硕士生由11.0%提升至15.2%;博士生由22.0%提升至27.8%,首次超过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生。

2.拓宽经费来源,提升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经费来源方面,研究生有多种途径获取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交流。2013年,政府、学校各类项目资助的研究生占23.4%,院系或导师经费资助的为46.2%,自费30.5%(见表2)。

表2 2013年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经费来源情况

根据经费来源,针对部分研究生自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情况,计划试行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配套资助项目,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调动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积极性,开发潜在的国际学术交流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友、社会和国际可利用资源,鼓励和协助研究生获取外来资源,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混合资助、外方资助规模和比例,提升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经费来源多样性与抗风险能力,提升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资源与项目在不同群体间的配置均衡和公平利用。同时,积极探索研究生奖、助、贷工作与国际学术交流工作联动机制,特别关注经济条件困难和来自偏远地区的研究生,对他们提供针对性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信息分析、学业发展支持和资源资助等个性化服务。

3.实施跟踪调查,探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个案长效策略

以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例,项目分为选派国内在籍博士生赴国外进行合作研究(简称“联培生”)和选派学生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简称“攻博生”)两种类型。留学国家集中在研究生教育发达地区,美国占50.8%,美、加、德三国合计占2/3以上。但不同学科之间分布差异较大,医学类研究生赴美比例最高,其次为理工学科研究生,再次为社科、人文学科研究生。人文社科类学生留学国别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日本、荷兰等国家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合占41.0%。2014年5月,对5位曾派出博士生参与项目的博士生导师进行了访谈(分别来自哲学、管理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并对10名不同专业的博士生进行随机电话调查,发现不同学科的导师、博士生对项目的认知模式和参与机制有所不同,但均认为到国外进行长期学术科研训练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据初步统计,90%以上的研究生对出国科研经历表示满意,绝大部分研究生在出访期间及回国一年内有学术成果公开发表。此外,在读期间有出国学术交流经历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表现更为稳定,论文同行专家评阅结果明显优于无出国学术交流经历的博士生[6]。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有利于在全球高等教育视野内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养,各类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项目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了研究生国际流动性,促进优质学术资源共享,形成多元且有活力的教育生态,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明显提升作用。

三、发展策略:寻找“生本”与“校本”的结合点

从主体需求驱动视角来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只有充分考虑研究生主体需求与动机,吸引研究生参与其中,才能形成常态化发展机制,产生稳定的质量效应。遵循“多元需求-多样服务”原则,搭建本土与国际两种培养语境的生态对话平台,建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常态化机制,做好为每一位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服务的制度、资源、信息准备。另一方面,留学研究生招收情况是反映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吸引力的重要内容。中山大学留学研究生规模偏小、比例偏低,2014年12月学籍信息显示,留学生约占全体在校研究生的2.8%。而美国研究生院协会/委员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于2012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2001年至2011年,其国际生人数已占全部研究生总人数的14.5%①原始报告见:http://www.cgsnet.org/ckfinder/userfiles/files/Intl_III_2012_report_final.pdf。另有研究者指出,“当今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留学生数据通常仅指学历留学生”,“2007年……同期美国的学历留学生中研究生约占半数,非学历留学生比例很低,一般不计入学年度留学生统计数据之中”。参见:程家福.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历史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3.。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主要包含人员、资源两方面的流入、流出两个维度,可组合形成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招收与接收国际生、利用课程资源与开展合作办学等几种基本形式。虽然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但人员、资源流动内部及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比例非均衡现象:①人员的流动性强,资源的流动性弱;②研究生国际流动以流出为主导,流入人数与之相差悬殊;③研究生流出(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有明显的学科差别,研究生流入则有明显的学历属性差异;④资源流动以硕士研究生课程资源为主导,博士研究生课程相对封闭。在需求驱动视角下,可采取以下多种措施形成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常态发展机制,提高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国际流动性,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1.建立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工作常态管理服务机制,形成“一个主体、两种语境、三类常态、全程参与”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新局面

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打开视野,放宽视线,转变理念,提升校内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契合程度,形成常态化、长效性、场域性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运作机制;同时,以研究生为核心参与主体,畅通本土与国际两种研究生培养语境的日常对话机制。对学术型、应用型和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类研究生设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价值观从“优生优培”转为“众生普培”,积极关注研究生主体需求,鼓励研究生参与校内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从短期、代表性成果变为长效、普遍性发展成果,将国际化培养作为长线工作来实施;工作策略则从宏观制度转为微观设计,关注具体场地互动、场域文化的培育与建设。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国际化要素应当“交织在学校教学、研究和服务这三个主题之中,通过人员、活动和组织三个方面的策略,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7]。关注研究生主体需求,在国内、国际两种场域对话互动中培养全体研究生的国际化交流方式,形成“一个主体、两种语境、三类常态、全程参与”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新局面。

