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敖:风流才子的政治与爱情

2016-12-01弘文

阅读时代 2016年1期
关键词:李敖慰安妇胡适

弘文

李敖:风流才子的政治与爱情

弘文

“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著有《北京法源寺》《阳痿美国》《李敖有话说》等100多本著作,前后被禁九十六本的李敖,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你又如何评价这位嬉笑怒骂皆文章的一代怪才?

一生嬉笑怒骂,以笔做武器与黑暗斗争。两次锒铛入狱,最终全身而退,名利双收。曾深入政治漩涡,却无力从内部改变腐败的政局。

他一生身边美女无数,风流成性,却能让美女以坐他的大腿为荣。年近六十,迎娶小自己三十岁的美女为妻。他爱政治也爱姑娘,他被恨他的人千夫所指,对他恨的人横眉冷对。他就是“我就是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的李敖。

李敖1935年生于哈尔滨,少年时在北京度过,十二岁起发表作品,已有“神童”之称,1949年随父母迁往台湾。

儿时李敖

李敖从小痴迷胡适的文章,把他视为心中偶像。十七岁的李敖在台中给胡适发了一封长达两千字的信,开启了追星之路。高中时李敖写了一篇论《胡适文存》的文章,后在《自由中国》刊出。从读到李敖在中学时写给他的信起,胡适就记住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这次读了李敖的评文,胡适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1958年4月,从美国回来的胡适约李敖到钱思亮家,在谈话中胡适十分赞赏李敖治学的勤奋,称自己忘了的著作李敖居然能“找得到”,“你简直比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除这次长谈外,胡适和李敖小谈过三次,并写过三封信给李敖。李敖穷困潦倒之时,不得不把裤子都拿到当铺去当,得知此事的胡适写了一封信给他,并送上一千元支票。胡适赏识李敖的才华,甚至想将其收为弟子。当时的李敖简直是现在追星族们的典范和榜样,靠努力不断向前跑,与偶像并肩才是硬道理。

杰出的男人大多都有关于政治的英雄梦想,李敖的一生都可以说围绕这个梦想展开。李敖曾经有过两次入狱的经历。1971年,李敖被以“内乱罪”判处十年徒刑。后逢蒋中正逝世大赦改为八年六个月,实际被监禁日期,总计五年零八个月。

第二次入狱,是因为共事多年的朋友萧孟能抛弃了四十年同甘共苦的发妻朱婉坚,李敖为打抱不平,替其讨回公道,而且拍卖了二人的物业,把钱给了当时处境艰难的朱婉坚。一开始,台北地方法院判李敖无罪,但到了“高等法院”后,李敖被上头摆了一道,入狱半年。李敖两次入狱,其实都是做了政治的牺牲品。他明显的亲陆倾向早已令台湾当局不爽,与当局为敌,对政府口诛笔伐,终于让政府忍无可忍。

而这几年的牢狱生涯李敖并没有虚度,他读了更多的书,翻译诗歌,思考社会及历史问题。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他更加清醒。出狱后,李敖发表了有关司法黑暗、监狱黑暗的文字,并陆续为许多冤狱抱不平,引起重视。在国民党立委温士源疾呼阻止李敖英雄形象流传后一周,新竹少年监狱即发生空前大暴动。李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1995年,日本所谓“亚洲妇女基金会”拟向二战期间台湾慰安妇受害者发放补偿金每人200万日元,折新台币50万元,要求接受补偿金者放弃控告日本政府的权利。1997年8月31日,李敖与妇女救援基金会在“国父纪念馆”合办“义助慰安妇:李敖百件珍藏义卖会”,由蔡琴、马英九等人主持,义卖所得与各界捐款总额为新台币3800多万元,李敖全数捐出这笔钱作为台籍慰安妇救援基金,希望台籍慰安妇在日本政府正式道歉以前拒绝来自日本民间的补偿。

某次李敖在台上演讲,听众递纸条到讲台,李敖就问题一一作答。突然见一纸条,上写“王八蛋”三字,别无其他。李敖立即把纸条举起,面向听众说“别人都提了问题,没有签名;这位听众,只签了名,忘了提问题。”

李敖恩怨分明,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他就是狗咬了他一口,他就会咬回去的那种人。因此他不断地产生朋友,也不断地树立敌人。三十多年来,打官司成了李敖的家常便饭。从“总统”到“五院院长”都被他告过。为真理正义,为自己他人,出庭几百次,撰写诉状几十万言。

风流才子多爱政治也爱姑娘。李敖风流成性,年轻时的李敖不得不说是大帅哥,而与他交往的姑娘也都个个是美人。如果细数他的风流韵事,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就不下十个,露水姻缘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有名的胡茵梦,说是绝代美人也不为过,就连林青霞在她旁边都显得稍逊风骚。

