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2016-12-01张中秋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钦州双高模块化

张中秋

钦州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教学方法

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张中秋

钦州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土地整治学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项目化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文章立足于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展项目化教学建设的实际情况,认为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思路是:把承担的“双高”土地整治项目作为教学过程项目化的项目载体,把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软件操作与技能和规划设计与实践作为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模块构成,细分“项目化+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为确保教学顺利开展,从师资、项目、设备、教材和组织保障五个方面建立了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保障体系。

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 modular; teaching system; applied talents

近年来,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化,增加了土地整治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同时对人才所具备的技术与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国土资源部与教育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土资源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4]6号),为地方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土地整治方面的专业工程师指明了方向。高校培养土地整治方面专业人才的着力点重在对实践教学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1]。项目化教学是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其中心思路是以高校服务社会过程中凭借其自身资质条件所承担的具有较强专业性和时效性的各类型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过程项目化和教学成本项目化的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2]。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在国土资源相关专业(如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土地整治学”课程,培养具有一定土地整治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本文以钦州学院地理学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把钦州学院长期承担的广西“双高”土地整治项目作为项目化教学的载体,以培养具有一定土地整治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开设土地整治学课程,按照土地整治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土地整治软件操作与技能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践划分为三大教学模块,通过项目化教学把土地整治基础理论模块、土地整治软件技能模块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实践模块贯穿起来,构建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以期为

培养土地整治方面的专业人才提供支持。

一、土地整治学的教学目标设计

1.土地整治学的现实需求

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是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后开始招收本科生的专业,划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地理科学师范方向和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设有资源开发与保护、土地管理等课程。地理信息科学则是在地理科学的基础上承办的新本科专业,也开设有土地规划、资源开发保护类的课程。首先,土地整治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存在基础理论或研究对象局部交叉的事实,并与多个学科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测绘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地理信息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在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土地整治学”课程,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其次,钦州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和地理信息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国土部门胜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同样也需要开设“土地整治学”课程来支撑其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目前钦州学院具有土地规划乙级资质和测量丙级资质,依托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双高”土地整治项目是钦州学院长期承担的国土部门横向项目,是开展项目化教学的重要项目来源,据此在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土地整治学对于培养能够胜任国土部门土地整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图1)。

图1 土地整治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2.土地整治学的教学目标

土地整治是从土地开发整理中演变而来,并成为当前国土行业通用、统一的标准术语。从横向内涵分析,土地整治包括的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三个层面,从纵向内涵分析,土地整治不再仅仅局限于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手段,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带有理性利用意识的高级的二次土地综合利用行为,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4]。“双高”土地整治项目是广西2015年推广的最新以奖代补土地整治模式,旨在服务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为适应国土部门对土地整治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双高”土地整治为项目化教学载体,在现有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土地整治学”课程,培养能够胜任国土部门土地整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土地整治学的教学目标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综合设定。曹银贵等[5-6]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通过野外教学的方式,以培养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对土地整治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保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黄善林等[7-8]根据土地整治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现状情况,剖析了培养土地整治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完善对策,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路径探析、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构建等四个方面对土地整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上述学者都是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视角,对土地整治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从钦州学院地理学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视角出发,根据“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土地整治学的教学目标。

“土地整治学”是培养能够胜任国土部门土地整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课程,重点突出土地资源学和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因此在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土地整治学的教学目标是(图2):首先,让学生掌握土地整治的内涵及其外延;其次,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土地整治的政策、制度、法规,熟悉我国土地整治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掌握广西土地整治的地方

技术规范和标准;最后,让学生掌握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相关软件操作技能,熟悉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和关键技术,能根据政策和规范标准因地制宜地的完成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图2 土地整治学项目教学目标体系

二、土地整治学的教学内容

按照“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方式,将土地整治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三个模块进行,以“双高”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把三个模块串联起来(图3)。根据钦州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计划开设总课时为48个,划分三个模块,分别是土地整治学的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模块,16个课时;土地整治学的软件操作与技能模块,16个课时;土地整治学的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践模块,16个课时。

