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美操课程优化对大学生编排创新能力的影响

2016-12-02王潇寒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验组创新能力动作

肖 玲,王潇寒,张 馨

(1.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2.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3.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上海 200030)

健美操课程优化对大学生编排创新能力的影响

肖 玲1,王潇寒2,张 馨3

(1.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盘锦124000;2.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226007;3.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上海200030)

健美操课程功能的优化既是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须。对健美操课程优化实施后的情况进行整理、对比与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健美操课程向最佳化发展。运用访谈、实验与视频分析等方法,以系统论为指导,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目标,对健美操课程优化进行探讨。得出:通过对健美操课程各部分进行优化后,实验组在与创新编排所需的技术技能、创新编排能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自评与互评分方面实验组略优于对照组。认为:以突出创新编排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健美操课程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健美操;课程优化;创编能力;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创新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没有创新的教育更是缺乏生命力的教育[1]。因此,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之一,在我国高校获得了快速蓬勃的发展,其受欢迎程度有力地证实了健美操项目有益身心健康的作用与价值。但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之下,创新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在大学生的培养中日趋重要。基于此,健美操教育工作应该不断深入挖掘该项目的价值,并循环往复地对实践加以论证,切实有效地运用课程教学活动,将育人目标贯彻始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健美操课程优化对大学生编排创新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 针对研究所需,对从事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的部分专家及一线教师(包括: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南通大学等)进行调访,对健美操课程优化、编排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归纳与整理,为课程优化的设计实施提供参考。

1.2.2实验法 随机抽取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10个健美操班级,其中5个班级为实验组、5个班级为对照组,依据系统论的整体性、结构性与开放性原则,对教学内容及进度、教学组织及实施、考评形式进行设计:1)教学内容及进度。教学内容准备部分增设与健美操学习、创编高度相关的游戏环节;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增加流动性与原地性结合的爵士舞短套路与形体舞蹈初级组合,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创编体验;2)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围绕教考所需,将创编贯穿于课程当中,并设PK环节,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同时满足个别化学习需要,在使学生具备初级创编技能的前提下,激发其创新兴趣,提升创新能力;3)考评。内容:对学生技术技能、创新编排能力、创编鉴赏能力给予考评;形式:除教师评价外,设各组自评、组间互评,学生评价作为其对健美操技术与创新编排鉴赏能力的体现,教师对学生评价结果进行评分。

1.2.3视频分析法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分别选取在创新编排与完成方面得分最高的5组视频,由2名健美操教师与2名健美操社团的主要负责人根据编排的创新程度与完成情况,运用排序法对10组视频进行排序打分。

1.2.4数理统计法 所有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显著水平设置为α=0.05。

2 健美操课程优化的依据、内容及实施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2]。因此,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在发挥其增进身心健康的同时,应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效拓展其功能,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作用。

2.1健美操课程优化的系统性依据 以系统论的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为理论依据,对学期内、课次内健美操课程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进行具体分析与整体规划,使其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的高度相关联性[3]:1)健美操课程整体性优化。将健美操课程看做一个有机整体,使其各要素与整体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将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内容、组织与方法、进度与考评的选编与制定和培养目标高度统一,以期有效地实现健美操课程的最优化;2)健美操课程结构性优化。此处的结构是指各要素间结合的方式或顺序,系统要实现整体最佳的功能,必须在结构上进行优化。健美操课程内各要素间在结合的方式、顺序上必须相互联系、制约与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健美操课程的最佳功能[3];3)健美操课程开放性优化。系统并非是孤立和封闭的,是具有开放性特质的,系统必须保持与环境、与其他系统持续的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换,从而维持其动态有序的结构,才能够保持系统的生机与活力[4]。因此,健美操课程系统内部各结构之间、与其他体育项目和舞蹈之间以及与国际和国内健美操课程开展等应实现相互开放、取长补短。

2.2健美操课程优化的内容及实施

2.2.1教学内容及进度 准备部分。增加与健美操项目相关创编的游戏。根据基本部分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与进度及考核标准,运用常规基本技术动作与体育游戏相结合,并借鉴校园舞等编排模式,创编适合于学期内健美操课程的健美操游戏,目的在于为基本技术、教学内容的预习与提高以及创编能力的需求服务。游戏内容为“面对面”、“手拉手”、“摆pose”等[3]。游戏主要以健美操基本动作为主,通过起始动作“面”的不同与行进间某一拍发生“点”的改变,在双人与集体配合下,形成多样化的视觉效果,使学生初步了解健美操创编的元素,感受在同伴的配合下健美操创编的巧妙性与观赏性。游戏随健美操教学内容的深入及创编需求逐步实施于教学的第1~8周。

