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之经验与启示
2016-12-01杨仁超韩作振魏久传余继峰樊爱萍
杨仁超,韩作振,魏久传,余继峰,樊爱萍
山东科技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培养模式
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之经验与启示
杨仁超,韩作振,魏久传,余继峰,樊爱萍
山东科技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需求,而探索多样化的育人模式是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前提。基于山东科技大学地学专业本科生近年来在考研和地质技能大赛中获得的成绩,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认为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是各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优秀的生源是基础;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保障;敬业爱岗的教师是关键;兴趣的培养是内在的驱动力;基础教学、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实习基地、实验条件是硬件;而优良的学风是文化的长期积淀和传承。
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地球科学;大学生;实践教学
creative talent; education model; earth science;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面临枯竭,战略资源储备严重不足,资源勘查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地球环境遭受严重污染,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社会如何可持续发展,都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减科学问题,更是地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和我国经济发展减速,煤炭、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矿产资源的需求疲软,地质矿产行业正面临着低迷时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优秀的地学创新型人才成为国内地学领域相关的各大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作为省属的地方高校,山东科技大学在地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在此与国内同行分享经验与几点启示,以期为国内的地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内涵与时代需求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是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明新事物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潜质的人才[1]。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2]。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性思维方法、求实的科学精神、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3],首次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地学教育的突出问题: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同行有较大差距。
地学领域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地球和自然资源,而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世界,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生来具有、与日俱增。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创新,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既需要基础理论创新,也需要针对具体地质对象的认识创新。
而面对地下深埋的矿产资源,既需要地学指导理论的创新,也需要开发技术的创新。因此,创新成为地学工作的核心问题和必然需求;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不仅成为地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而且也是为了响应时代的召唤。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既是信息时代发展对地学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国博弈的现实需求,更是我国地质矿产资源行业和地学教育领域面临经济发展减速、资源需求疲软、就业压力剧增等艰巨挑战和重要转型时刻的必然选择。
二、探索多样化的育人模式
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而多样化的育人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5],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探索相应的育人模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当今地质行业正遭遇全球经济下行、就业困难的新常态,针对新时代、新形势对地学人才高标准、多样化的需求,我校在地学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育人模式探索。
1.分级导师制育人模式
针对各年级大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培养计划实施阶段和教育教学规律,我院分别实施了低年级班级导师制和高年级本科生分级导师制[6],本科生导师制在地科学院作为一种育人模式和制度被坚持实施。
大学一、二年级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主,专业任课教师主要负责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对于专业导向不做要求。这一阶段同一专业的课程都是相同的,专业选修课程较少,学生对未来的专业方向认识尚不明确,因此,适合实施班级导师制。班级导师的作用不同于辅导员,由于班级导师全部为专业教师,可以在专业学习、专业兴趣培养、专业方向引导等方面发挥特长。辅导员则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政治思想引导,辅导员未必是地学专业毕业。二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与有机的配合。
对于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对于本专业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专业基础,可能对地学的某一方向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这是则需要就学生的兴趣方向加以引导和专业的指导,因此,高年级本科生导师的作用开始发挥。对于少数同学的兴趣进行培养,并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此时的导师配备主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方向而定,遴选该方向的合适教师担任高年级本科生导师。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可以是“一对多”的培养模式,但学生人数不宜太多,以6人以下为佳。且学生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专业方向和专业兴趣。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不仅在专业学习方面给予指导,而且在大学生就业或考研选择方面给予帮助。因此,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的诸多优势已在近年来地质专业毕业生就业和考研成绩中有了很好的体现。
2.“一对一”导师制育人模式
