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对财经类高校学生就业观影响分析
2016-12-01赵黎光
赵黎光
(吉林财经大学 税务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优秀传统文化对财经类高校学生就业观影响分析
赵黎光
(吉林财经大学 税务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指出了在财经类高校当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树立为人诚实守信、感恩、奉献等观念。分析了财经类高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利用财经类高校主要培养经济类人才的特殊性,借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优秀传统文化;就业观;影响
1 财经类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和传播广泛,很多优秀的内容,更需要在新时代当中发展传承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个人的道德价值观上凝练的,“爱国、友善”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新时代环境中又衍生成为社会的爱心文化,“敬业、诚信”延续了诚信理念以及对工作和社会的信念。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1],财经类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培养经济人才的基地,在建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开放而进步发展的背景,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前都没有自己的明确态度,很多人伴随着家庭影响、社会环境的因素选择了财经类高校,所以在财经类高校中贯穿好品德教育是培养财经人才的重要内容。财经类人才在毕业后基本上进入金融经济领域、政府机关部门,在国家倡导的“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等方面他们是首当其冲的先锋队,做好思想引领和教育工作必将会在其工作领域和家庭、社会层面达到传播榜样作用。
在财经类高校当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就树立为人诚实守信,心存感恩、敬业奉献的观念,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建设,引领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带动学生的就业,并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念。
2 财经类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2.1 目标不明确的前提下,导致部分学生从众心理较强
每年的就业前夕,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毕业出路,并且部分学生家庭中父母知识水平低,没办法给学生进行指导,唯一希望的就是能“挣钱养活自己就行”,还有一部分人本来树立美好的愿望,但是经不住家庭环境的熏染或劝说,选择了很多家长和亲属认为好的行业,其中就有很多人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和一些公认的好事业单位考试,这些学生个人就业观当中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自我定位,在“人云亦云”的大众情况中,选择了随多数人的选择,多数人认为这些工作轻松、“铁饭碗”或者还没有想好就业的方向,那么就选择了从众的潮流,导致“公务员考试是必考的”一项,很多人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就业失败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同学就缺少对自我的一个准确定位,涉及到个人的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没有做好。
2.2 艰苦奋斗精神减少,就业区域半径狭窄
国家开放西部地区,鼓励学生毕业到西部地区参加工作,为西部开发做贡献,开创自己的一番工作新天地,但是并不是很多人积极响应,在“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积极开展中,很多人就缺少健康奋斗精神,还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同时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所在地的时候问题也出现了,由于家庭原因或者个别社会经济原因,很多学生选择了回生源地发展,“北、上、广”这些曾经是青年毕业生梦想实现的地方,现在很多人也都不选择了,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受到毕业生家庭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回生源地的学生认为出外独自拼搏事业会很辛苦,而且回到生源地会有很多人脉关系,方便开展各种工作,而西部太艰苦,工资、生活水平低,“北、上、广”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薪酬与社会经济消费脱节,很多本科毕业生都选择了放弃,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区域半径集中在高校所在省份或者是生源地省份,涉及到公务员考试的专业在此方面更加明显。
2.3 职业与专业关系,“门当户对”心理强
虽然不能将跨专业就业视为是就业的出路,但是在财经类高校中学生学习的金融、经济、财税、管理等专业中很多人不论文理都将公务员考试作为必选出路之一,知识理论学习较多,教师讲授和引导时集中在本专业的领域,这样很多学生掌握的金融、经济理论较多,毕业生就业时选择的工作岗位也就自我限定在了所学专业领域,但并不是所有的招聘单位会年年招收员工,同时招聘单位也在某种前提下限定了招聘毕业生的专业、性别、工作经验等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个别专业可能不适合在财经类高校中开设,因此专业的内外软硬件环境都不能和一些“985”、“211”的高校相提并论,导致个别财经类高校的专业学生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2.4 员工与老板的关系,创新创业想法少
财经类高校的毕业生和在校生虽然学习的是经济类专业或相关专业,但是在毕业生中进行创新创业的人员却很少,很多人习惯走老路,按照前人的固定模式前进,不愿意开拓新思路,例如许多毕业生多选择考取稳定的公务员,出现了“千人争一位”的现象,但却很少有年轻人进行自主创业[2],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理论知识方面介绍的都是在有一定资本情况下进行的工作,而学生创业的方向和目标在学校教育中较少涉及,并且很多专业学生自认为创业不适合自己,会认为在艰辛创业自己当老板,还不如选择一个好的单位。但是在如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期局面下,财经类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生涯规划工作就要认清情况,适时合理地开展创新创业的引导和思想教育。
3 传统文化对财经类学生就业观的引导途径
3.1 传统文化结合思想教育开展学生就业目标引导
财经类高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让学生在爱国、奉献的角度提高认识,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想法,立报国之志,通过在学校当中宣传优秀爱国人士的事迹,鼓励大家向榜样学习,例如发挥内省、慎独的文化精髓,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者或者是就业指导教师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就业引导,让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3.2 传统文化结合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拼搏进取精神
在校园文化当中融合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内涵的融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凝练拼搏进取精神,并将其精髓充分发挥到就业当中,让自己敢拼敢闯,同时随着综合素质能力提高,能够应对将来的各种情况,在毕业生的相关调查、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从诚信、执行能力、职场适应能力、敬业精神、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的考察都是较多的,通过校园活动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务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进一步提高,这些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富有拼搏精神。
3.3 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学校在开展就业教育的时候都会教育学生要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未来工作进行规划,但是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却恰恰相反的选择了比较心理,无论毕业生的自身条件如何,虽然不可否认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条件明确定位自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人对自己认识不清的学生,从而导致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会出现定位不清,好的职位自己能力不够获得,低的职位自己不满意;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能荒废自身专业知识,尽管道路是一条“死胡同”,但也一定要在本专业领域找寻出路。面对这些情况学校在以教育为本,重课堂内外的前提下,能构建出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合理指导体系,在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思维中,通过传统文化的“内省、慎独”的思想明确定位自己,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避免“等级思想”,充分发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树立劳动地位平等,积极献身革命事业,到需要的地方就业和创业,避免好高骛远,在思想上转变就业理念,可以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在实践中定位自己的发展,勇于担当[3]。
3.4 利用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当代财经类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之源,是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责任和担当,以及个人能力素质都需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具有他们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敢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5],而这些就是创业的基本精神,传统文化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正是体现出了这种思想,而且也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 是中国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因此学校在开展的工作中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励学生自主创业,完善相关的创业工作体系,为学生创业群体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在工作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提升学生的创业思想、创业意识,从而带来最终的创业成功。
[1]易程安.浅谈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复兴[EB/OL].[2014-10-13].共产党员网.http://www.12371.cn/2014/10/13/ARTI1413186501669339.shtml
[2]刘 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年就业观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3,15(33)
[3]余 鹏.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J].商业文化,2009(6).
[4]黄 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5-10-21(13).
[5]王长恒.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016-09-2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第351号);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50204040NY) 作者简介:赵黎光(1980—),男,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G05
A
1674-9944(2016)19-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