土地整治学的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模块主要围绕土地整治概述、土地整治基础理论与方法、土地整治行业规范标准和土地整治地方规范标准这四个方面来开展,其中重点是土地整治基础理论与方法和土地整治行业规范标准,土地整治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土地科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信息技术理论、农用地整治工程与生物技术方法和3S技术方法,土地整治行业规范标准包括《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TD/ T 1037-2013)》、《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 1038-2013)》、《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 1039-2013)》、《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 1040-2013)》、《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 1013-2013)》、《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TD/T 1041-201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1.1-2011)》、《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 1044-2014)》、《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34-2013)》、《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35-2013)》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 T 1033-2012)》。

土地整治学的软件操作与技能模块主要围绕MapGIS6.7软件操作与技能、ZDM CAD 软件操作与技能、鸿业道路软件操作与技能、智多星软件操作与技能和Gland9.0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软件操作与技能这五个方面来开展。以双高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进行土地整治学的项目教学,上述这些软件都是土地整治领域内必须要掌握并且能熟练应用,其中MapGIS6.7不仅是以二调图数据为基础制作土地整治项目区现状图,更是进行市、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重要软件;ZDM CAD是以地形图为基础进行项目区内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鸿业道路也是以地形图为基础进行项目区内田间道路工程的设计;Gland9.0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同样也是以地形图为基础进行项目区内格田划分与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智多星是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概预算的软件。

图3 土地整治学教学内容体系

土地整治学的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践模块是对土地整治学的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模块和土地整治学的软件操作与技能模块的应用与实践,主要围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切身参与到与土地整治有关的各类型项目中去,进而开展教学活动。按项目性质划分为四类,分别是土地综合整治类项目、土地开垦类项目、土地复垦类项目和土地整治规划类项目,其中重点是土地综合整治类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践。钦州学院已经和钦州市国土资源局达成协议,在未来5年内,钦州地区的“双高”土地整治项目基本全部由钦州学院承担完成。把“双高”土地整治项目带入课堂,形成土地整治学的教学过程项目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双高”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并让学生切身参与完成“双高”土地整治项目的全部实践流程。这样不仅使学生由传统课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实践教学的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由学生角色真正转变成为土地整治工作者的角色,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土地整治工程的理解、认识与掌握。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

表1 土地整治学教学计划

三、土地整治学的教学特点

1.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实践性

“土地整治学”是集理论方法与实践技能于一体的课程,在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模块中,对土地整治行业规范标准和土地整治地方规范标准内容的讲授课时占该模块比重的一半,强调土地整治学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在软件操作与技能模块中,一方面讲授了与土地整治有关的五款软件,这五款软件在广西目前土地整治行业中是实际使用率最高的,教学内容突出与土地整治有关软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课时安排上,学生的软件实践操作课占了该模块总课时的一半,强调学生软件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在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践模块中,有一半的课时是学生切身参与“双高”土地整治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学生自主编制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预算书、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奖补方案,学生自主编制项目的图件等工作,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双高”土地整治项目,把以课堂传播知识为主的教学环节与以实践能力为主的土地整治项目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突出教学过程项目化

以学校承接的“双高”土地整治项目为依托,使土地整治学的课程教学过程项目化是课程设计的突出特点。“土地整治学”既是一门理论课程,又是一门技术与技能的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应该更加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双高”土地整治项目既可以是土地整治学模块化教学内容的案例,也可以是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对象。在实践课堂中,每个学生不仅能够参与到“双高”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并且转变了身份,即学生成为真正的“双高”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人员,成为真正的实践课堂的主体,类似于设计单位的员工。而教师则是指导者,学生在“双高”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教师能够给予指导,类似于设计单位的总工角色。土地整治学的“双高”土地整治项目实践课堂教学过程完全参照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和项目运作模式进行,形成特有的教学过程项目化(图4)。

