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名单”让移动医疗回归冷静

2016-11-30朱冬

中外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医疗用户

朱冬

2016年,注定是移动医疗不平静的一年。

在红火两年之后,移动医疗企业突遇生死分水岭:五年前,也即2011年初,国内约有千余家移动医疗企业诞生,它们分布在健康保健、寻医诊疗、专科服务、医疗信息化、生物技术等10个领域,今年,陆续有移动医疗平台死亡名单在全网络披露。这些初创企业,有些出生不久就已夭折,有些进入A轮、B轮后,却因没有后续资金,从而断了粮草。

整个行业似乎被泼冷水……

而近一段时间,寻医问药、就医160的裁员风波,药给力的退场都刷爆了朋友圈。尤其是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的突然离世,似乎让外界视本已举步维艰的移动医疗“犹燕之巢于幕也”。

缺钱?缺资源?缺医疗专家还是缺管理人才?致命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份健康医疗界报告显示,这些企业中约半数获得资本垂青,保守估计获超过33亿美元投资,加上一些企业未透露的投融资数据,总量远不止于此。有的平台甚至在组建团队的时候也不乏医疗领域的专家和商界有识之士加盟。

但是,为何最后还是走向了死亡?它们对市场的理解,对产品的定位,对用户体验的把握有什么问题?它们的死亡对其他新兴互联网企业有着哪些启示和教训?

直面死亡,苍天饶过谁?

“面对移动医疗平台和创业公司的死亡,我们大可不必太矫情。”一乎百医创始人顾培亮平静地说。

同属移动医疗人,并被创业“折磨过”,如今公司渐入佳境后,顾培亮看行业生死已经不会那么激动,他解释说,每一次创业泡沫之后,紧接着是一大批的死亡名单,正如,当年很多团购类网站一朝盈利,创业者、资本便蜂拥而入,到最后存活下来的无非也就那么几家。移动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商场永远是适者生存。外界的过多关注反而放大了这个死亡的意义。那些已经死亡的都是羽翼未丰的,并不具有行业代表性。

不过,选择立足高端美牙市场的名医看牙创始人余文强则表示:即使是那些死亡的创业公司,当初涉足移动医疗这个领域时,对市场的敏感度也是对的。他表示,当下中国民众对医疗健康以及高端医疗服务的刚需越来越强,通过远程、相对的安静、舒适的环境实现基础的治疗并不难,移动医疗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一点和顾培亮也不谋而合:从中国宏观现状看,群众普遍关心全民健康。很多创业人、投资人、专业人士都看中了这个市场的前景。以此作为创业契机的企业从一开始,大方向是对的。

但这个行业短时间内急剧膨胀,很多公司走着走着就没了,“根本的原因是平台和企业的供大于求。现在死亡对行业来说反而是好事。创业公司今后会日趋于理性。”顾培亮对《中外管理》记者抛出这样的观点。

平台or医院,定位对了吗?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规律。医疗行业的规律是什么?

顾培亮举例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再厉害的老中医,都要面对面去诊断。

但是,因为移动医疗行业的门槛,不仅关乎互联网技术,还有医疗本质的东西,看似搭了互联网的快车,却不是一个纯靠思维和科技的组合,如果只重技术,那么移动医疗很容易“跑偏”成大数据医疗。

余文强也透露,目前行业内不乏有靠分析数据来对客户进行大健康医疗建议的公司,虽然对客户有帮助作用,但这不是“互联网+医疗”的本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移动医疗平台需要细分领域,绝不能做大全科。现实一点说,大全科的定位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无论是从能力、水平、资源,还是专业度上都很难和其远景相匹配。

依据行业规律看,一个专业的大夫至少需要八年的时间才能培养成,这不是靠“纯互联网技术”或“资本”就能拔苗助长的。全国13亿的人口,真正的独立医师又有多少?即使是已经从资历和能力上成为公立医院的专家大夫,一天的工作时间里,有多少时间是能够拿来上上网回复网上预约客户的咨询邮件或者登陆App账号与线上会员在线答疑?

“所以,当很多移动医疗公司从逻辑上将公立医院作为竞争对手,将平台当成医院,从定位上就走入了误区。”余文强总结说。

“移动医疗平台不可能和公立医院抢患者、抢客户,移动医疗公司的好处在于可以指导客户,告诉客户如何更好地去救治,或者线上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顾培亮坚持这一点。

所以,若一家公司或平台脱离实际,重线上、唯科技、轻线下;或重线下、轻线上维护,慢慢演化成私人诊所、门诊连锁的另一种模式,那么距离死亡也不远了。

烧钱聚用户,图什么?

对于移动医疗企业和平台,用户量是决定其生死的关键,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初创公司搭建平台后不惜烧钱聚粉丝、找用户的原因。

顾培亮透露,其实他的公司在创始初期也一直在做市场调研,研究移动医疗大数据,但血淋淋的事实是初创公司如果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和成熟的运营思维,沿着搭建平台、做品牌、讲故事、砸钱、补贴找用户的路子走,钱很快烧光,未来还能做什么?还能给用户带来什么?砸钱烧起来的用户量到底能干嘛?

