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背后的郎平故事
2016-12-02左娜整理
左娜 整理
“女排精神”背后的郎平故事
左娜 整理
当惠若琪最后一个扣球得分,小组赛排在出线队最末位的中国女排战胜了塞尔维亚,拿下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的金牌。这场来之不易却酣畅淋漓的胜利令举国狂欢,也令曾经鼓舞了一代人的“女排精神”再次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而在2016年的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起“女排精神”,除了不畏强敌、奋勇拼搏的“正能量”以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
正如主帅郎平赛后所说:“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在很多人心中,这个冠军不仅是中国女排的,也是主教练郎平的。在她的精心打造下,两年多前还青黄不接的中国女排,如今一跃成为谁也无法小觑的世界冠军。
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背后,是郎平这样的世界顶尖排球人才对中国女排团队的科学执导。作为当今世界女排的标杆式人物,郎平曾获得过5次世界冠军,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退役后在国外学习、生活、工作多年,曾执教过多个一流团队,其中就包括美国女排国家队这样的强队,其理论、经验及视野均属世界一流水平。放眼全球,具备郎平这样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也不会太多。
“世界冠军”,一切清零
1986年,夺得女排大满贯后的郎平,带着一身的伤病退役。按惯例,有关部门也给郎平安排了北京体委副主任的职位。没想到,一件事让郎平决定走出体制,远赴美国。
在郴州排球基地集训时,基地主任有天突然叫郎平一起上北京向国家经委要钱,说是领队安排的,因为郎平是名人,到北京说话有分量。钱是以建设基地之名要的,但钱要回来后,却没马上用于基地建设,因此被人告了上去。体委查下来,要郎平写检查,还严厉斥责她“当了世界冠军,就不知天高地厚到处要钱”!
不习惯官场的郎平在1987年选择自费到美国留学,学习体育管理。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回忆道:“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世界冠军’只说明我的过去,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
在新墨西哥州大学边读书边当校排球队助教的日子里,这个曾经叱咤排坛的世界冠军、在中国被人捧上天的“民族英雄”,在美国从零开始。为了养活自己,只能去教最初级的学生,甚至夏令营玩排球的小孩。为了省钱,她上学时的午餐都是自制的三明治,一个星期的午餐费只花五六美元。她甚至还应聘到意大利甲A俱乐部去打职业联赛,带着伤也坚持上场,只是为了挣钱,使自己能经济上自立。
执教欧美,成绩斐然
在出国后的22年中,除了1995-1999经恩师袁伟民力邀,回国做了几年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一直在美国、意大利、日本甚至土耳其做排球教练,从一开始的大学业余队,到后来的职业队,乃至美国国家队,她硬是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国际排坛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成了炙手可热的国际知名教头。
1999年辞去中国女排主教练职务后,郎平来到意大利,在排球氛围浓厚的摩德纳执教。这座面积只有成都一半的城市,居然有100多支排球队,几乎超过我国排球队的总数。但尴尬的是,摩德纳女排成立27年来居然没有得过冠军。
终结这一尴尬历史的,是郎平。在摩德纳待了不到一年,郎平就率领球队获得意大利联赛冠军,一年后,又获得了欧洲联赛冠军,2002年成就联赛和杯赛双冠王。从此,“Jenny”(郎平的英文名字)成了摩德纳英雄。
郎平在意大利的辉煌,不仅仅局限于摩德纳,2002年郎平执教意大利诺瓦腊俱乐部,2004年率领诺瓦腊女排获得超级杯和联赛冠军。在意大利的几年时间里,郎平在俱乐部培育的球星也成为意大利之星。
2005年,结束意大利之旅后,郎平在美国开始了一段新征程——美国女排主帅。郎平曾说:“能够执教美国的球队,我感到非常骄傲。美国是一个体育强国,如果我对排球的理解能够帮助美国队提高自己的水平,那将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三年后的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震惊世界。时隔24年后,美国首次获得银牌,平了该队历史最好成绩。有网友戏称,“郎平一队”(中国队)击败了“郎平三队”(意大利队),又要和“郎平二队”(美国队)一争高下。三支球队无疑都深深地刻上了郎平的痕迹。
三顾茅庐,重掌帅印