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基本部分除健美操主要教学内容外,增加流动性与原地性结合的爵士舞短套路与形体舞蹈初级组合。其流动性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队形的可变换性,原地性则在于使学生对于动作与队形搭配的认识与审美。套路内容的编排设计以简单为主,难易程度高于游戏部分,低于健美操教学内容,以过渡的形式进一步深入认知健美操创编的可发挥性。爵士舞的学习实施于主要教学内容的复习课中,形体舞蹈穿插于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中,队形的变换实施于第9~12周。

2.2.2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 将易于创新编排的组织形式贯穿于课堂始终,使健美操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并具有艺术性,让学生在学与练中逐步深化对健美操队形、动作与队形编排的认知。通过组织小组队形创编演示及PK环节,丰富学生集体主义的多样感受。在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中突出创新编排能力的培养,以创新意识的引导、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逐步形成为目的,阶段式以教师为主导过渡至学生具备相应的主导能力,实现小组独立实施创编行为。

以教师为主导的组织形式体现于:在练习健美操游戏、健美操学习内容时,运用教师设计的、展现不同视觉效果的队形进行演练,包括:不同站位(面对面、背对背)、不同队形(斜线、正三角、倒三角、单/双圆形)、不同层次(高/中/低)、依次完成以及在某一拍转向继而在不同面继续完成动作等练习形式,使学生直观地获悉不同动作与各种队形搭配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以学生为主导的组织形式体现于:在体验以教师为主导的队形演练后,根据教师的要求对健美操套路进行创编。此外,通过课堂创编与小组PK演示情况,教师与各组提出相应意见,以便各小组自行修正。创编内容包括:开场造型、前奏二八拍与结尾造型的创编;组合2与组合3之间音乐过渡部分;4个组合演示中至少出现4次(含4次)以上队形;成套中需出现1次对称性编排;可改编部分,每个组合中有1个八拍在至少有1位学生完成原动作的前提下,其他人可以改编或创编新动作。该阶段教师角色从主导改为辅助。

2.2.3考评 考评内容为对学生健美操技术技能、小组健美操创编及健美操创编鉴赏能力。健美操技术技能通过小组整体的一致性、动作的准确性与流畅性进行评定,小组创编则结合健美操艺术编排与教师对编排的要求,根据各组的编排情况进行评定。考评方式分为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鉴于直接将学生评分设为考试总分的构成之一可能导致最终成绩出现偏差,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给予该部分分数,从而判断其对健美操技术技能与创编鉴赏能力的掌握情况。此外,教师通过异质分组平均各小组的综合实力。根据期中单人考核情况,教师按照技能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控制班级每个小组里必须包含高、中、低3个等级的学生,在缩小各小组间差距的同时,便于各组技术指导与创编活动的顺利开展。

3 健美操课程优化后对大学生编排创新能力的影响

3.1大学生健美操技术、技能情况对比 健美操技术技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编排以及创新编排的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完好技术技能的支撑。技术技能的评价由4名评委(2名专业教师、2名健美操社团负责人)组成,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分别选取完成情况最好的5组视频,根据10组的完成情况给予排序,从最优为10分至最差为1分进行给分,得分越多为越优秀(表1)。

表1 技术完成情况(实验组、对照组视频排序)

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技术技能评价的主要标准:完成整套动作的一致性、准确程度、流畅性。由表1中显示,实验组分数均值为6.05分,高于对照组1.1分,P值为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标准差稳定性方面略低于对照组,通过对视频进一步分析后认为:1)实验组编排略难于对照组,导致部分实验组一致性略有欠缺,也是致使实验组标准差稳定性略低的主要原因;2)10组视频均为2组中得分较高的小组,学生身体协调等素质整体水平较好,因此在动作的准确与流畅性方面水平较为接近;此外,进行异质分组后,每组均有高、中、低水平的学生,因此在整体实力方面拉近了各组间的差距。

3.2实验组、对照组创新编排鉴赏能力情况 健美操编排鉴赏能力的水平是实现创新编排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学生评分作为考察其鉴赏能力的实际水平,既可以提升学生对编排的关注同时也可以激发其创新编排的热情。小组自评: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各抽取得分较高的20组,将其小组自评的分数与教师评分对比;组间互评: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各选取较优秀的2个班级,再从2个班级中各抽取5组分数与教师评分对比(表2)。

表2 实验组、对照组自评分、互评分与教师评分误差情况

由表2中显示,自评分方面实验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实验组给予所在小组创编的评价较为准确,对照组中两组与教师评分完全相同,但从存在显著性差异方面分析,对照组整体的评价情况偏差较大,在对于创编的评价方面低于实验组;互评分方面实验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存在较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整体鉴赏能力以及对创编的认识程度略高于对照组。