在加强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拔尖学生强烈的求知需求,为了实施英才教育,学院在近期探索实施了“本科生创新教育实验班”。根据大学前两年必修课程成绩的综合排名,通过学生自愿报名、逐一面试等环节的选拔,再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学生兴趣进行双向选择,最终从5个本科专业中选定39人,组成统一管理、分专业随班听课的虚拟班(非行政班)。由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以上学历的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创新教育实验班导师,实施“一对一”指导。由1名专任教师担任创新教育实验班的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监督。学院制定了创新教育实验班管理条例,并补贴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在年度考核中予以优先考虑,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本科生创新教育指导。
导师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和全面成长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兴趣,拓展专业领域,强化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近半年的育人模式实验,笔者发现实验班的全部学生在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实验取得初步成效。笔者指导的一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通过师生半年时间的共同努力,以第一作者向中文核心期刊投稿并被录用待刊,还在2015全国地质学学术年会上,做了题为“异重流沉积研究进展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较大反响。
3.基于培养方案的“批量化”育人模式
该育人模式主要针对上述两种模式之外的传统的地质专业大学生培养,其主要特点是以培养方案为蓝本,是以专业和班级为基本教学单元的育人模式。从大一至大二实施相同的培养方案,大三开始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实施专业方向的区分。学生
的课程学习以模块化的课程群组和选修课的方式对专业方向加以区分,例如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分为油气地质工程、煤炭资源工程和固体矿床资源等3个不同的方向,每个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和相对应的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套餐”。大学生在第8学期初选择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老师。
与“分级导师制”和“一对一导师制”育人模式相比,该传统的育人模式对于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存在较多的弊端。其一,基于相同培养方案的毕业生,很容易被“同质化”,不仅是一所大学一个专业的同质化,而且极易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同质化;其二,大学生对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很茫然,造成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其三,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造成学习兴趣的缺乏;其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其五,老师不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既浪费了教师的辛勤劳动,更耽误了优秀人才的培养。由于这种育人模式的种种不足,我院在几年前就逐步淘汰了这种传统的育人模式。
三、地学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
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连获丰收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年有应届毕业生372名(包括定向生67名),202名同学参加了考研,187名同学的成绩达到了国家分数线,上线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1.3%。多数同学报考了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并取得了好成绩。9个毕业班上线率均超过50%,其中,地球物理08-1班32人参加考试,30人上线,上线率达到了93.8%;还有几个班级的上线率更是高达100%。
2013年有应届毕业生448名(包括定向生62名),277名同学参加了考研,249名同学的成绩达到了国家A类地区复试分数线,上线率达到90%。其中资源勘查09-1班和地质工程(定向单独培养)09-2班上线率为100%;上线人数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55.6%。毕业生中另有5名学生达到国家B类地区复试分数线。考生成绩普遍较高,8人总分超过400分。
2014年该学院学子考研录取更是捷报频传,222人已确定被录取为研究生,不包括定向生,考研录取率高达53.93%(表1)。此外,地质工程(定向单独培养)专业2010级2个班56人中,16人参加考研,全部被录取。在录取学校的分布方面,共有161人被“985”、“211”重点高校或国家级科研院所录取,占被录取学生的72.5%。在本次考研中,涌现出了一批模范考研宿舍,各大媒体以“山东科技大学9个宿舍40人考研全成功”为题竞相报道。其中,多个宿舍全部考入“211”、“985”高校或国家级科研院所。
表1 2014年考研专业、班级录取情况一览表
受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影响,2015年研究生报考比例有所下降,全院有218人被录取,考研录取率为45.2%。其中187人被“211”、“985”重点高校及国家级重点科研院所录取,考研名校录取率达87%,较2014年161人、72.5%的名校录取率有较大的提升。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高达52%,该专业四个班有83名同学被录取,其中73名同学考入“211”、“985”重点高校及国家级科研院所。在个人成绩方面,多人以高分名列专业前茅。同样涌现出一批典型模范宿舍,有五个宿舍22名同学全部被“211”、“985”重点高校及国家级重点科研院所录取。
2.全国地质技能大赛中表现出色
2010年10月23~25日,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26所高校的61支代表队参加了角逐。我院派出2支代表队参加此次大赛,选手在比赛中沉着应战,顽强拼搏,发挥出色,获得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团体总分在26个参赛高校中列第4名。根据竞赛规程规定,在地质技能综合应用、岩矿鉴定、地质技能操作三项竞赛中总积分排名前9位的高校,获得参加综合地学知识与技能单元竞赛的参赛资格。经过前三个竞赛单元的激烈比拼,我校代表队以总分第六的身份进入决赛,获得了该项竞赛的第三名(二等奖)。最终获得团体第4名。
2012年9月23~25日,由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在北京举行,我校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代表队再次获得优异成绩。与第一届竞赛相比,本届竞赛规模更大,各高校高度重视,比赛竞争异常激烈。全国共有39所高校的104支代表队参加角逐。为进一步考查参赛队员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次竞赛增加了野外地质技能考核新项目。我院派出由2009级地质工程专业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9名同学组成的三支代表队参赛。选手们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沉着应战。在地质技能综合应用竞赛单元获得优胜奖一项,在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单元获得三等奖一项,在地质标本鉴定竞赛单元获得三等奖二项,并以较高的团体总分获得高校团体三等奖。
2014年9月26~28日,由吉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在长春举行,与前两届竞赛相比,本届竞赛规模更大,比赛竞争异常激烈。有52所高校141支代表队参加角逐,参赛学生数达420余人,我校有3支代表队参赛。本次竞赛共分地质技能综合应用、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地质标本鉴定、地学知识竞赛四个单元。选手们在比赛中发挥正常,在地质技能综合应用竞赛单元3支代表队分获一、二、三等奖;在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单元,有2个小组分别出现了技术失误,仅获三等奖1项;在地质标本鉴定竞赛单元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前三个竞赛单元以团体第8名的成绩进入地学知识竞赛,该竞赛单元成绩并列第3名。最终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并获得团体三等奖。
