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地出发的设计——以建筑师杨瑛作品为例
2016-11-30邹汝波罗丽娟
龙 灏 邹汝波 罗丽娟
◎建筑创作研究
从场地出发的设计——以建筑师杨瑛作品为例
龙 灏邹汝波罗丽娟
建筑场地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场地周边环境、交通关系、自然地形、视线景观等众多条件构成建筑设计的影响因子。然而很多建筑师关注建筑形式的创新、建筑单体的塑造,而容易忽视场地因素,使建筑凌驾于整个场地环境之上。建筑应怎样与场地各要素协调已成为建筑师亟需重视的问题。建筑师杨瑛在实践中重视建筑功能、形态的同时坚持尊重场地,寻求建筑与场地环境的共生共构。文章结合中南大学新校区综合楼、杨瑛创作室、苏仙岭景观瞭望台、安化军事博物馆等实际项目,发掘建筑师在其作品中对场地的思考以及采取的相关设计策略,思考怎样从场地出发并设计。
场地;情境;自然环境;杨瑛
0 引 言
建筑创作中需要综合考虑空间布局、功能组织、外部形态等多重因素,由此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创作构思视角。建筑场地环境作为建筑存在的基础,其周边环境、交通关系、自然地形、视线景观等众多条件构成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却又容易被忽略的线索。所谓“场地”是指:一个事件、构筑物、对象和其他事物发生的地点,与其是否事实存在,或以虚拟、废弃等存在状态无关。建筑设计中涉及的场地涵盖了与建筑相关场地内特定的地形地貌、景观环境等自然情境,也包涵映射出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相关的历史、文化等人文情境[1]。优秀的建筑作品不仅关注建筑本身,更关注建筑与场地环境的契合,关注使用对象的需求,甚至大环境下的历史、人文的传承。创作中深入探究场地特征,并在建筑空间、形态的营造中结合场地因素,能使建筑与场地相得益彰,构建两者间积极的对话。建筑师对场地的处理将在建筑中得到体现,并最终影响到使用者的心理、行为以及生活等各方面。
龙 灏: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longhaostudio@126.com
邹汝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罗丽娟: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本文试图对建筑师杨瑛的作品进行分析,发掘其对于不同场地环境的思考与回答,归纳总结其从场地出发的建筑设计策略。
1 设计之“情”与场地之“境”的结合
1.1置身场地
与由主观设计概念推动创作的设计方法相反,从场地开始进行设计需要建筑师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带任何构想,以最放松的状态进入场地。通过对场地的观察,从场地所涵盖的各种因素中发掘并找寻灵感。
场地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可以归为“诗性”和“理性”两类,它们共同作用构成建筑师解题的相关条件。日月风雨、草木山水等诗性的因素能诱发建筑师的对自然场景的感悟,而场地的边界条件、空间环境、自然地形地貌、周边环境、道路交通等各种场地的限制因素将引导建筑师展开理性解答[2]。建筑师感受当下场地环境予以的信息,思考如何利用地形地貌、生态景观、气候特征等因素,根据场地获取的信息探讨场地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根据内心的情绪感受灵活地选择各种应对策略,并在建筑设计成果中得到充分体现。
1.2“情”“境”相融
情境,是指一段时间和空间内许多具体情形的概括,可视作是一个涵盖了物质和精神的宏观动态的概念[3]。在卡尔·波普尔的情境逻辑的影响下,杨瑛将情境理论引入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与场地环境、建筑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
