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七八糟』源于历史上的两次叛乱

2016-12-01紫梅

阅读时代 2016年1期
关键词:汉景帝吴王楚王

紫梅

『乱七八糟』源于历史上的两次叛乱

紫梅

在民间,“七”是个经常在传说里出现的数字。

天上有七仙女,地上则有葫芦娃七兄弟,炼丹修行也经常讲究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而“七”这个数字之所以这么奇妙,很可能是因为它与历法星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以前,古人通过观测月亮的朔望周期来制定历法。月亮的运行可以引动潮水的涨落,从潮平到高潮,由高潮再到潮平而至低潮,再由低潮回复至潮平,所需时间是一个朔望月,而每个变化过程的时间间隔正好都是七天。

汉民族中,“七”还与丧葬礼仪有关。民间有“做七”、“头七”的说法。

西汉时朝政衰败,百姓困苦,名臣鲍宣上疏汉哀帝时谈到时事说:“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从而有了“七亡七死”的典故。

在许多人眼中,“七”跟“四”一样,是一个不祥的数字。相反,“八”却是令人神往的数字。

我们都知道,“八”的谐音是“发”,意味着发财、发家,故民间对“八”这个数字特别喜爱,有“要得发,不离八”之说。像“八仙过海”、“八面玲珑”、“八拜之交”等。似乎成语里“八”一出现意义也会变得特别美好。不过,那是因为“八”还没有遇上“七”!

在成语里,“七”和“八”这两个数字只要待在一起,好像总没有什么好词,比如“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拼八凑”、“七零八落”、“七嘴八舌”、“杂七杂八”……

这些词里的“七”、“八”,有一些是民间长期使用,从而约定俗成的,就像“七手八脚”比喻人动作忙乱,“七零八落”指零碎、不完整。

但也有一些词语里的“七”、“八”是有特殊含义的。

举个例子,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句:“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这句话里“七损八益”中的“七”和“八”就是来自于中医以“七”指女,以“八”指男的说法。

《黄帝内经》认为女子七年一周期,丈夫八年一周期,天人合一俗称七七八八,如果不按照天地阴阳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交替生活,生命就会紊乱,这便是“乱七八糟”。

但这只是“乱七八糟”来源的其中一种说法,也有不少人认为,“乱七八糟”里“七”、“八”的身世其实是与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著名叛乱有关。

“乱七”,指的是发生于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又称吴楚七国之乱。

话说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

景帝二年,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大谈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恰好楚王来朝,晁错便打小报告,告诉皇帝楚王刘戊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偷偷淫乱,建议诛杀他。汉景帝却不忍心,只是以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

削藩这种事,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处置楚王后,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如何削夺吴王刘濞(bì)的封地。

不过,吴王刘濞可不是个好惹的人。冤家路窄,说起汉景帝和吴王的恩怨,其实早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结下梁子了。

想当年吴王的儿子刘贤到长安朝见皇帝,还是太子的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接待了他。每天牵牵小手吃吃饭,喝喝小酒下下棋,演出一段旁人眼里的兄弟情深。然而,事情坏就坏在吴国世子的脾气上。

刘贤在家的时候,那可是锦衣玉食要什么有什么的主儿,受不得半点委屈。有一天他和太子在棋桌上起了争执,不肯相让。刘贤态度不恭惹怒了太子刘启,太子一气之下拿起棋盘重重地砸在刘贤的头上,当场就把吴王的宝贝儿子砸死了!

这一下可不得了,吴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直接就给一场永载史册的动乱埋下了伏笔。吴王自此开始称病不朝,暗暗起了反叛之心。

当汉景帝意图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的诏令传到吴国后,吴王刘濞立即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

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长安,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

这就是“乱七”的由来。所以说,冲动是魔鬼,脾气一时没忍住,不是把人砸死,就是被人砸死,多得不偿失啊!

“乱七”始于“七国之乱”,而发生于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则是“八糟”的由来。

想当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害怕他人夺去他的政权,便把皇室子弟分封为诸侯王,享受各种特权。

司马炎死后,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司马衷。

司马衷是一个脑子有点毛病的无能皇帝。

有一次他外出听到青蛙叫,便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意思是说这些青蛙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听后,哭笑不得,只能告诉他说,青蛙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

这样的白痴皇帝当然掌握不了大权,于是大权落在了他的外祖父杨骏手中。

奈何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是个手腕狠辣的野心家。她看不惯杨骏大权独揽,便设计杀死了杨骏,请来汝南王司马亮辅佐。

谁知司马亮也有独揽大权的想法,贾后觉得不放心,便派楚王司马玮杀死了汝南王。司马玮当权后,贾后仍然不放心,又设计杀了司马玮……基本上是谁去谁倒霉,如此三番五次,搞得大家都惶惶不可终日。

当时负责京城安全的赵王司马伦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便发动政变,杀死了贾后,接着废掉了惠帝,自立为帝。

没想到其他诸侯王不开心了,他们便联合起来杀死了司马伦,帮助惠帝复了帝位。但东海王司马越不开心了,发兵进宫,毒死了白痴的晋惠帝,另立新帝,由他自己掌握朝中的大权。

这场真的很乱的叛乱持续了十六年,先后有八个诸侯王参与叛乱,所以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跟“七国之乱”比起来,时间更长、规模更大,人民遭受的灾难也更为深重,所以被称为“八糟”。

后来,人们把这两次著名的叛乱联系起来,创造出“乱七八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混乱的情况,沿用至今。

猜你喜欢

汉景帝吴王楚王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汉景帝—选择伟大,放下私情
孙武为何敢于斩杀吴王宠妃?
孙武为何敢于斩杀吴王宠妃?
一双筷子改变前途
楚王失弓新编
把智慧装在闷葫芦里
楚王爱细腰
楚王招贤
楚王围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