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庭院景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湘西北丘陵地区为例

2016-12-01周志伟陈洁

绿色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周志伟,陈洁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1)



农家庭院景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湘西北丘陵地区为例

周志伟,陈洁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1)

摘要:阐述了湘西北丘陵地区农家庭院景观的现状,通过对当地25户农家庭院景观设计的指导,对3户农家庭院景观样板户的建设实践,提出了湘西北丘陵地区农家庭院景观设计与庭院建设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对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家庭院;景观设计;丘陵地区;人居环境;种植设计

1引言

近年来,湘西北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正由样板村建设阶段迈向普遍推广阶段,当地植被条件好,新房多,而农家庭院建设普遍缺少科学合理、经济美观的设计与指导,形成了大量房子“高、大、上”,而庭院“脏、乱、俗”的现象。

2自然、经济环境及农家庭院现状

2.1自然环境

湘西北丘陵地区指汉寿、澧县、临澧、桃源、鼎城、石门、慈利、沅陵等地处湘西北、境内山丘与田地间杂的地区。本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梅雨季在6、7月。

本地山体体积小且相对平缓,农田、溪河多夹在两条小的山脉之间,脉理清晰。民房多建于山脚处,背山面田(水),避阴向阳。植被覆盖好,房前屋后自然生长的木本、草本植物种类繁多,夏季葱绿但冬季枯黄。

2.2经济环境

当地农耕历史悠久,经济较富裕,工业少,污染较少,70 %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乡村平时居住者多为老人与儿童。

乡村建筑92 %为1990年以后修建的砖混结构两层楼房,面积一般在200~350 m2。外观多用琉璃瓦顶、磁砖墙、不锈钢栏柱与金属门窗等,在建筑面积与外表光鲜上并不差于世界发达国家。建筑风格上10 %~20 %为仿欧式,其他多数建筑无设计风格,简单实用,但整体上显呆板和杂乱。

2.3庭院现状

通过对当地40户农家庭院实地调查,了解到现状与需求如下:

(1)每户3~7口人,三、四代同堂占82 %;

(2)房屋间距适中,每户均有50~250 m2的庭院面积;

(3)明确要求庭院内种植蔬菜的8户,占20 %,这八户均是要求春夏墙面屋角随意种植瓜果蔬菜,并不要求庭院内预留专门的菜园;

(4)每家庭院中均种植有数量不等的果树,多为柚、桔、桃、李、梨、柿、枇杷、葡萄等。庭院内的果树一般供家人食用;

(5)除两户建新房时砍伐了外,38户庭院中种植有乡土材薪用树种,多为水杉、喜树、栾树、梓树、椿树、柳树、楠竹、芭蕉等,随意分布,自然成景,夏天有遮荫避暑的作用;

(6)28户(70 %)引种了园林植物与园林花卉。引种松、柏、女贞等观叶植物的有5户;引种绣球花、鸡寇花、蜀葵、美人蕉等草本花卉的有22户;引种杜鹃、继木、紫薇、茶花、栀子花等木本花卉的有9户。庭院建设有规划图纸,种苗由园林公司引种的只有2户,其他户均为随意种植,自然成景,花种来自邻居或树苗集市临时购买;

(7)在冬季植物枯黄时,除了5户庭院引种有松、柏、女贞、茶花等四季常青的园林植物外,其他人家均少绿色,更无花开;

(8)只3户养有猪、牛等大型牲畜,有31户养有5~18只不等的鸡、鸭、鹅等禽类;

(9)28户提出了庭院的晾晒要求,面积为8~25 m2;

(10)可接受的庭院建设资金投入,0.2~0.5万元的有13户,占32.5 %;0.5~1万元的有9户,占22.5 %;1~2万元的6户,占15 %;2~5万元10户,占25 %;5万元以上的2户,占5 %。

3农家庭院设计原则

农家庭院景观设计应体现“美、宜、廉、乡、特”五字原则。

3.1环境美观为主要目标

当今农家庭院景观设计主要目标应是美化环境。庭院中应没有脏、乱、臭之物;植物高低错落,疏密适当,四季均现绿色,并有鲜花点缀;构图和谐、稳定,色彩丰富;既开阔舒畅,又幽深静谧,在各观察点上都能呈现出一幅美丽的风景。

3.2保证生态宜居效果

充分保护和利用当地丘陵地区自然山水、树木与花草,有机结合人工园林植物、经济作物与人工造景,追求冬避寒风,享阳光,夏避酷暑,得清凉,春夏不潮,秋冬不燥,气温舒适,空气清新,宁静优美的生态宜居效果。