从场地出发着手进行设计,是建筑情境营造的基础。一方面情境的营造与场地环境相关,建筑师将置身场地情境,将场地涉及的理性及感性因子提取出来,进行广泛分析,从客观意义上理解场地的需求;另一方面,情境与人在环境中的动态感知相关,因此建筑师将从使用者的角度创设情境,进而感知使用者对使用功能的需求和建筑空间、氛围的体验。杨瑛一直坚持从场地环境中寻找设计的灵感,面对不同的场地环境挖掘场所中所涵盖的所有精神,建筑师对情境的感知也会不断变化,只有深入场地才能真正把握建筑在场地环境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杨瑛一直秉承着从“场地”出发进行设计,在设计中追求“情”与“境”有机结合。建筑师从场地出发进行设计,又通过设计回到场地,在循环交替的思考过程中,不断对建筑品质、性质、形态、空间效果进行推敲、提炼,实现设计之“情”与场地之“境”的紧密结合。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杨瑛完成的建筑作品随不同的场地环境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可以安静宁谧,可以兴奋激烈,可以柔和婉约,但始终坚持从场地之中找寻建筑的出发点。
2 从场地出发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设计前期建筑师获取的主要信息通常为甲方单向给出的任务书及其相关要求,而这些有限的信息并不足以准确表达建筑设计的真正需求。若想得到对设计任务的准确解答,需要建筑师深入场地,直观地感受场地的自然环境、空间地形、人文特性等,层层解开场地所涵盖的隐藏信息。然而,多数建筑师前期的调研仅仅是在场地逗留片刻,完成现场周围环境的拍照任务后便开始着手层次较浅的前期分析,而这些前期“分析”到底怎样引导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又如何运用等问题常常被割裂并忽略,进入场地却并没有将对场地的认识运用于设计之中。
建筑师杨瑛通常通过草图记录场地条件,如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场地高差、保留树木、视线景观等并了解场地及周边人文特性。场地的边界条件、空间环境、自然地形地貌等各种场地的限制也常常是其设计灵感的来源。
2.1结合地形思考建筑逻辑
场地地形环境通常是限制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有高差的地块。建筑师杨瑛在设计中坚持选择尊重场地、尊重自然,避免一味采用推平场地的常用手法,尽量减少对地形环境的改变。在其完成的作品中面对丘陵、山地等较复杂的地形条件,灵活地采用架空、覆土、连廊、体块化解、体块打散联系等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地形,不仅能丰富建筑空间,而且可以由此找到设计灵感的激发点。
郴州苏仙岭观景台项目建设场地呈狭长带状,南北高差近30m,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建筑师在充分解读连绵起伏山形地势特征后,以最大限度保护基地环境为出发点,采用将建筑凌空架起的方式来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图1)。建筑笔走游龙般顺着山脊蜿蜒,与整个山体契合。同时根据场地环境特征,构建了三条不同的游赏路径,实现建筑与场地最大程度的对话。用现代的技术、材料与传统的造景方式相融合,为游者提供了别具特色的赏景方式。
图1 苏仙岭观景台建筑与场地剖面示意图Fig.1 section of Su Xianling Observation Deck and site
中南大学新校区综合楼项目场地南面有榨泥湖引出的水系贯穿环绕,场地南面有低矮的丘陵。设计中建筑师对场地做出积极回应:建筑顺应地形地貌,根据大型阶梯教室平面功能和使用方便性要求,临水部分顺应场地态势作圆弧处理与场地相顺应,同时获得最大的临水面和朝阳面。巧妙利用场地内高起的丘陵,顺应阶梯教室的空间特征,将教室空间做斜坡顶处理,并与场地地形顺势衔接,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天然可供老师学生休憩观景的自然坡地。建筑与水相互依存,存形于地,托象于水,“水”赋予建筑灵动、润泽和活力的情境,使建筑、人与自然相互呼应、相互映照、相互关联,成就了和谐共存的美妙山水画(图2-4)。
图2 中南大学综合楼构思Fig.2 sketch of Comprehensive Building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图3 中南大学综合楼建筑与场地关系剖面示意图Fig.3 section of CSU Comprehensive Building and site
图4 中南大学综合楼南面实景照片Fig.4 south of CSU Comprehensive Building
2.2传承文脉提升建筑内涵
