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路径突破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路径比较研究

2016-12-01曹爱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导向大学生

曹爱军,陈 思

(甘肃政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



基于路径突破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路径比较研究

曹爱军,陈 思

(甘肃政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

以职业生涯周期为大学生创业的发展阶段,运用路径突破理论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演化过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交互作用,从内生性路径的角度为大学生创业提出有意识的偏离、构建多样化创业团队、建立学习型组织等建议,帮助我国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创业发展阶段。

路径依赖;路径突破;创业路径;比较分析

与美国大学生20%甚至是30%的创业成功率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颇受社会的怀疑,难以真正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伴随“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开展,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渠道日臻完善,创业条件日趋好转。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初始创业路径选择大多以学校和政府为导向,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本文系统梳理大学生的创业历程,将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前期的创业生涯,对路径理论的动态交互作用、内生路径的潜在影响力进行了理论上的补充和例证,以帮助大学生更清楚、全面地认识自身的创业状态。

一、理论工具

(一)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突破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史学家Paul A.David提出,经由W.Brian Arthur和Douglas North等学者发展,成为分析路径选择和路径演化的重要理论。[1]路径依赖理论是指系统一旦陷入最初的路径,则不论路径的好坏都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延续并不断强化最初选择的路径。尽管路径依赖理论能够合理解释次优选择的存在,但是这个理论本身也有不可忽视的内在缺陷——过于强调历史的决定性作用,忽视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更排除内生路径存在的可能。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对内生性路径以及路径突破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就目前的进展来看,无论是路径依赖理论还是路径突破理论都仅仅聚焦于单一的演化路径,忽视两者之间的交互性关系。[2]

将路径依赖理论应用于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路径,首先要对传统的路径依赖理论的研究对象进行重新定义。路径依赖理论的研究对象泛指系统,将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去差异化,宏观地将其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系统中的成员受到相似外部环境的作用,这种外部环境会对大学生最初的创业路径选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会在系统内部一直持续,最终形成大学生创业的路径依赖。

(二)路径突破理论

路径突破理论是由路径创造理论以及路径构造理论演化而来。美国学者Garud和Karne认为路径创造不仅依靠外部的环境和恰当的时机,更需要企业家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学习整合能力,最终实现发展思路的交叉转变。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路径构造”理论,即将路径构造的过程分为“路径产生、路径持续、路径终止”[3]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产生、发展与持续都离不开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每一条路径的产生都不是一个偶然的过程,而是企业家为实现创新目标持续奋斗的过程。

本文根据路径突破理论的三个阶段构造出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交互作用概念模型(见图1)。路径依赖的产生源自学校和政府的创业导向,政府和学校的鼓励为大学生带来潜在的发展机遇,大学生感知机遇并衡量现有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进行初步创业选择,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拥有的资源也是其内生路径产生的根源。进入创业期,大学生感知到外部创业环境的限制性因素和突破性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路径突破,出现多元化的创业路径。最后由于追求创业利益最大化以及受制于自身有限的创业能力,创业路径逐步缩小,由“广口路径”变为单一的“长条路径”,陷入路径依赖。伴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增长以及企业资本的不断积累,原有的限制性因素成为新一轮路径选择的机遇和路径突破的契机,展示出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交互关系。

图1 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交互作用概念模型

二、大学生初始创业模式界分

本文的第一部分构建概念模型,以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动态交互作用展示出大学生创业路径的一般演化过程,第二部分将围绕路径依赖理论的三个特征分析其对大学生初始创业方向的影响并对大学生的初始创业模式进行界分。

路径依赖具有持续性、偶发性和滞后性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对大学生初步创业方向的选择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首先,路径依赖就是原有状态的持续,大学生长期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其创业的方向会首先围绕自己所学的专业展开,所以其创业选择可以看作是原有状态的持续;其次,早期的偶然历史事件会对系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有时会以学校中成功学生的创业案例作为自己创业的初步选择,即使只是个案、具备偶然性,但仍会对系统中的成员产生影响;最后,路径依赖具有滞后性,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掌握的市场信息、风险信息不全面,只会短视地看到某种创业方向的成功之处,对其潜在的风险一无所知,这种路径依赖的滞后性为今后大学生的创业发展埋下隐患。

