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2016-12-01郄学潮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张庄学校河北保定072450

人间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策略小学语文

郄学潮(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张庄学校,河北 保定 072450)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郄学潮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张庄学校,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对问题的思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地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不仅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也得到了优化改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一、有效课堂提问应把握的原则

(一)启发性。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环节中,要重视开放型、思考型和鼓励启发型的问题,轻视检查型、记忆型、封闭型的问题。好的提问应该富有启发性,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要注重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使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此外,老师的问题能引发出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也是启发性的一个重要原则。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探索语文知识、发现语言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科学性。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能力,切实做到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此外,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深刻理解课文内涵,在提问时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做到科学得当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发展学生才智;反之,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三)创造性。指关注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力求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创造性应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灵魂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是人文性最浓的学科,所以对于任何开放性的问题来说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对问题的兴趣,使得使其产生多向联想,多方面地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通过对发散出来的想法的分析、比较、综合,又可实现思维的优化,最终产生思维的共鸣。

(四)适度性。包括适度、适时、适量。一适度,是把问题提得准、提得富有启发性的关键。要根据具体课文内容,提问难易适度,选择不同的对象,对语文基础知识内容提问时,可面对中、差生,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良生。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学生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语文的兴趣。二适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自己推敲出新知识的结论时,会感到无限的欣慰。三适量,指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割裂了文章的完整性。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周到。

二、有效性课堂提问设计方法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课堂问题设计的前提是“疑”。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辨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从“疑”人手,还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

(一)在关键处设点。所谓课文的关键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关节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提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所谓难点,其实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就此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认知的兴趣。

(二)要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设点。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我们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而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要在文中看似矛盾之处设点。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四)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设点。教材中有大理想象性文体,课文中有许多省略和空白。让学生对这些文体、空白、省略进行想象,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想像力和联想能力。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往生育很感兴趣,并且会产生一些联想,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有效课堂提问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有效课堂提问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语文课堂的殷切呼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源之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能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参考文献:

[1]黄骏.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

[2]唐权.试论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30.

[3]杜威.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实施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5,3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07-01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策略小学语文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