行业经验证明,企业可以发展非常缓慢,但当企业融到钱,最大化实现资本裂变性增长的可能性才是正途,具体就是从实实在在地去解决问题,与客户一起验证自己的产品开始。往往很多企业缺的是在市场调研、医生调研、用户调研上投注足够的精力,不能沉下心来去沟通,去了解用户真正的诉求。从而不知道该打造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

如此一来,移动医疗这条路越走越窄。

“任何一个行业,特别是医疗领域,只有精准到用户本身,才能更好地设计好产品,才能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产品、用户概念模糊,啥事都能干,什么也干不好,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最后的结果就是惨败。”余文强总结。

即使钱多,日子也不好过

资本是保障创业公司持续运营的血脉。事实上,移动医疗这块大蛋糕,并不缺投资人眷顾。

《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获得融资总额0.26亿美元,此后融资额度连年增长,到2014年披露的互联网医疗融资金额已经达到6.91亿美元。

在余文强看来,那些因为资金瓶颈走向消亡的,不仅要扪心自问:

第一,自身的造血能力够不够?

第二,行业趋势有没有把握好?

第三,与线下实体医院的合作包括专家、门诊是否顺畅?双方的合作机制是不是符合当下的医院规范和制度?

如果这三大问题不能解决好,融到钱真的很难。

而行业也不缺少融到钱却依然做不下去的企业案例,“钱太多!反而死得快。”余文强解释说,有的公司甚至出现因迎合投资人口味,而进行数据造假,这一做法不但是引火自焚,更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忽略了医疗本质。从余文强口中道出的这一事实,在行业里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互联网公司对数据的痴迷也属行业老定律。

余文强还补充说,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看,维护一个成熟的移动医疗团队不仅需要成本投入,还有战略投入。这是一个高管流失率高的行业,每个高管和核心人物背后又分别链接着公司的客户群体和医生、专家资源,他们的流失直接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持续发展。

创业公司要研究行业规律

那些在移动医疗行业已经死去的平台和创业公司,不仅给行业上了一门创业大课,对所有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有警示意义。

余文强的最大感触是,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如何活下来最重要,首先要尊重行业规律,其次要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医疗,给予这个行业速度和效率,这是好事。“我们努力的一切还是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进行分级维护,给他们合理的方案。这是最终诉求,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尊重和把握行业规律。创业公司一定要明确,互联网可以实现创新和突破,但不一定能颠覆医疗行业。不是有了互联网就什么都能干。”

对此,顾培亮认为,泡沫之后,一切总是要回归理性,创业人要认真思考行业的共性。关注好某一个特定类型的领域。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调研,去了解市场的本质,了解用户痛点。“你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一味的用技术搭建一个平台就开门营业。”

而即使活下来,任何企业一旦在创业这条路上渐行渐远,封闭的思维也肯定“活不长”。余文强举了这样一家妇产医院的例子,它把触角伸到红娘业务领域,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产业,细细想来其实不过是同一个商业链条不同周期的上下游。具有前瞻性的创始人,能将商业战线延长一到两年,对未来有很清晰的规划,再加上强有力的执行团队,这样的公司离成功不会远。

这么看来,网友戏谑滴滴打车变“滴滴相亲”也颇有意味——未来打败“世纪佳缘”的也许是滴滴打车。而打破移动医疗格局的,或许是跨行业的潜在竞争对手。

很多人一定还记得那个经典电影《人工智能》中,为了缓解失去亲人悲痛而专门研发的治愈系暖男机器人男孩,以及从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走出的既能够扫描生命指数、提供医疗帮助、必要时可以充当暖宝宝充气医疗机器人的“大白”,也许,融合了智能化功能的家庭医生、机器人医疗顾问或许是移动医疗的另一个未来。

政府和创业者可以一起趟路

众所周知的是,医疗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政策壁垒影响着移动医疗向前探索的脚步。

《中外管理》记者了解到,2016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中陈述了这样的事实:现有的移动医疗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就医咨询、挂号、支付、查看报告等医疗过程的一些“点”上,这些服务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简化了其就医流程,但是未能形成结合医疗过程中的各个机构、各个环节的移动医疗集成解决方案。

紧接着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中指出:国家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但迄今为止,行业得到的信号仅是“国家对移动医疗是支持的”,而细则并不明朗。

从自身实际经营角度,余文强道出了这样的困惑:线下还有很多问题,涉及地域和城市不同,问题也多样化。尤其很多专家碍于职业身份,和所在医院的“院长同意制”(专家外部机构问诊、就诊必须经过院长同意),不便于公开自己与移动医疗的合作。即使同意合作的很多专家医生只能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完成移动医疗平台的就诊工作。

这样看来,很多鼓励政策越往下走,执行难度越大。

当然,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挂号难、看病难、医患沟通不畅已延续多年,客观地说,公立医院有自身社会责任和医院制度的考量,其与移动医疗平台的错位是干戈还是玉帛,的确需要时间、政策、法规来化解。

既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政府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靠这些移动医疗的创业者找到新路,若既不违反政策,又能够解决就医难题,对政府和患者群体都是一件好事。

“这就需要无数创业者,与政府一同去开创和创新。”顾培亮如是说。

可以预见,2017年乃至将来,移动医疗依然是大健康领域的一个活跃话题。

猜你喜欢

医疗用户
医疗UDI
医疗合同中医方违约责任的判定
关注用户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