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 架

2016-12-01

珠海 2016年6期
关键词:图书市场台湾人刊物

下 架

李更

非中国任何作协会员,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时代文艺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澳门出版社有限公司先后出版发行个人专集19种。

那天有人问我,最近还买书吗?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好几年不大买书了。

但必须声明一下,并不是互联网造成的,我其实并不大上网,玩微信也是近一年的事情。

主要原因,一是我家已经没有地方放书了,二是近几年的图书市场乏善可陈,基本上是炒剩饭,甚至把30年以前的畅销书再印刷一下。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还是网络造成的碎片化阅读,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不习惯阅读原著,别说中学生,就是那些大学生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好容易通过应试教育,觉得大学应该是个轻松谈恋爱的地方,甚至是结婚生育的地方。老百姓更不用说了,喜欢吃别人嚼过的馍,这都是于丹、易中天们害的人,自己都没有消化好的东西,又吐出来让人别吃。

除了这种东西充斥图书市场,就是跟文学完全不搭界的,励志、营销、找工作之类了,甚至干脆八卦、算命、奇门遁甲。

此外,还有一种文学——儿童文学,印刷量应该不会比教辅类少多少。有人认为,今天中国已经不存在儿童文学,只有儿童读物,没有任何文学成分,此业进入门槛低,识字的都可以进来。通常5万字就算长篇小说了,可以出版单行本,甚至几千字印刷成书的也多得是,反正小孩子也没有辨别能力,看见封面花里胡哨就让大人买,大人看孩子能够读书了,总归是好事,自己也不读书的,掏钱就是。

除了北京、上海,看见一家家书店倒闭,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支持实体书店出发,也尽量不在网上买书,去书店走走。越走,越发现实体书店已经大江东去,连养尊处优的国企新华书店也把一楼让给银行、快餐店、体育用品、房产中介甚至杂货铺了。

再后来,才发现连大城市的书报亭也完蛋了,30年以前养成的去书报亭买报纸、杂志的习惯,变成年轻人衡量你精神年龄的标准。

晚上去拱北、前山一带逛,才发现,文学刊物已经全部从书报亭绝迹了,以前,好像是两三年以前,还有《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小说月报》《钟山》《当代》,现在都没有了。

最早绝迹的,应该是《花城》《青年文学》《诗刊》,因为刊物的编辑口味偏甜,喜欢漂亮的妹妹,歪瓜裂枣的男文青基本没有了排泄文学梦想的地盘。而那些美眉写手通常背后也会有大叔们站台,在奉献青春文字的同时,也奉献点别的,看她们在刊物上的玉照,以及类似附件的个人简介,感觉有些就是标准的征婚广告,而且明显有趋光性。按照男文青的想法,自己就不是这些美眉的消费对象,那一个个照得跟巩俐似的,目标显然是达官贵人。我本来也不断买这些刊物,却是越来越觉得,怎么像《大众电影》啊?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去追星。

那一年,大陆和台湾实行小三通,台湾人不能直接过大陆,必须通过香港转机。后来,国台办给了澳门特殊政策,台湾飞机可以飞澳门。再后来,台湾飞机,香港飞机,可以在香港、澳门修改一下航班号就可以转飞重庆,经过澳门的台湾人多起来了,他们可以免签证过珠海潇洒7天。这样一来,台湾人带旺了拱北街头两个行业:连锁药店和书报亭。避孕套是这两个行业的主要盈利项目,顺带还热了打电话。

后来扫黄行动摧枯拉朽,一个著名品牌的连锁药店甚至因此倒闭,书报亭也失去了杰士邦的消费群体。台湾人成群结队去了重庆,再后来,去了苏州,去了北京、上海。我一直认为,珠海的书报亭就是从此走下坡路的。

现在,文学杂志也从书报亭下架,不知是文学杂志的不幸,还是书报亭的不幸。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中国人不需要文学了,而是,中国人不需要那些文学刊物的编辑了。

猜你喜欢

图书市场台湾人刊物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网络环境下图书市场营销的对策分析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菲警方逮捕4名台湾人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营销新策略
台大教授一席话“骂醒”所有台湾人
读者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