2009年,郎平离开美国女排主教练的岗位后,刚刚宣布自己准备退休,许家印以极大的诚意,完全的授权,外加年薪500万,力邀郎平回国组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职业俱乐部恒大女排。就这样,郎平回到国内。
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遭遇滑铁卢陷入低谷,次年排管中心再次盯上了郎平,比三顾茅庐还要虔诚,多次南下广州力邀郎平执掌中国女排帅印。
2013年中国女排主教练公开竞聘,但直到竞聘当天的凌晨,郎平还没给出积极回应。但在最后时刻,郎平还是松了口。事后她透露,是排管中心的承诺最终打动了她,这个承诺包括对女排选人用人的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甚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等与现有体制和传统模式差异极大的一整套新思路、新做法,排管中心全盘接受,并全力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这些承诺等于给了郎平突破体制的尚方宝剑。也正是这一点,使郎平在中国女排获得了国内教练无法获得的操作空间。
大胆改革,科学管理
郎平曾在采访中提出:“国家队就是用人的,基本功训练应该是地方队的事儿,可是咱们这些队员,都进了国家队了还得花时间苦练基本功。手把手教了几个月好不容易有点样子了,联赛回去三四个月,再回来一看,全丢到姥姥家去了。还得从头来。这么年复一年的实在是太累了。”
重新上任后,郎平引入了“大国家队”理念,大刀阔斧地改组女排队伍,只留下惠若琪、魏秋月、曾春蕾少数几个老队员,而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一批95前后的年轻队员被破格提拔。最年轻也是个子最高的袁心玥,从国少队连跳三级,直接进入国家队,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这样一来,女排人才储备量也得到大幅扩充,集训的国家队大名单扩大到30多人,每次参加国家队集训的也有20至30人,老中青结合,每个位置总是保持三到四个人在竞争。这样一来老队员和年轻队员在一起,可以传授经验,帮助年轻队员成长,同时也增加了调兵遣将的余地,组合也更多元化,让对手更难摸清中国队的打法。
善于鼓舞队员士气的郎平
此外郎平非常重视教练组及后勤保障队伍的建设,非战斗队伍按照西方强队一样进行配置,由主教练、助理教练、陪打教练、医生、康复师、体能师、营养师、信息情报研究、数据统计等专业人才组成。她还借鉴西方体育强国重视基础训练(如体能)的优点,强化运动员的体能,组建的医疗团队既有中国的,也有美国和澳大利亚专家。通过动态监测队员体能体质、做好训练和赛后恢复,解决了困扰团队多年的体能问题。
有了庞大的保证团队,郎平的执教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从2013年5月至今,郎平率队从亚锦赛第四一跃成为了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冠军,而这期间其调动的队员人选多达四五十人,训练、保障团队也多达十几人,这都创下了中国女排的历史之最。
郎平的科学管理还体现在很多人性化的细节中。
过去的体制对运动员一直是半军事化管理,个人活动的空间很小。几年前,有人给女排送东西,还只能隔着栅栏给,因为女排队员禁止走出公寓大门,而郎平则借鉴美式思维,不让队员在严格的训练比赛氛围下太过压抑自己,对女排的管理充满人情味。她平时鼓励队员展示个性,朋友圈中的女排队员经常靓丽出镜;在国外比赛后,允许队员们去逛街购物,整个球队气氛轻松融洽……
另外,虽然曾经走过弯路,但现在的郎平在激励队员士气方面成果斐然,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我带队时,如果一个队员动作做得不好,我就会特别着急。现在我更多的是相信队员,我会想,她下次一定会做得很好。”在关键的冠军之战中,郎平每次叫暂停,都是勉励鼓励队员为主,而且针对每个队员的特点针对性给予意见,既专业又贴心。
郎平会根据团队发展的现状理性制定目标,让队员们有一颗平常心;但一旦机遇来临时,又会带领队员们拼命抓住机遇。即使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郎平指导的女排姑娘们也善于顶住压力,抓住对方的薄弱点,一点一点撕开对手的口子,逐步蚕食对方,最终取得胜利。就像本届奥运决赛后郎平接受采访时说到:“其实是坚持下去,持续给对方压力,运气一定是会向你招手的。”郎平和她的团队正是抓住这样一次次的机会,最终走向了胜利。
郎平用科学管理的武器和自我不懈的执着带领中国女排真正走上一条自强的成功之路。她所倡议的科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不论资排辈,走市场化道路,才是重振“女排精神”的关键。
如同一位网友所说:“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
(参考《郎平:勇气与真意》《郎平和中国女排夺冠,给我们带来的4点、16个字启示》、郎平自传《燃情岁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