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体,渗透文法于无痕

2016-12-02张燕霜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法李时珍事例

张燕霜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体进行文章表达方法的教学?笔者尝试结合文体特点,运用语文的方式潜移默化、巧妙自然渗透文法,提高语用能力,让学生于无痕处成长。

一、 在还原体验中认知

写景状物类文章,通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种修辞手法,更应让学生领悟运用这种手法的妙处,让学生心理认同,真正受用。如苏教版三上《石榴》一课中,作者多次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及形象性。笔者尝试帮助三年级学生,让其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石榴“咧开嘴笑了”;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还原句子的本意——石榴成熟后,裂开了一个个口子,有的口子大,有的口子小;接着,教师将学生的表达整理出示,与作者的语言进行比照朗读,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学生找出了原生态语言和运用修辞格语言的差异,很容易体会到作者把石榴当成人来写,让石榴有了人的动作、情感,变得更可爱,更有活力。这样,学生在理解、还原、分析,一系列体验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到了作者表达的方法,也感受到了辞格的魅力。渗透于无痕,让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特点深入学生心中。

二、 在想象转化中感知

写人叙事类文本常常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来刻画人物,但有时也会通过环境来烘托人物,这种表达方式更为含蓄,具有艺术性。学生由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不平衡性,他们在阅读时,很难将人物和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影响了学生对这种表达方法的认识、了解。笔者认为,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发学生想象联想,实现环境与人物之间的转化,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知环境表达的效果,并真正领悟。如四上《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结尾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品质,笔者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悟这一写法特点。

师:(配乐朗读最后一段)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闭眼想象)

生1:我好像看到月亮已经升到半空,天很晚了,但李时珍还在记录寻访所得。

生2:我好像听到北风呼啸,天气很冷,可李时珍将滑落的衣服披好,继续记录着。

师:同学们,课文结尾,并没有写人,而是写了古寺外的环境,可我们读着寺外环境的句子,能联想到古寺内的李时珍,你觉得这样的结尾好在哪?

生:夜已深,天气冷,更能衬托李时珍不怕吃苦。

生:更突出李时珍调研工作的严谨,一定要记录好了才休息。

生:这么晚不睡,就是为了修编《本草纲目》,更衬托他为民造福。

教学中,笔者并未告知,而是通过创设情境,配乐朗读,创构文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引发学生想象。当时特殊的环境与李时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想象帮助学生将文本语言还原成画面,由景联想到了相关的人,实现了景与人的自由转化,自然而然感受到了环境描写的妙处。

三、 在比较发现中习得

对于同一人物或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描写角度与表达方法,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体。文体不同,表达方法必定不同。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奥秘。运用比较能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思辨中发现规律。如五上《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是说理文,文章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位名人的事例来证明观点,事例简洁,论证有力,这也是说理文语言表达的一大特点。在教学李时珍事例时,出示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发现表达的不同:《李时珍夜宿古寺》写得具体,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进行了细致描写;而《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李时珍的事例写得简洁概括。强烈的对比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同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一个写得具体,一个写得简洁?学生通过讨论,不难理解:《滴水穿石的启示》列举李时珍的例子,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只要将他的“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概述表达即可。在学生发现这一表达特点后,让他们试着写一写谈迁、诺贝尔的事例来证明观点,在实践中再次感悟说理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运用“比较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语言表达的特点,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如五上《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是典型的写人叙事类文章,作者通过两件事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这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首例。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将两件事进行比较,说说异同。学生在对比、思辨中发现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写人离不开写事,选取两件有关联的事例来表现人物时,要一详一略,从而更突出重点。可见,通过对比,引发思考,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学以致用。

四、 在取舍重锤中强化

课文是例子,是学生学习表情达意的例子,是学习表达运用的例子。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了渗透文法的重要,但有些老师会把自己钻研教材时悟出的文章写法一股脑儿教给学生,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挤占了学生品读文本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中,渗透文法要根据文体的特点适度取舍。以小学语文教材中居多的写人叙事类文本为例,重点应渗透人物刻画方法及叙事方法。很多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写人叙事,因此,在关注文体的同时,还要兼顾文本的特点,合理取舍,彰显训练重点。《装满昆虫的衣袋》可侧重渗透运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天火之谜》可侧重渗透对比衬托人物的写法;《最后的姿势》可重点渗透通过环境及他人表现,侧面烘托人物的写法;《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渗透运用数字表现人物的写法……每篇课文围绕一个训练点重锤敲打,让学生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地掌握,从而丰富学生对相关文法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五、 在前后勾连中提升

同类文体的写法往往存在相同之处,在教学中注意前后勾连,让学生在反复中加深印象,由篇及类,总结规律,形成能力。如五上《诺贝尔》一课,选取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有详有略地刻画了人物。在学完本课后,让学生勾连本单元的《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两课,找找文中的典型事例、详写的事例及细节,让学生在勾连反复中认识到写人叙事文本的一般规律。

对于同类文体文法的教学,既要于勾连反复中总结规律,也要根据学段特点有所侧重,让学生得到提升。教学说明文,重点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说明的方法。三年级《恐龙》一课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五年级《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也运用了这些方法。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细读文本,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精巧的语句,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几句批注。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体会方法的巧妙。如,学习语句“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五年级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列数字、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然后,笔者引导他们思考后半句能不能删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同时运用两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更有说服力;紧接着,笔者故作疑惑“作者为什么不把金字塔和东方明珠比较,却和40层高的摩天大厦比”,学生纷纷表示:东方明珠不是人人都见过,而十几层的楼房大都见过,可以推想出40层高的摩天大厦。在此基础上,笔者顺势小结:作者把金字塔和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也更能清楚地说明金字塔特点。看似两次小小的追问,把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学习推向了高度,让学生不仅知道了作比较的表达效果,更明白了选取怎样的事物作比较更真切形象,为今后自己的说明文写作积累方法。这样渗透,既体现了文法的序列性,又凸显了学生的学段特点,让学生的能力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有所提升。

(作者单位: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文法李时珍事例
解码李时珍
关于1940 年尼玛抄写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药神李时珍
秒变戏精
Similarity measurement method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normalized net lattice subspace①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A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sequential NPsim matrix①
文法有道,为作文注入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