3.3优先考虑建造与养护成本

当地农户重建筑,轻庭院,除了个别富裕人家追求西式别墅景观外,一般农户不愿在庭院建设上花过多的钱财与精力。所以,农家庭院景观设计与建造应多使用当地自然材料、废余材料,多利用已存在的乡土植物成景,在保证一定的美观效果与生态宜居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建设成本投入与养护投入,制定适合普通农家的景观设计方案。

3.4适当满足农事、养殖要求

中国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是历史的大趋势。普通农家庭院的晾晒、堆藏、种植与养殖的功能正逐渐降低,美观、生态、休闲的功能正逐渐增强。农家建筑与庭院设计最好将农事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或远离,以提高农户生活质量,增强居住场所的景观度与舒适度。暂不能分开的,生活区只适当满足小规模的农事与种养需求。

3.5把握地方文化特色

农家庭院景观建设不能盲目模仿城市园林风格与富家别墅的庭院样式,而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乡土元素,挖掘地方特色。当地建筑与庭院设计追求“天人合一”的风水思想,追求山环水抱、明堂开阔、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当地位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之地,山水秀丽,民风淳朴,具有典型的汉家农耕文化传统。民间多追求顺应自然、积德向善、长幼有序、邻里和睦、耕读悠然的生活理想,所以在农家庭院景观设计上应体现自然、悠闲、和睦、吉祥的意境。

4农家庭院设计实践

从2013年春开始项目组对湘西北丘陵地区25户农家庭院景观设计进行了指导,并选取了桃源县与鼎城区3户人家于2014年春开始进行农家庭院景观样板户建设,获得了很多有益经验。

4.1场地清理

建议农户将生活与生产用房分开,最好是居住与农事各使用不同栋的建筑,生产设备的存放,农产品的加工存贮,禽畜的养殖等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灰尘、噪音和污物不影响居住生活质量。

撤除庭院内无人居住的破烂旧房,撤除已废弃的牛棚、猪舍、鸡笼等,清除庭院中的积水沟污水坑,收藏或摆放好庭院中的生产车辆、农具、原材料与农产品,从庭院中移除柴草堆,杂物堆,妥善处理好生产废弃物,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不得在庭院有任何垃圾堆放。

养有少量的鸡、鸭等家禽的农户,可将禽舍向庭院围墙外开门,这样家禽平时会被阻隔在围墙之外,以保持庭院内的清洁。

保留好丘陵地区庭院地面的天然起伏坡度,高低错落更有利于成景。陡坡的固定最好使用本地的石块砌筑,慎用水泥浇注,缓坡的固定种植藤蔓或自然长草覆盖即可。

庭院中电线杆、电视卫星天线等要置于庭院四周的位置。

4.2庭院要素与景观小品

4.2.1围墙与院门

选材上可多取用本地石材、楠竹、废弃的木料等,既情趣天然,又节省成本,富裕人家也可从工厂定制铁艺园门,富丽大气,慎用不锈钢、磁砖、人造大理石等外表光艳的现代建筑材料,避免庸俗与虚华。竹木与铁制材料要用防腐漆做好防腐。如临近公路或其它灰尘多噪音大的场所,围墙可用实体墙分隔内外环境,使得院内私密幽静,否则,围墙最好用栅栏做成半通透式的,以使空气流通,视野开阔。在造型上色彩上要与主建筑风格统一,整体协调。从私密性需求与藏风聚气的风水传统角度考虑,庭院门与建筑大门不要正对。

4.2.2园路与活动场地

农家庭院内主道一般应有两条,一条从园门通向主建筑,一条平行于主建筑前立面。主道宽2~4 m,可行驶小型汽车并能完成倒车,也是晾晒农产品的场地,还是家人休闲亲友聚会的室外活动场所。庭院小径根据地形弯曲起伏,随意而自然,体现幽雅之情趣。在起伏处设计好台阶,处理好坡度与防滑,以方便老人和小孩使用。庭院主道可用混凝土浇筑,再压模或镶卵石形成条纹美化,小径可用建房时多余或废弃的边角磁砖、粘土砖、石块、卵石、木材铺设。