2.转变思想,厘清思路,坚持多元化协调发展策略

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定位为未来若干年内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加强分析研究、规划设计与引导支持。坚持纵向摸底和横向比较借鉴相结合,全面分析自身情况,积极借鉴国际一流高校的发展经验。国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是获取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应强化对国际一流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专项研究,深化认识。其中,经费方面应采取一些超前性策略,增强学校资金募集能力,发掘灵活多元、稳定持久的募资途径。积极拓展校友、社会经费来源,增强对海外资金的识别能力与主动获取意识;同时详细分析各类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增强经费利用的导向性与靶向性。扩大经费来源,从结构、类型、时间梯度、资金来源等方面协调各类项目,避免过度依赖、强调某些项目类型,走“生态多样性”发展路线。同时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评估、国际课程等国际资源的引入,对学校内部组织、制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3.强化对话与互动,坚持国内国际化与国外国际化协同发展

营造国内、国际两种培养语境的对话渠道,提升研究生教育主体与资源的国际流动性和流动质量。从整体上考虑统筹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研究生国际留学与国际性研究生课程开设等基本情况,建立本地生、境外本地生、留学生、来访国际生四类群体内部、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探索和建立各类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机制,激发国际化培养的场域效应。设立研究生国际学术协作综合指导中心,开展针对国际研究生的语言文化整合、学术写作指导、学术资源引介等工作,利用多种途径强化留学生的本地融入感,加强对本地研究生公共精神、全球视野意识与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鼓励、提升本地生、国际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力、动态交往模式与自觉协作精神。

4.夯实校内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与稳健性,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对学校的管理体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临短期绩效考核压力,但国际化效益却具有长期性和主体体验性,校内制度设计应同时具有有效性与稳健性。同时,管理服务工作必须同步跟进,有关人员的国际视野与交流意识、语言技能以及学校后勤保障等,都需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高要求。

5.关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全球化互动发展趋势

国际(社会)与全球(社会)是一体两面的双重结构,前者是“由下而上”的微观发展动态和事实判断,后者是“由上而下”的宏观现象抽象和价值判断,不应偏执一方[8]。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应采取前瞻性措施,重视和把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由量变到质变转变的趋势和关键节点。应把握当前全球化“正日益从各具体领域的现象层面发展为世界观念、全球意识和全球化思维”的动态,充分理解研究生教育全球化的意义[9]。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的一份报告强调了全球化视野对研究生培养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美国研究生教育应培养学生在全球经济中竞争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国家与全球事务的视野和能力[10]。作为高等教育后发地区,国内研究生教育一直是国际化、全球化混合发展,且以国际化发展更为突出。但不可拘泥于教育国际化的视野,为政策操作与教育实践方便而削足适履,避免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潮流中落入过度坚持“地方主义”和“局部特色”的陷阱。

[1]简·奈特.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刘东风,陈巧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

[2]夏品奇,江驹,王严.创新理念,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53-57.

[3]British Council and the 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TNE delivers for futur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HE [EB/OL].http://www.britishcouncil.org/organisation/press/ tne-delivers-future-expansion-international-he.2014-5-13.

[4]赵中建,赵风波.伯克利分校的国际化战略:实施现状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52-56.

[5]ACKERS L,GILL B,GUTH J.Doctoral mobility in the social sciences[R].Report to the NORFACE ERA-NET.University of Liverpool,2008.

[6]戚兴华,高久群,宁黎,等.博士生资助与博士质量保障的体系互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20-24.

[7]韩双淼,钟周.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一项战略地图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研究,2013(4):10-16.

[8]叶险明.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与当代中国的全球发展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2012(6):4-23.

[9]张应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J].高等

教育研究,2013(9):1-8.

[10]WENDLER C,BRIDGEMAN B,MARKLE R,et al.Pathways through graduate school and into careers[R].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RIC Number:ED531249,2012.

(责任编辑 周玉清)

戚兴华,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实习员,广州 510275;高久群,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广州510275;汪华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广州510080。

2012年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2JGXM-ZD02)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国际化研究生
聚焦港口国际化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