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派玉雕小件的“形神”之道

2016-12-02张美平

现代苏州 2016年32期
关键词:小件形神气韵

文 张美平

海派玉雕小件的“形神”之道

文张美平

玉雕小件,一个小而又小的“袖珍”世界,但它发散、升华出来的,却是一个辽阔、丰富的大千世界。而有温度、有高度、有思想的小件作品正是海派玉雕的强项和特色之一。

一直以来,海派玉雕在江浙玉雕的雕刻风格基础上,将扬帮、苏帮、南帮以及宫廷玉雕的工艺风格融汇其中,又沿袭了中国明清时的玉雕精华,以自己的呼吸和步调,体现着小件玉雕的气韵与生命力,吸引了国内众多玉雕流派的关注。如何发挥海派技法融汇之长,让玉雕小件呈现出丰富韵味和生命人格,一直是我思考和实践的重点,我的感悟就是,海派玉雕的魅力之源,就是创作者心中的“形神相融”之道。

“形神相融”,指的是玉雕作品以神塑玉,以意养神,形神结合乃至神超形越的艺术境界。玉雕作品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如果仔细观赏,就会发现玉石静穆中灵动的一面,其中有着玉雕作品的灵魂,其中有着“微言大义”,其中有着中华民族的内敛、含蓄的民族基因。我的体会是,海派玉雕的“形神相融”,必须从创意、技法、气韵这三个方面去体悟。迁想妙得、千工万琢、意在石外,才能造就一个好作品。

麻姑献寿

迁想妙得 创意为先

天地大美,集于一石。而面对美玉,雕刻者做的必须是“减法”。

这个减法,就是大家常说的“审玉”的过程,要和玉石进行交流,了解它的特性,如果没有很好地研读玉料,仓促下手,就会毁掉一块难得的玉石。而查形、辨色、体悟,读懂了玉料,你的思路才能更加清晰而准确地捕获着每个闪动的创作灵感。因此,审玉之路,就是创意之路。

张美平

雕刻小件,更需要的是对一块玉石,怀有独特的感情体验和新颖的理性思索。它打动人的,不仅仅是有形的形象,还要有引人联想、发人思索的创意。创意的高度和深度,这是玉雕小件的“点睛之道”。

作为海派玉雕的创作者,我深深体悟到要进一步强化技艺水平,不断创新,多出精品的重要性。当然,精品不仅仅是好的材料,一些比较差的材料,通过创意变有碍为有利,变累赘为妙着,也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真正的玉雕大师一定要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不是子虚乌有,设计也不是无病呻吟。创意的目的是艺术化的表达,是为了传情达意,而艺术的要求是有感而发。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海派琢玉者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素养,还要有足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这样,创意才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封侯拜相

千工万琢 技法为根

东方讲究神韵,西方强调写实。好的玉雕创作者要将两者统一起来,既写实又夸张,既结构准确、层次分明,又比例随意,灵活飘逸,才是高手。当创意确定后,熟练的技法就是依托。精细入微,纤毫毕现的刀工,浑然天成,展现玉石自性的技法,将天工、人工和神工结合,其精髓在于作品融入了“海纳”和“精作”。

童子击鼓

我在创作中尝试“海纳”丰富多变的琢玉语言,如平整顺畅的压砣、贴切挺顺的走砣,遒劲有力的扎砣,流畅利落的勾砣、匀净柔和的“趟”等技法。同时,我沉入玉料和创意的深处,以“精作”来凸显作品的内在节奏,最终求得与自我内心情感的涌动一一相合。“海纳精作”中我有四个感悟:要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要理顺作品中景物人像所传达的意图;要把握作品主体形体的动态变化;要聚焦作品主体五官表情细节处理的刻画。让整件作品形神相通,八面可观。

我感到,一件优秀的海派小件之作,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法能力,抓住经典的动态和形象,用独特的创意造型来实现的,这样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如意童子

意在石外 气韵为核

玉雕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体现出玉的美,真正美的境界在于宇宙精神的关照,而不是形式世界的描绘。小件载体有限,空间有限,篇幅有限,因此海派玉雕小件要有言在意外、意在石外的能力,这样才能让玉雕作品增加附加值,得到最大的价值体现。“托物言志”就是其终极的价值指向。在某种意义上,玉石是艺术家参于悟道的载体,把对大自然的生机和灵趣的感悟,变成人造的心灵真实。

瑞兽

气韵生动是玉雕小件必须具有的一种整体感应,是一种精神透析,是一种生命状态领悟。好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气韵而生,它越真诚、越丰富、越博大,作品才能越感人。我在海派小件的实践中,时常借鉴中国传统手法,用曲直、层次、疏密、高低、松紧、厚薄、宽窄、大小等内敛的技法展现作品内在的能量,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中“贯气”和“意韵”的内涵,体现了对立统一的中国智慧。我认为,但凡是优秀的雕刻小件,一定是在艺术境界上别有洞天、丰富阔大、富有创造的,一定是摆脱了程式化的,一定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和寄托的。作为当代玉雕人,我们必须善待每一枚玉料,精作每一块小件,创作出有“气韵境界”的作品来,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化的生态风貌。

小件不小,小件也有大滋味,大情怀,大境界。其实在我心中,海派玉雕,最终的形神相融之道,应该是超越形神的。形和神只是物化世界的外显和内化,是玉雕者在技法成熟后的一种风格的自然选择,而超越形神,则是在自然选择中,实现了主动的引领,更有着“海派”的真正的含义,那就是海纳百川之创作理念,海纳东西民族之审美理念,从而凸现有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玉雕特色和神采的作品,这才是海派玉雕立足传统,包容万家,实现精品和最终走向国际艺术舞台的发展之道。

猜你喜欢

小件形神气韵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钢结构制造小件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研究
形神之间 浅谈古代人物故事画的发展历程
中小件多段式淬火生产线自动化和信息化设计与研究
意象、形神
A电商智能仓储中心高效均衡拣选作业优化设计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基于ExtendSim小件空投地面准备的仿真研究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