四、土地整治学的教学保障

做好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教学工作,需要一定的保障,包括师资保障、项目保障、设备保障和组织保障等。

1. 师资保障

土地整治学的教学特点具有理论性强和实践技能性强的特点,涉及土地整治及土地整治项目的实际操作等内容,不仅需要一流的教学技能,更需要有实际的项目主持和管理经验,因此对师资的要求非常高。首先,参加土地整治学项目教学的老师应该承担并参加过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相关工作,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面有

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其次,参加土地整治学项目教学的老师应该有土地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专业背景。最后,参加土地整治学项目教学的老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示范技能[9]。

图4 教学过程项目化

2.项目保障

土地整治项目是开展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教学主要载体,也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之一。首先,土地整治项目是土地整治学模块化教学内容的案例,这样的项目案例可以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土地整治项目,也可以是过去已经完成的土地整治项目。其次,土地整治项目是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教学内容的课程练习,而这样的课程练习项目必须是正在进行的土地整治项目,或者是即将开始的项目。最后,高校应发挥其设备先进、人才密集、图书资料齐全、信息灵通和多学科等的优势,积极主动与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在“共赢”的原则下,开展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获取稳定的项目来源[2]。

3.设备保障

项目教学要配全教学设备,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大图打印机和网络版软件。一方面,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因为要大量打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各种工程图纸,所以笔记本电脑、大图打印机和网络版软件是在土地整治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设备。 另一方面,拥有先进和完善的设备也是在开展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中的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4.教材保障

教材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学者编著了土地整治学的相关教材,可供选用,但都不完全适合“项目化+模块化”教学的需求。因此,在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自编讲义是实施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模块化”的教材保障措施。根据教学内容的三个模块,编制三部分的教学内容讲义,分别是土地整治学的“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讲义”、“软件操作与技能讲义”和“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践讲义”。

5. 组织保障

做好、做成功土地整治学的项目化教学,组织保障必不可少。首先,要成立项目化教学团队,在团队内部成立领导小组,对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和科研做全面协调和统筹。其次,要根据项目获取情况提前做项目化教学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化教学时间。最后,要建立一套项目化教学的考评机制,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成效进行科学评价。

五、小结

“土地整治学”是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国土部门工作的主要课程之一,根据钦州学院地理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实施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项目化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从基础理论与规范标准、软件操作与技能和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践三个方面构建土地整治学的模块化内容体系,以“双高”土地整治项目作为土地整治学项目化的载体,细化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此外,从师资保障、项目保障、设备保障、教材保障和组织保障五个方面建立了“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保障体系。

[1] 刘海学,王玲,朱文碧,等.以农林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科学,2014,17(1):135-139.

[2] 张中秋,黄远林,韦金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教学思路探索[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11): 66-71.

[3] 朱道林.论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3):22-31.

[4] 张中秋,胡宝清,韦金洪.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抓手的广西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与思路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8):53-58.

[5] 曹银贵,王金满,白中科,等.“土地整治学”课程野外教学探索与保障[J].科教文汇,2014(9):63-65,73.

[6] 曹银贵,白中科,师学义,等. “土地整治学”课程野外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2):103-106.

[7] 黄善林,柳清,姜博,等.土地整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5(2):43-47.

[8] 黄善林,杨凤海,李玉清.土地整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5(3):24-29.

[9] 关远见.改善现状与改变现状—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32-35.

G642

A

1006-9372(2016)03-0035-06

2016-01-15。

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院校资源环境类专业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6QYJGA08);钦州学院党建思政科研课题:基于应用技术大学的项目教学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以资环学院为例(2015DJSZ03);广西教育厅立项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究(KY2016LX416)。

张中秋,男,经济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土地整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张中秋.土地整治学“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6,25(3):35-40.

Title: Research on “Project + Modular” Teaching System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Taking Qin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uthor(s): ZHANG Zhong-qiu

猜你喜欢

钦州双高模块化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模块化住宅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