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实施“幕课”课程模式的可行性探究
2016-12-02安徽省蚌埠二中陆媛
安徽省蚌埠二中 陆媛
在中学实施“幕课”课程模式的可行性探究
安徽省蚌埠二中 陆媛
幕课,一种全新的在线课程模式,在中国的大学里正加速推广着。反观与高等教育紧密衔接的中学教育,是否也该顺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走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又一条创新之路呢?笔者在这里冒昧地设想:用“幕课”这种课程模式打开中学传统课程模式的围墙,去唤醒昏昏欲睡的中学课堂。
幕课 课程模式 教育资源 共享
一、何谓“幕课”
所谓“幕课”MOOCs(Massive Open On1ine Course),就是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它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进行知识的传播体,该模式为更多学生系统地参与名校学习提供了可能。其课程主要由分段式观看教学视频、阶段性小测验和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等方式组成,并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进程。依笔者的愚见,把这种课程模式应用到中学教育中,就是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依托在线的网络教育平台,使全国大部分中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实施“幕课”课程模式的背景
1962年,人机交互领域大师Doug1as Enge1bart强调将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大规模的、世界性的信息分享的效应。从那时起,许多热衷计算机的教育变革家们极力推进教育过程的开放,号召人们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之中。
顺应以上理念,“幕课”就此诞生。这场从2012年开始,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手创办的在线学习浪潮,理想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2013年以来,Coursera,Udacity,edX幕课三大网络平台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开放在线课程,这种课程模式风暴开始席卷大江南北,甚至包括深圳、北京及上海等地的多所中学也开始探索试行。
三、实施“幕课”课程模式的可行性
1.实施“幕课”课程模式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国家的教育所面临的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首当其冲就是教育公平,不同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巨大差异,使得大部分教育资源薄弱学校的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尽管该问题实属老生常谈,但是就目前看来,在我国教育处于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这个问题造成的社会矛盾使得它在中国的迫切性更为突出。
高考使分数不仅仅成为学生的命根,也成为衡量老师及学校的“硬件”,让每位身处其中的人都不堪重负。中国基础教育不堪重负的身躯需要“幕课”这股新鲜血液输入的刺激,就像当年加入WTO,国企面临国际竞争一样。如果我们一直关起门来搞教育,在本市中学或本省中学之间搞恶性竞争,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竞争力了。
2.实施“幕课”课程模式的条件。
要想在中学实施幕课课程模式,首先必须具备健全的网络平台体系,这个条件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地区已经基本实现。譬如笔者所在的安徽省蚌埠市,自2013年7月以来,“班班通”工程全面覆盖中小学校园;2014年4月11日,在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我市首个云计算信息服务平台运行启动,致力于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资源,为学校等教育部门用户提供全面教育咨询和技术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蚌埠二中在全市率先开展类似于“幕课”课程模式的“微课堂”及“智慧课堂”教学,由各科优秀教师在线批改、评讲试题,邀请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或者进行优质课的传播,用于全市高中师生共享该资源,反响显著。接下来,蚌埠二中将全面、大规模地推进该课程模式的发展,使全市大部分高中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精品课程,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蚌埠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从全国的大环境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开展了两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分别是“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这两大工程的实施,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为“班班通”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现在全国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发达地区及中西南部大中型城市,基本实现“班班通”硬件和“通”网络,而“农远工程”覆盖的农村中小学,“班班通”硬件和“通”网络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这意味着今后学校教育信息化将实现由基础设施建设和初级应用向深入有效应用转型。这也同时意味着,“幕课”课程模式所必需的网络平台体系将就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可以想象,届时,甚至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也可以享用到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在中学实施“慕课”课程模式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如果能把“幕课”冲击当成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意识和动力,那么,实现国家的“教育梦”就大有希望。多年前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以后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质量最佳的授课内容,这些内容比任何单一的学校都强。希望有一天,在中国的中学教育中,这一预言能够实现。
[1]幕课.中国青年报.2013年6月23日
[2]幕课汹涌至学习将变革.人民网
[3]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