四、经验与启示
1.重视体制与制度建设
健全的教育体制和相关制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建设时代特征的创新教育体系[4]。要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必须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必须改革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变年度考核及教师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只看科研成果不重教学效果的现象。针对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学校、地科学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教学管理、鼓励教学的文件,作为制度长期坚持。如先后出台《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条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等39项教学标准及文件。从制度上狠抓教风建设,通过开展树师表、育师德、立师道、正师风、练师能等“五师”教育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健全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7],高校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加强考试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早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8]。对创新型考试的评价制度改革,需要做到过程性考察与终期考试相结合、书面考试与能力考察相结合、校内考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考试命题的科学化,减少记忆性考题,增加能力性考题。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单纯看考试成绩,而应该全面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5];不仅考察短期的教育教学效果,还需考察学生的就业情况,尤其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参考毕业生在5年、10年之后的长远发展状况。因此,上述考研、地质技能大赛等成绩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2.重视基础教学
我校地质类专业本科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地质技能大赛中取得的成绩,与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基础教学密不可分。无论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政治,还是从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学校、学院、系等各级教学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基础课教师认真负责、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换来的是毕业生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始终把教学放在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重点定位于高质量本科生的培养。学校不仅在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在本科教学管理、服务方面,也不断加强管理。教授、副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教授一门以上课程,杜绝了教授不愿上本科生课程等不良现象。各类教学设施的配备、后勤服务紧紧围绕本科教学这一中心。重视基础教学已成为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的优良传统被传承,并升华为科大地质人“勤奋、求实、探索、创新”的文化精神。
3.强化实践教学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更是离不开工程实践。因此,良好的创新条件是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的有效保障,实验、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使其获得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4],是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从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课程内的所有实验,均能够按照试验大纲要求全部开出。即使在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院也重点保证了普通地质学实习、地层学实习、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各个重要的实习环节。依托山东省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和多个国家级地质公园,我校构建的山东省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9-10]在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此外,还有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勘探方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的强化训练对于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转化
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把科学研究全面渗透到本科教学[11]。产学研合作办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1],高校产学研合作是一项更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更为复杂的创新系统范式,涉及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跨组织、跨文化、跨区域的研发与创新组织活动[12]。把握学科前沿、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7]。创造型人才最大特点是具有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打破既定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13]。
依托山东科技大学国家级科技产业园、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重点实验室“页岩油气增产地质与开发工程技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研究”,以及学校所设应用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评价研究所、非金属材料应用研究所、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盆地研究所、宝玉石研究鉴定所等科研机构,我校地学类本科生有较好的科技创新平台。
