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权行使的重构

2016-11-30吴鸿强林楸玲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

吴鸿强+林楸玲

摘 要:未成年人有其特殊的人身危险性特征,传统以刑事责任为基础的刑罚制度,难以单独实现降低未成年犯人身危险性的目的,在帮助未成年犯教育矫正、回归社会方面效果有限。

关键词:保安处分;未成年人;缓刑命令

一、保安处分的源起与发展

欧洲社会长期以来,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思想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贝卡里亚、费尔巴哈等刑法学家为代表,刑事古典学派主要关注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强调犯罪行为是行为人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为,进而以对犯罪行为的评价为中心,讨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到了19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犯罪现象突出,原有的依据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思想所建立的犯罪惩罚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保安处分的思想逐渐萌芽发展并形成理论。

二、保安处分的内涵

对于保安处分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归纳和理解,第一,保安处分的适用对象。保安处分主要适用于具有人身危险性的人,并以人身危险性作为保安处分的根本出发点,包括责任能力受限的人。第二,保安处分的意义。从同态复仇到惩罚报应再到教育矫治,保安处分的意义在于通过阻止行为人的反社会危险,以预防犯罪防卫社会。第三、保安处分与刑罚的关系上,按照不同国家的立法体例,保安处分既有替代刑罚的功能,也有与刑罚并存,相辅相承的关系。

三、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分析

1.由于意志自由受限而产生的品格犯罪

未成年犯罪人犯罪时年龄在14到18周岁,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受限,未成年人难以独立的完成自身发展,妥善的处理社会关系,因而,未成年人的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介入与引导,而现实中,外部因素的介入瑕疵或者缺失,导致未成年人发展发生偏差,逐渐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人格,而由于认识和意志的原因,未成年人乐于将这些不良的品格表现为外在行为,并最终在这些不良品格的驱动下实施犯罪行为。

2.由于意志自由受限而产生的非本质犯罪

部分未成年人平常表现良好,但由于认识和行为能力的限制,难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做出正确的行为,例如心态不良型犯罪,即由于遭遇偶然事件,引起情绪失控,从而直接引起犯罪,日常争执而引发伤害,因感情挫折而心生报复等;以及诱因犯罪,即由于诱惑十分强烈而失去控制,如盗窃、强奸等犯罪。此外,还有诸如好奇或无知而容留吸毒、帮助贩毒等。

四、未成年人缓刑中的保安处分需求

1.意志能力受限而产生的需求

未成年人并不具有完全的意志自由,他们往往难以意识到法律上的规范或者即便意识到了,也难以按照该意识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刑法无法准确的区分某种年龄的意志能力,也无法区分不同类型犯罪对于意志能力的要求,只能概括性的将某一年龄界定为刑事责任的起点,因而,实践中往往出现某些同龄人之间的行为纳入到刑罚范围内(如14岁左右男女朋友间的性关系)或者某些恶性犯罪因为刑事责任年龄不足,而无法进行相应的处罚。这些都体现了刑罚在对意志能力受限的未成年人上的功能不足,本质上是意志自由模糊而导至的刑事责任基础不实。对于这种不足,仅仅依靠刑事政策的补充和法官的自由裁量并不足以解决,而是需要以人身危险性为基础的保安处分机制的介入。

2.人身危险性调整的需求

未成年人犯有其相对集中和特殊的人身危险性,如上文所分析,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是由其自身生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而其生理因素的不足,又可以通过外部因素的介入予以引导和修正。保安处分恰恰具备这样的功能,保安处分通常包括教育感化、监护处分、禁戒处分、强制工作处分、强制治疗处分、保护管束处分等类型,在未成年人由于家庭失管、失学失业等原因而导至人身危险性增强的情况,可以依靠保安处分机制的介入,弥补外部引导因素的不足,保护未成年人渡过意志受限的期间,最大程度的将未成年犯的人身危险性降至最低。

3.缓刑空泛化而产生的需求

未成年人缓期矫正需求与现行缓刑义务空泛化的矛盾,也需要保安处分的介入。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期一般较短,根据沙县法院少年与家事庭数据,从2011年至2014年,未成年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管制的比例都在80%以上。短期刑往往对罪犯的改造会起到负面作用,如菲利所言:“如果把一个人格危险性很低的罪犯送进监狱里,待上5天、10天,甚至是15天,那么,就好比是把这个罪犯放进了巴斯德培养罪犯的培养皿中,会使这名罪犯本来不会的犯罪行为,经过一定时期的犯罪培养,而最终学会了各种犯罪技能。[1]因此,在刑事政策上,一般提倡对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但是,由于缓刑义务的缺失,我国缓刑空泛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缓刑期间犯罪人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等四种情况。此外,刑法修正案(八)还增加了关于禁止令的规定,从上述规定来看,都是行为控制方面的规定,主要强调的是犯罪分子“不能为什么行为”。这些概括的禁止性规定,很难体现刑罚和矫正个别化的要求,未成年人被判处缓刑后,除了再犯撤销缓刑所产生的威慑外,从现行的刑法制度中,很难再为其提供有益的保护处分措施,未成年人在犯罪被判处缓刑后,仍然是在原有的生活轨道上前进,没有合适外部因素介入进行引导和干预,其人身危险性难以降低,再犯的可能性也仍然存在,缓刑的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各方面的价值观还未形成或者并未稳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引入合适的保安处分机制,能够弥补刑罚的不足,克服缓刑制度的矫正困难,通过各种个别化的处分机制介入,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发展,最大程序的降低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

参考文献:

[1]韩啸.意大利实证学派保安处分理论初探[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4):81-87.

作者简介:

吴鸿强(1986~),男,福建人,本科,现任福建省沙县人民法院少年与家事审判庭庭长。

林楸玲(1987~),女,福建人,本科,现为福建省沙县人民检察院未检科干警。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规制研究
从中美校园暴力案件报道出发思考相关法律问题
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探讨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实证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