任何一种创业模式都是一个涵盖企业资源和能力、客户价值和盈利方式的三维立体模式。[4]大学生创业模式实质上就是其创业组织形式、创业方式、创业行业等创业要素的统一整合。[5]本文基于不同客体对创业主体的影响将传统大学生的初始创业模式界分为三种:学校导向的创业路径、政府导向的创业路径以及创业者个人导向的创业路径。

(一)学校导向的创业路径

本文将学校导向的创业路径细分为学校政策导向的创业路径和专业导向的创业路径进行详细阐述。

1.学校政策导向的创业路径

我国各高校通常开设创业的培训课程、成立创业社团或者是举办创业大赛,支持具有创业意识的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思想交流。同时,学校也会提供学生一部分创业资金、推出一些政策扶持的创业项目,这些创业项目往往较为简单,市场进入的壁垒较低,很容易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此外,学校政策对学生的影响还会以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展开——校企合作,这种形式多半出现在高职类院校。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将高职院校的学生引进企业基地观摩、培训、学习,这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有的企业甚至以较低额度的创业加盟费用吸引大学生加盟企业。基于校企合作的便利性优势以及相关的政策的导向,大部分大学生也会将加盟曾经学习的企业视作创业的重要选择之一。

2.专业导向的创业路径

我国高校开设的艺术类专业和科技信息类专业对今后大学生的创业十分有利。因为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通常具备较强的艺术技能,其典型的创业模式是毕业之后成立艺术辅导班或艺术公司,其扎实的艺术功底将成为他们的创业优势。对于科技信息专业,基于当前消费市场多元化的局面,充满个性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可借此机遇大力发展。很多掌握现代科技技术的研究生、留洋博士归国创业,成立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企业或者成本较低的小型互联网轻应用(APP)企业。

(二)政府导向的创业路径

政府的政策导向一般集中于有潜在需求但又尚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领域,类似于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目前,世界各国对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技术和农业创业人才具有促进本国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化的重要作用已达成共识。[6]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明显不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所以现在很多政府鼓励农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此外,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利用高科技技术提高生产力,也会形成区别于传统农业者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农林畜牧专业的大学生选择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乡自主创业。政府更是出台了相应的创业扶持政策,减免创业税收、简化创业贷款手续、制定专项资金、提供大额度的创业补助等,以此推动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变。

(三)个人导向的创业路径

个人导向的创业路径主要体现的是内生性路径对创业的潜在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受到学校、政府政策的影响干扰较少,坚持以个人喜好、理想或者资源为核心进行初始创业模式的选择,主要分为传统的创业路径以及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创业路径。

1.传统导向的创业路径

传统创业路径的大学生以实体店作为其涉足传统行业的首要开端,这种传统的创业路径对于资金和信息的需求量较高。选择传统创业路径的大学生一般掌握较为丰富的启动资金、对创业的领域较为熟悉、对自己创业能力充分自信。

2.互联网导向的创业路径

伴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展开,很多大学生敏锐地感知到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同时网络“微商”“淘宝店主”等小微企业创业的相继成功,促使很多大学生选择互联网为导向的创业路径,这种创业模式成本较低但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能在市场上为自己的产品精准定位并确定目标消费人群,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

三、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动态演化

本文的第二部分在对大学生初始创业模式进行界分的基础上,从学校和政府两个维度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路径依赖特性,从个人角度阐述了内生路径存在的巨大影响力。第三部分以路径突破理论为基础,以探索期、实验期和立业期三个创业生涯周期为基点,从学校、政府以及学生个人三个维度动态展示大学生创业模式从路径依赖走向路径突破、路径突破陷入路径依赖,直到突破因素的再度出现实现新一轮路径突破的一般过程,其动态发展概念模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一)学校导向创业路径的突破