3.3实验组与对照组创新编排比较分析 主要评价依据:总体上,能够根据各团队人数、男女比例、组员整体技术水平和气质等特征,较好地把握创编的难易程度;造型方面,开场与结尾造型体现配合性而非单一且无互动性;移动路线方面,对于套路中可移动动作的巧妙利用;空间方面,通过造型、自编与可改编部分体现腾空、站立与低姿的空间变化(可出现地面动作);对称动作,发挥对称动作的可移动性,实现交错性等巧妙编排;有效利用1个八拍可改编部分,如选择套路中完成性较差的部分进行改动,仅保留能够较好完成动作的同学继续原动作,实现化不足为亮点。各组编排创新能力的评价由4名评委(2名健美操教师、2名健美操社团负责人)给予评分,根据视频中创新编排的情况,对10组视频从最优得分为10到排名最差得分为1进行排序,得分越多为越优秀(表3)。

表3 创新能力情况(实验组、对照组视频分数排序)

由表3中显示,实验组在均值、标准差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值为0.003(<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评委排序来看,2组均出现最高分,但实验组为3次,对照组1次,而实验组最低分为2分,对照组为1分,因此,在创新编排方面实验组较明显优越于对照组。认为;1)本学期内实施的刺激变量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对学生创新编排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所帮助;2)非实验刺激变量引起的不可控因素,如:对照组内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等基础以及参加过相关比赛,因此个别对照组在编排方面并不落后于实验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创新编排情况分析:1)总体方面,实验与对照组套路中动作的准确度与流畅性处于不相上下水平,说明整体编排的难易程度均把握得较好,但实验组整体的创编略难于对照组,因此,从艺术编排角度来看实验组艺术编排的创新性高于对照组;2)造型方面,实验与对照组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配合性,实验组造型较倾向于活泼、流行与非对称性,对照组则较倾向于传统的中规中矩;3)移动路线方面,整体比较实验组学生较少选择教师示例的编排,更乐于小组自己创编,对照组则较多的倾向于使用教师给予的编排示例,该组中仅一个团队为自己创编,其主要原因是团队负责人曾参加过健美操训练与比赛;4)空间运用方面,在满足该创编要求时,实验组较好地运用了每个组合可改编的1个八拍,在保持至少1位同学做原动作的前提下,其他同学在成套中融入了包括跳跃、半蹲、跪蹲以及街舞技巧等动作,对照组则较倾向于在第2个与第3个组合中间的自编部分运用“摆pose”或依次性动作的形式完成空间运用的要求;5)对称动作方面,实验与对照组均倾向于运用套路的第2个和第3个组合,对于教师示例的圆形与两排交错使用较多,区别主要在于起始动作以圆形时面向内与向外、站位时面的不同,期间对照组中团队负责人有健美操经历的团队,运用第3个组合不仅体现了对称性,同时相对复杂的出现了多次路线的变化。

4 结 论

通过健美操课程优化的实施,不仅有效增进了大学生健美操技术技能与创新编排的能力,在大学生创新习惯的培养方面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创新欲望、自信心与创新能力等方面也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此外,课堂的频繁互动与PK活动在短期内丰富了同学间相互协作、展现自我等美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健美操教学工作者应不断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健美操课程不断向最佳化方向发展。

[1] 李启迪,邵伟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体育科学,2014,34(3):15-23.

[2]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课题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肖玲,王珊珊.系统论视域下健美操游戏的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2(7):43-46.

[4] 杨加玲.从系统论视角审视休闲体育活动的策划与风险管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8-111.

[5] 杨军.最优化理论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71-74.

[6] 黄宽柔.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369-370.

[7] 李睿恒,乔佳.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研究[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86-88.

Influences on Innovation Capac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y Optimized Aerobics Courses

XIAO Ling1, WANG Xiao-han2, ZHANG Xin3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njin 124000, Liaoning 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Science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7, Jiangsu China;3.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ghai No.54 Middle School, Shanghai 200030, China)

Optimizing the aerobics course not only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services for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fulfill the need of its own development. This study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aerobics courses before and after its optimiz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optimal development of aerobics courses. Therefore, this paper guided by the systematic approach, discusses problem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aerobics courses and their solutions through interviews, experiments and video analysis for improved innovation capacity of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are: after optimizing various parts of aerobics cours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utperforms the control group in required technical skills of innovative choreography and innovative orchestration; in terms of self and mutual assess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optimized aerobics courses centered by highlighting the capacity on creative aerobics arrangement play a certain role.

aaerobics;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capacity on aerobics arrangement; innovation capacity

G807.0

A

1004 - 7662(2016 )05- 0055- 04

2016-02-2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DUT15RW132)。

肖玲,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实验组创新能力动作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下一个动作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