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躺在铁铃关城墙上的女人

2016-12-02蔡猜

现代苏州 2016年32期
关键词:寒山寺凡事藤蔓

躺在铁铃关城墙上的女人

蔡猜>>>

1970年出生。毕业于苏州大学。曾在《雨花》《作品》《扬子江》等杂志发表过诗歌和小说,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参加2008年宋庄当代艺术大展,参加再造型2012苏州当代艺术展,举办“红酥手”个人艺术展。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一枚来苏州的晚上,下着密集的雨,我在接到简尼电话时,看了看漆黑的窗外,就跟对方约好,隔日白天去见一枚。

我认识一枚,是在艺术家朱乒把我拉进她的群之后,她那个群里,全都是写诗搞艺术的人士。我在群里从不发声,默默地作为一个规矩的看客,看着她们在那里面发表各自的作品和言论。作为群主的一枚,经常在那个空间,分享自己的作品。一枚把她的一头长发,一条丝巾,在她走过的城市里演绎了一遍。我们也跟着她的作品,走过了一些欧洲的古老城市。

这天早晨,我到简尼之家时,一枚还在睡觉。简尼泡了一壶岩茶,我们盘腿聊天,一上午的时光,很快在雨雾里缓慢消失。

她醒来后,捧着衣服和包,从房间里出来。

我剥着一个石榴,问起她与朱乒认识的过程。微信时代,很多人快速地结识更多的朋友。她跟朱乒的相识,也是从一个微信群开始的。一枚淡淡说起,她刚进群的时候,群里其他女艺术家群起攻击对其吐槽的中,朱乒在后来因为参与这件事而自责。讲起这些往事,她的眼睛瞬间湿润。不过,至始至终,她的语调一直是温和的,没有一点傲气。“不打不成交”,一枚笑着说。

等她吃完早饭,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我们俩撑着伞,在雨中跨过何山大桥。运河水滚滚翻涌,泛起的波浪,把人物和树及屋顶的倒影,扮演得异常绚烂。在一枚的镜头里,假山石,鸭子,水滴,人工喷泉,全都是她摄影中的题材。

走上江枫桥后,一枚喃喃私语,如若能半裸着从桥上飞奔而过,当然,最好是无人时。那一定会是一种很不一样的心理历程。做行为艺术,不仅是摄影镜头咔嚓一下按下那一刻的成果,整个行为从起念到定格及后面的心理历程,全都是整个行为作品的一个部分。

铁铃关的石楼梯幽暗潮湿,我们相继往上走,老城墙的斑驳及藤蔓,都在吸引一个纯粹灵魂的关注。当整个城墙一个人也没有的时候,一枚又有了做行为的冲动。城墙厚不到一米,完全可以躺上去,这一侧高有一米以上,而另一侧则如同悬崖。我骨子里似乎也一直有一股不要命的冲劲,想要爬上那堵城墙。但由于种种顾虑,从没敢于去付诸实现。一枚是勇敢的,她竟然想都没想,就爬上去了。我嚓嚓嚓连续按下快门,她则平躺在城墙上手舞足蹈。当她把身体向外翻时,我心跳加剧,赶紧说你别动,翻下去不得了。她竟然还撑起头,作出一番很惬意的姿势。这个疯狂的女人,让我胆颤。她在下来时,还在说不会有事的,那一侧全都是植物。那意思,她若滑下去,可以抓住城墙上的藤蔓。我只能说,她对那些藤蔓的信心真不是假的。

而就是那一刻,我似乎才清醒过来。我刚刚在这个行为中,参与了一个什么角色。

若是她不小心,跨度大一些。滑落下城墙,那我就这一生都不再会有片刻安宁了。

走下铁铃关时,我跟一枚讲了刚刚的心理历程,她竟然并无多大的担忧,走出铁铃关看了看,还说真的蛮高的,但没有一句怨言。我们之间,那种超越的信任,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出得铁铃关,在我画室休息了个把钟头,我们又去寒山寺转悠。寒山寺的建筑让一枚联想到布拉格。她的这次苏州之行,也因为刚从欧洲回来,竟然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去写她的这趟旅行,拎包说走就到了苏州。她从平江路和寒山寺的气息里,找到了一种情景的转换。

旅途结束,我们拥抱惜别,她说与你在一起,就像跟朱乒在一起。是的,我们之间一直有个好朋友,无形地陪伴左右。或许,这也是信任的根源之一。

猜你喜欢

寒山寺凡事藤蔓
寒山寺:一个诗里的地方
凡事无绝对
凡事都怕犯错
藤蔓秋千
山水 [外二首]
丁酉春日重过寒山寺三首
漫游藤蔓幻境
姑苏情·独于寒山寺感兴
天际藤蔓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