创业的探索期,大学生受学校环境的影响来选择创业项目,这种项目可以是学校举办的创业大赛也可以是学校推荐的创业项目,学生基于对学校资源的依赖进行了初次创业选择。创业的实验期,大学生逐步摆脱学校的束缚,感知到外部市场的变化,在原有创业的基础上,或者开发新的创业模式,满足客户的需求,或者转换原有的创业模式,形成各异的创业路径,之后再次陷入路径依赖。创业的立业期,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断加强,资金积累不断加厚,人脉关系不断拓宽,在此基础上诱发新一轮的创业路径突破,其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1.学校政策导向创业路径的突破

以学校政策导向的创业路径在创业的探索期,依据学校的政策选择创业的路径。创业的试验期,大学生感知到市场的变换会对原有的创业方向进行微调。创业的立业期,大学生会将原有的创业路径发展为整合了外部各要素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校企合作展开的创业也是如此,大学生通过企业实习,对企业的扶持产生依赖。创业的探索期,也就是以加盟连锁店的形式形成初步的创业选择。创业的试验期,大学生真正接触这个行业,与这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深度的接触,一部分会继续在这个行业或企业坚持走下去,另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换创业选择。最后,创业的立业期,大学生随着对行业的深入认识以及资本的积累,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度进行路径突破,以兼并的方式扩大规模或者是以多元化的方式丰富企业的日常经营。

2.学校专业导向创业路径的突破

以专业导向的创业路径在创业的探索期,大学生紧贴自己的所学专业进行创业选择。创业的试验期,单一的专业难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原有的专业基础涉足更多的创业领域,尝试不同的创业路径。创业的立业期,伴随资本的累积,会确定一个或几个创业路径深入地发展,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本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及创业的深度。

具体来看,艺术专业导向的创业路径在创业的探索期,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直接联系的创业路径。创业的试验期,大学生不断地接触市场,面对难以计数的竞争对手,根据自己现有的资源进行专业外延。创业的立业期,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丰厚资产以及创业资源,再次进行路径的突破,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科技信息专业导向的创业路径在创业的探索期,以自己的专业作为创业的切入点,基于熟练应用的科技技术进行创业。以高端科技为导向的创业,其创业的形式一般是以对高科技产品进行改良的方式展开,使科技产品应用在更多的领域。创业试验期,由于受市场的影响,以高科技为创业导向的大学生主要依靠拓展市场营销模式,丰富产品的实际用途进行创业路径突破;而以轻应用为创业导向的企业,更容易受到时刻变换的市场的冲击,不断为自己的应用软件添加新的功能。创业的立业期,伴随资本的丰富,以高科技为创业导向的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选择集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确定自己的技术垄断地位;以轻应用为创业导向的则不断与新的企业合作拓展应用软件的影响力,完善应用软件的功能形成系列产品。

图2 学校导向创业的路径突破分析图

(二)政府导向创业路径的突破

政府导向的创业路径集中于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并且其发展演化的轨迹较为类似,所以本文就以农学为例,分析政府导向的创业路径,其概念模型如图3所示。创业的探索期政府鼓励农林专业大学生回乡创业,为现代农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励返乡,基于自己完全掌握的农学知识以及农学技术进行创业。创业的试验期大学生感知到市场的变动,会在创业的基础上与上下游产业积极联系,进而扩展自己的创业路径,使自己创业路径的选择更加多样。创业的立业期,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资本扩大创业内容,形成规模化的上下游产业链。

图3 政府导向创业的路径突破分析图

(三)个人导向创业路径的突破

个人导向这种内生性路径,即使在最初的创业选择上成功避免了路径依赖,在其随后的发展中也会陷入其中,更难以摆脱受到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其概念模型如图4所示。

1.传统实体导向创业路径的突破

创业的探索期,大学生会依据自己的兴趣以及资源选择传统行业进行创业。创业的试验期,大学生受市场的影响,在原有的门店基础上,丰富门店产品的内容或者更换门店的地址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创业的立业期,大学生的创业资本累积,扩建原有的门店形成连锁店。

2.互联网导向创业路径的突破

创业的探索期,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创意性想法、可靠的产品来源以确定网店的定位。创业的试验期,创业者感知到市场对产品的不同需求,丰富自己的产品内容,并积极与顾客互动,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积攒较多的好评。创业的立业期,大学生会利用自己的资本积累,在不同的地方投放广告,培养稳定的客户源。