4.2.3园林小品

普通农家庭院一般不设计任何亭台,庭院中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即可遮阳避雨,树下设一桌几凳即可供家人小憩。当地乡村多真山、真水,庭院设计中不必刻意追求假山与水景,庭院中天然的石头、水池、流水最好保留,但要做到水是活水,且不能离房屋太近,避免滋生蚊虫和引起潮湿。丘陵地区屋后多山,山上泉水可用水管引至庭院,以方便生活之用并形成特有的水景效果。农家庭院无需游泳池,本地农民无游泳的习惯也无养护的精力。稍大的庭院在周边位置可设棚架,其上爬满藤蔓、瓜果与花朵,其下供人行走、休闲与玩耍。棚架可用混凝土构造,也可用当地的竹木搭建,成本低又耐用。庭院路灯设置一、两个即可,别致精巧对庭院进行点缀作用。庭院中可设置一套石材或彩色混凝土桌椅供家人休息,但不必摆放任何木制家具,因本地湿热气候极易使室外木制家具腐烂。农家庭院中不必有任何固定的健身设施,大树、草坪、流水,都是乡村最佳的健身场地与器材。

4.3种植设计

4.3.1树木造就宜居生态

建筑四周通过树木的种植形成后高前低、两侧次之的理想风水格局。屋后与左右多保留或种植高大天然的本地树种,如竹、松、杉、樟等,四季常青,枝叶紧密,冬天遮挡北方冷风,又形成后有靠山的心理效果。两侧树木不能离建筑太近,树梢到建筑基脚的连线与地面成45°角为好,这样冬天可阻挡两侧的寒风,春夏常有阳光照射一、两个小时,使建筑内外干燥,又不至于被阳光过份曝晒。建筑前面的庭院除种植几棵遮荫的大树外,多植灌木、花卉或者留空。植物疏密适中,使建筑半掩半露,既前庭开阔、心情豁亮、冬享阳光夏享清风,又能遮阴纳凉,幽静安闲。

4.3.2树木种植

保留好庭院中已有的本土树种与果树,尽早形成庭院的绿化和美化效果。当地天然植被就很好,一般不必象城市绿化一样新植成本高、养护难的高大乔木。

对于面积不大的农家庭院,景观设计不能追求规则式花园的对称和图案效果,而应多追求中式的小巧、自然、幽静、写意的意境,通过植物的分隔与联通作用形成幽静与深远,通过对比、均衡、韵律的手法处理主景与次景,实景与虚景,使园林协调而优美,通过竹、松、莲等气节植物表现主人的情操与精神,通过红花与硕果展现农家的吉祥喜庆。

本地常见的果树有桃、桔、柚、李、柿、枇杷、石榴、葡萄等,选择种植几株即可,主供自家实用,春、夏、秋有硕果满枝的美景,更有采摘品尝的生活情趣。果树不能种植离住房太近,以避免潮湿与有害昆虫进入室内。

庭院内不利开辟专门的菜园,因为菜园毕竟要翻土、施肥、喷洒农药,影响景观与生态。在院墙的内外两边均可多积一些肥土,适当种植一些藤本瓜果与蔬菜,如甜瓜、南瓜、冬瓜、丝瓜、扁豆等,既可供食用,又可形成瓜爬院墙的景致。

农家庭院景观设计应重点补充秋冬绿色。当地秋冬季节多数草木枯黄,应多引种常绿园林植物补充秋冬绿色,如用女贞、四季桂、黄杨形成绿篱,用修剪成形的松、柏、海桐、冬青等完成景观构图,保持四季常青。

庭院中可引种少量的红继木、鸡爪槭、金边黄杨等,或丛栽或孤植,与绿色叶片的植物配合,丰富庭院的色彩效果。

4.3.3花卉与草坪

当地部分农户有庭院种花的习惯,蜀葵、菊花、指甲花、节节高、美人焦、鸡冠花等草本花卉,从邻居分株移植或种子散播即可,几乎不花成本。栽种时注意空间、色彩、花期的搭配,做到色彩多样、构图美观,春、夏、秋三季都有花可赏。

当地苗木市场上价格合理,适合农家庭院引种的木本藤本花卉也较多,春季开花的有红花继木、春杜鹃、栀子花、樱花、玉兰、碧桃、紫藤等;夏秋开花的有紫薇、凌霄、金丝梅、四季海棠、桂花、木芙蓉等,冬季开花的有茶花、腊梅、枇杷等。引种时注意景观的构图与花期搭配,以使园中季季有花。

农家庭院不宜有大面积草坪。农民有除草的习惯没有种草的爱好,草坪杂草难除,养护成本高,对湿热的南方来说易招引虫蛇。可以在路旁、树下、花丛间小面积种草,以覆盖土壤,形成配景,也供儿童玩乐。

参考文献:

[1] 刘伟.庭院设计DIY[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9~43.

[2] 邓惟.图解庭院种植设计[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9~26.

[3] 周兴元.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198~201.

[4] 杨爱民.新农村农家庭院景观设计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11(38):167~170.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1-0140-03

作者简介:周志伟(1966—),男,湖南桃源人,主要从事园林与景观设计教学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08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郑燕宁景观设计作品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