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粟裕的“衣食住行”

2016-12-01董成家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总参谋长毛料炊事员

董成家

穿衣讲求朴素大方。1949年7月12日,第三野战军机关由上海移防到南京。粟裕同志奉中央军委命令兼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南京市市长。为了工作方便,华东军区后勤部蔡部长准备给粟裕做套毛料便衣,没想到遭到了粟裕的坚决反对,他说:“不行,为什么要做套毛料的呢?做套布的不行吗?刚进城就讲究穿着不好嘛!要脱离群众的。人民群众不是看我这个市长衣服穿得好不好,而是看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在粟裕的坚持下,蔡部长只得给他做了一套蓝灰卡其布便衣。这套衣服粟裕一直穿到北京,变成了灰白色,快要磨透了,还是舍不得丢掉……

吃饭喜欢粗茶淡饭。粟裕从不讲究吃喝,炊事员做什么就吃什么,决不挑三拣四,而且总怕炊事员做多了浪费。他对同志慷慨大方,关怀备至,但公私分明,从未用公款请过客。凡到他家的人,遇上吃饭的时候,他都要热情地挽留在家吃饭。粟裕大将下去检查工作,住招待所,都要督促工作人员替他交粮票和伙食费。并一再叮咛不要忘了,只怕占了公家的便宜。

房子可以住就行。1951年9月,毛主席亲自点名调粟裕进京担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他听说北京住房紧张,就给打前站的同志交代: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住高级饭店;不购置新家具;对老房子不翻修,不改建。总参管理局在闹市区找了一个老式院落让他一家暂时住下,以后再调整。

不久,东边厢房的一部分坍塌,管理部门编制出了一个2万元的修建预算。粟裕立即反对,说:“要花两万块,怎么行?太多了,必须尽量压低。”管理部门表示这已是最低的了,无法再压了。粟裕扫视了一个院子,对秘书说:“我有个方案,索性把东边的那几间倒塌的房子拆了,利用拆下的木料、砖头对房子作必要的维修。至于全面维修,现在不考虑。”由于粟裕的坚持,管理部门只好拿坍塌的东厢房拆下的木料、砖瓦,去修补其他房子,这次维修只用了500元钱,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开支。一般人很难想象,一位指挥过千军万马、立下无数功劳的开国第一大将,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住在这样破旧拥挤的房子里。

车子从不讲究。1954年10月,粟裕任总参谋长,有关部门想给他换车,他说:“为什么要换呢?官做大了就应该坐更好的车子吗?这是什么思想?” 车子没换成,有关部门的领导还挨了批评。按照规定,总参谋长可以配备一个警卫排,他认为没有必要,便将一个排改为一个班,后来又压缩成六个人。他外出从不前呼后拥,只带一两个工作人员。外出时喜欢步行,有时也乘坐公共汽车。他经常下去检查工作,从不开车直接进入营区,而是到大门口下车向哨兵自我介绍,请求放行。碰到有的哨兵不认识他,又听不懂他的湖南话,他就把军帽脱下,让哨兵看帽子里面写的名字。

猜你喜欢

总参谋长毛料炊事员
“火”字歌
炊事员也能立大功
赌石是一场心态的博弈
——访行家林建棋先生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
识翠五诀窍之:水
朝鲜证实朝军总参谋长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