图4 个人导向创业的路径突破分析图

四、结果与讨论

本文的第三部分是从路径突破的状态进行分析。从横向来看,路径依赖的状态受到市场突破因素的影响进行路径突破;受制于资金等限制因素,确定固定的发展轨迹进入路径依赖;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对企业的限制逐步减少,限制性因素转变为突破性因素,实现第二次路径突破;由于创业能力的限制以及短期利益的考量,创业发展的轨迹再次被固定,二次进入路径依赖。所以,无论是学校导向、政府导向或者是个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路径都是伴随大学生职业生涯周期以及外部市场、资本积累不断从路径依赖——路径突破——路径依赖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除了大学生创业的状态能展示这种交互作用之外,在路径突破的阶段上,也就是大学生创业的纵向时间段上,这种作用也有所体现。如图5所示[3],大学生创业路径的第一个阶段,想法丰富;第二个阶段,学生受到学校、政府的影响,创业路径的选择范围不断锐减;第三个阶段,综合外部潜在机遇和挑战,大学生确定唯一的一条创业路径,进入路径依赖;第四个阶段大学生深入接触市场,伴随外部环境的影响及自身创业能力的提升,从路径依赖走向路径突破,创业方案的选择逐步丰富起来。但是迫于资本、现实情况的束缚,会逐渐从第四个阶段回到第二个阶段,最终走向第三个阶段,再次陷入路径依赖。同样,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大学生试验期的制约因素被突破,又一次走向第四阶段,实现路径突破,这种交互关系会贯穿大学生创业的始终。

图5 变革中的路径突破

虽然大学生身处于一个较为固定的环境之中,与外部的接触有限,在最初的路径选择上难免会受制于现有的条件,容易产生路径依赖。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内生性路径存在的可能,现实生活中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摆脱了路径依赖的束缚,选择了一条与常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并取得了成就。基于内生路径的视角可以为大学生摆脱创业路径依赖、开启多元化的创业模式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积极与不同的成功人士进行交流沟通,到不同的企业进行调查学习;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增加对不同的行业的了解;培养主观能动性,敢于选择常人所不敢选择的道路,培养应对困难的能力与克服障碍的勇气;路径选择上要善于摆脱外部环境的限制,对现有的创业模式进行“有意识地偏离”;在组建创业团队的

过程中要积极吸纳富有多元化思维的成员,合理发挥来自不同专业、具有不同专长成员的能力[7];构建学习型组织,借助“以变应变”的学习过程,改变路径依赖“以不变应万变”的僵化思维模式和学习过程[8];培养创业成员之间默契的精神以及变革创新的企业文化,便于今后整体式战略方向的转变及具体变革措施的实施,使全体成员能够共同努力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路径依赖的惰性与路径突破的阻力。

[1]林志扬,李海东.组织结构变革中的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33-140.[2]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路径依赖理论研究进展评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8):1-7.

[3]林志扬,李海东.组织结构变革中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机制研究:以联想集团为例[J].管理学报,2012(8).

[4]马君,郭敏,张昊民.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其动态演化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2(3):59-64.

[5]徐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49-55.

[6]袁成龙.回乡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路径分析[J].学术论坛,2014(7):46-50.

[7]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3):76-79.

[8]刘小可,陈通.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的构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29.

(责任编辑 许峻)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Path Breakthrough Perspective

CAO Ai-jun, CHEN Si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Lanzhou 730070, China)

Using the theory of path breakthroug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taking the career cycle as th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stage, which show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th breakthrough and path dependence from one side. From the angle of the endogenous pat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building a diversified entrepreneurial team, establish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etc. to help our students understand their own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stages clearly.

path dependence; path breakthrough; entrepreneurial path; comparative analysis

2016-05-27

曹爱军(1977—),男,甘肃灵台人,博士,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战略管理。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5.018

G647.38

A

1008-3715(2016)05-0087-05

猜你喜欢

导向大学生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