李敖对于女人的要求精炼为五个字:“瘦、白、高、秀、幼”。过尽千帆,最终这位风流才子与比他小30岁的“幼女”王小屯结婚,谱写了一段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坊间趣谈。如今年已八十有余的李敖与娇妻依然恩爱有加。

不过婚后的李敖依然不改幽默本色,他曾在“康熙来了”中对小S开玩笑说:如果你红杏出墙,那我就在墙外等你。“老流氓”的形象风趣又可爱。

李敖曾感叹与刘晓庆相见恨晚

经历过大时代变迁的人大多身上都有复杂的性格色彩。他家破人亡,被迫逃难台湾,七兄妹里只有他一个在台湾守着那个性情乖张的老母。他的老师(无论民主派还是共产派)一个不剩统统被糟蹋,死的死、残的残、神经的神经。他自己受了十天酷刑,最终也被丢进牢房。马桶就在床头,吃喝拉撒都在一处,地板上时有蜈蚣老鼠出没。最后蒋倒台了,他提前出来了,他胜利了。

而李敖将国家分裂、不知乡关何处的困扰和对台湾政局的不满转化为了疯癫和轻狂。他独来独往,高兴骂谁就毫无顾忌地骂谁。他没有老板,没有上司,没有朋友,一笔在手,六亲不认。他以笔为武器,以疯癫做外衣,几十年来与腐败的政府斗争。

陈水扁时期,由于6108亿军购案通过的期限到来,美国人要求台湾尽快通过。李敖是立法院的无党籍立委,觉得时间不能再拖了,亲自到立法院程序委员会放催泪瓦斯,用他的话说,就是去玩命!《苹果日报》部分报道如下:李敖当下耍弄电击棒,台下不断传出笑声。没人把他的话当真。不料他马上拿出防狼喷雾器对空连喷两次,满场立即弥漫刺鼻味道。李敖大喊:我的方法就是焦土政策,我老了,我跟你们玩命。他连喷6次,呛得全场立委和助理赶紧逃开。坐在会场后排的民进党立委王世坚大骂:李敖疯了!现行犯抓起来。这样的办法看似荒诞,也不符合法规,在当时却最有效。李敖在政坛的种种荒唐举动实则映射了台湾政府当时的荒唐。

李敖一直想要回到大陆,高中时就萌生过划船回大陆的想法,他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从不说自己是台湾人。在与猖獗的台独政府斗争中,李敖曾说:“全地球都忌惮大陆军武,唯独有个小岛敢牛皮哄哄,我跟一群神经病住在同一个岛上。”

他不止一次提示过读者(包括他女儿李文),如果你要狂,要做好知识和忍受力双重准备,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玩命的事情还是留给我们第一代人吧。

他曾说:“很多事情我都不相信了,我都不敢考验别人,因为人是经不起考验的……真的,当天要塌下来时,当你坐牢的时候,当你一败涂地的时候,当你这个人穷途潦倒的时候,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没有人能够保护你……使你变得很无奈……我也不考验别人,不请你帮忙……因为万一被你拒绝了,你觉得难堪,我觉得不快……我也不参加任何婚丧喜庆……大不了送一份礼,我人是不到的……因为我坐牢的时候你们都不敢来看我。你们都躲我远远的,所以我也不浪费时间去参加婚丧喜庆……我不用这些事情来表达我世俗的感情,我认为世俗的婚丧喜庆是没有意义的。可是,真正的原因是我的心凉掉了。”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满头白发的李敖仍然在破口大骂,骂无能的政府、荒诞的社会、浮躁的人心。他说他的心凉掉了,但是我们知道他的血仍未冷。

这位从民国政府穿着大褂走来的少年天才,走到光怪陆离的互联网时代已两鬓斑白。而乡愁依然是那湾浅浅的海峡,大陆似乎在记忆中曾经很近,如今却越来越远。五四一代的文人不是说文学造诣有多高,而是他们开创了一个时代,后人都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李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历史学上,更体现在他的勇气、博学、风骨、爱国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之上。

李敖,从民国走来,从大陆到台湾,从旧时代到新时代,正因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命运的跌宕起伏,让他看透世间变化。他的视野、睿智、洞见也远超常人。因而,那些缺乏历史常识和现实感的小人物,常常被他一眼看穿,羞愧得下不了台。

李敖这一跨时代的人物,其命运也是时代的缩影,他也给当下的两岸许多启示。在两岸关系60多年来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显得更加闪耀可贵。世间何处再寻一个如此通古今、明事理、既正直又风流的一代奇才?

猜你喜欢

李敖慰安妇胡适
胡适的美国恋情
李敖狱中“贴纸借光”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开庭了
《李敖自传》
养生要趁早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韩慰安妇拒绝日本“治愈金”
胡适、张君劢眼中的斯宾诺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