5.注重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大学生热爱地学专业的前提和基础。兴趣不仅可以驱动大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成为创新的驱动力。在理论课课堂教学、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注重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疑问,培养其兴趣,对于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更应该加强大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参与老师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学校组织的地质技能大赛、地球科学文化节、地质模型大赛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地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低年级本科生班级导师制、高年级大学生分级导师制、创新实验班导师制等培养模式在地学专业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6.加强学风与地学文化建设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山东科技大学最早设立的老牌学院之一,在60余年的建设发展中,积淀和传承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学院团委通过抓“导航”工程,解决了学生的理想信念、专业思想等问题;通过抓纪律、抓考风、树立优秀学生典型,促进了学风建设。秉承地科学院学风建设的优良传统,考研的传统也不断传承。应学生学习需要,学院分团委组织了“聚焦考研”相约珠山下对话交流活动、考研交流座谈会、开展了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以及教学质量评价问卷等多种有效的活动,
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加强了学院的学风建设,优化了育人环境。学院还建立了以系、党支部为单位的联系班级制度,建立了师生的交流机制,拓展了师生的交流渠道。
好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而成,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在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学院教师们的热切期望和殷殷教导,凝聚着同学们披星戴月、分秒必争的刻苦努力,也折射出学院浓厚的学风氛围和优良传统。秉承地科学院的优良学风、考风传统,以及地学专业文化特色,地质专业的大学生不仅普遍学习刻苦,而且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4年,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98%以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也一直保持在85%以上,而读研率维持在50%以上。学风会影响一个团队,影响每一个人,优良的宿舍舍风和班风已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我院还十分重视地学文化建设,花费巨资构建了地球科学馆,通过8年的建设,已将其发展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岛市科普基地,每年有数以千计的青少年来此参观,从青少年时期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不仅如此,学院还建设了地质文化长廊,采用精美的图片制作了大量展板,展示了地质构造、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自然景观等迷人的风采。采用实物加展板的形式,以科普教育为目标,建设了地球文化广场。每2年举办一次地球文化节,每年举办实习成果展、地质模型大赛等地学文化主题活动。这些地学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地质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而且吸引着大量青年学子报考我校地学类专业,5个专业每年的录取控制线均高出高考一本分数线数十分,保证了地科学院的优秀生源。
五、结束语
山东科技大学地学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问题与不足,比如:地学专业大学生的国际化程度不足,大学生申请出国留学的比例还很低;地学专业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正在申请之中;由于受省内推荐指标的制约,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还很低;就业压力陡增,就业市场领域有待扩展;都将是下一步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需要努力的方向。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对地学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的需求。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是各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优秀的生源是前提和基础;多样化的育人模式、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保障;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教职工是关键;兴趣的培养是内在的驱动力;基础教学、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实习基地、实验室仪器、设施是硬件条件;而优良的校风、班风、学风、考风则是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1] 李大胜,江青艳,库夭梅.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5):60-62.
[2] 钟秉林,董奇,葛岳静,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22-24.
[3] 钟春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现实辨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61-63.
[4] 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40.
[5] 杨仁超,樊爱萍,韩作振,等.“沉积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中国地质教育,2010,19(3):92-95.
[6] 杨仁超,魏久传,吴强,等.地质专业本科生分级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2):23-28.
[7] 田建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制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6-48.
[8] 刘建国.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2):107-110.
[9] 杨仁超,李增学,樊爱萍,等.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地质特征与教学前景[J].中国地质教育,2010,19(1):43-47.
[10] 杨仁超,樊爱萍,韩作振,等.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12(3):134-137.
[11] 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1-3.
[12] 李永周,万元.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0):60-65.
[13] 刘林玉.沉积岩石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高等理科教育,2004(3):104-106.
G640
A
1006-9372(2016)03-0010-06
2016-01-19;
2016-03-06。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SPOC方式的创新型地学研究生教学探索(KDYC15007)”;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依托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的教学体系改革研究(2009226)”。
杨仁超,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学、油气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杨仁超,韩作振,魏久传, 等.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之经验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16,25(3):10-15.
Title: 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s to Probe Education Models for Creative Geological Talents
Author(s): YANG Ren-chao, Han Zuo-zhen, WEI J iu-chuan, YU J i-feng, Fan A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