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裁”施教培养学生语感

2016-11-30蔡靖莉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体裁

蔡靖莉

【摘要】语感指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也指把自己对语言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能力。“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涵盖了多种体裁,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为语感训练重要的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章体裁不同语言特色,探索合理地教学方法,寻求有效的训练策略,提升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因“裁”施教 语感培养 体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30-02

语感指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也指把自己对语言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培养,语感是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依托和桥梁,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的一次再创造和再组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共收录课文总计430 篇(含选读),它们文质兼美,语言典范,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课文涵盖童话、记叙文、说明文、诗歌、议论文、应用文、小说等多种体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风格迥异的课文,成为语感训练重要的素材,为教师搭建了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品味祖国语言的盛宴。教师应积极探索由体裁入手,培养学生语感。

一、以体裁语言特点为切入点,提升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文章体裁不同语言表达各具特色:童话充满幻想和童趣,诗歌重视意境和韵律;寓言短小而诙谐,小说磅礴而朴实;记叙文强调叙事,议论文侧重明理;散文重在写意,说明文重在写实。例如五年级上册《松鼠》和《珍珠鸟》都是动物题材的课文,《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联合。“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如一幅素描画,从面容、眼睛、尾巴等方面明确了松鼠的外形特点。中间使用“清秀、闪闪发光、玲珑”等描写,目的是使说明更加生动具体,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同样是描写外形特点,作者将浓郁的感情融入到对客观事物的状写之中。两篇文章语言风格迥异,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表述风格和侧重点,授课中利用范读和播放录音,通过“听”的刺激,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了初步的语感。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受外在化,具体化,那么从体裁语言特点为切入点,以“听”和“读”为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二、以体裁语言特点为训练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叶圣陶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运用能力成为语感培养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教材。纵观人教版语文教材,在体裁的选择和安排上,可以说说精雕细琢,科学有序:第一学段以诗歌,散文、童话为主,第二学段增加了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在此基础上到第三学段又添加了议论文和小说等体裁的文章。纵向内容不断丰富,难度逐步提高;横向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体裁多样,形式多样。比如以人物为题材的文章:第一学段出现的《司马光》,语言简洁,朴素,“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利用“有的…有的…”进行造句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表述技巧,能把事情说清楚,做到言之有序;第二学段的《西门豹》语言就有了不同,“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段加入了人物动作、对话、神态和心理的描写,教学中首先通过感受语言变得丰满而生动,可以有效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描写的方法,让叙述变得“言之有物”;第三学段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这样写道:“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利用“深深的寒意、冷得像冰、麻木、光着脚”等词语突出“冷”字,让学生感受到可以透过语言的表象体会课文的情感基调和人物内心,从而训练学生能“言之有情”。

吕叔湘先生强调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良好语感的形成是从语言积累到语言运用,来源于听和读,归属于说和写,这与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利用教材选文体裁的多样性这一丰富资源,探索合理地教学方法,寻求有效的训练策略,实现学生语感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人言能听懂,己意能说清,读文感其情,写作表其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常谈及其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2]《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教学科学出版社、1980年).

[3]《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体裁
茫然的体裁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刍议小学语文语感培养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昆曲中的竹笛艺术
体裁好
浅析高中英语体裁任务教学的运用价值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