从场地出发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关注文脉的传承与更新,场地文脉是不同的历史片段长期积淀拼贴融合而成,不会停留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水平上,它像一个有机体,在其动态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收新的内容[4]。因此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杨瑛并不赞成通过一味模仿传统建筑,或者将现代建筑符号化来实现文脉的传承,而更希望通过现代建筑语言实现对场地文脉传承的回应,达到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和谐共处。
从场地的角度来思考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主要聚焦于两个层面,在区域层面内建筑师通常会从场地所在区域环境感受建筑与环境的图底关系,确立建筑形式和尺度;找寻人文内核,并体现于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分析当地建筑材料和技术,并巧妙运用于新建建筑。此外,当场地内存在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或构筑时,建筑师既要整体考虑场地所在区域环境下的建筑文化特征,也需要注意协调场地内保留建筑。
2.3结合功能创设情境空间
功能作为建筑最主要的关注点之一,从场地出发可以为其提供新的构思方式:充分挖掘场地环境的价值,创设不同的行为活动空间,构建富有层次的空间序列,从而求得建筑与场地情境的契合。
在情境建筑设计理论的引导下,杨瑛常利用场地内所蕴含的景观优势资源对空间进行构思,注重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互补,形成室内外空间的交织渗透。同时,结合场地条件和人的行为动线组织空间序列,形成抑扬顿挫、富有节奏的空间层次。情境空间的营造正如中国水墨画,讲究氛围,注重留白,除了满足必须的使用需求,还会进一步追求给人的活动留下空间,给大地自然留下空间,使自然和人在建筑、场地中有良好的交汇。
3 建筑创作中场地观的体现
图5 杨瑛创作室总图示意Fig.5 layout plan of Yang Ying Studio
图6 杨瑛创作室平面与保留树木的关系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ed trees and the plan of studio
“自在自为”是建筑师杨瑛一直保持的设计态度,面对不同的场地环境、人文特性和使用需求,拒绝采用墨守成规的概念或方案来解决问题,而是努力探讨什么样的建筑才真正适合场地。建筑设计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随着情境的变化需要建筑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思考,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手法解决问题。在杨瑛的建筑作品中,从场地出发的设计方法为建筑整体的布局、形体的处理和内部空间的组织都带来了很多的巧妙构思。
3.1杨瑛创作室——与场地环境的对话
“杨瑛工作室”项目设计即是建筑师考虑建筑与场地环境相契合的巧妙之作。项目用地紧凑,需将紧邻设计院主办公楼东端的一纵列单层车库改建成杨瑛创作室办公设计用房。建筑师在分析场地条件之后发现“场地已经将设计做好了”,“各种限定因素给定了设计前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因为在局促的场地内,东、西北三面原有建筑以及场地内保留的三棵樟树构成了场地最大的控制因素(图5)。于是跟随场地脉络进行构思,以原有的三棵樟树为场地情境的激发点,北侧设计主体建筑两层,作为日常工作、展示交流、研讨学习、图书览阅和健身娱乐空间,南面设置一层的会议室、办公室和玻璃茶屋(图6-7)。
创作室建成后可发现,建筑以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接纳了场地与自然的介入,使建筑与场地环境取得了最协调的相处方式。建筑入口与西南角的樟树共生共构(图8),“含树藏风,开怀引路”;步入工作室临窗可见南侧玻璃茶屋环抱南面大樟与混凝土孔砖围合而成的袖珍的庭台空间,树下鱼池草木,生气盎然;经由细钢柱、细钢缆的上下铺陈,串联的悬梯联结可到达屋顶露台,樟树浓密硕大的树冠遮掩庭院,在一层屋顶露台限定形成树荫下休憩品茶的平台空间。亭台、外廊、楼梯、构架与樟树共构交织,室内外空间在自然的介入下衔接渗透,形成多处可供繁忙工作之余自由呼吸赏景的诗意平台。北侧的樟树则与建筑呈倚靠之势,在场地内形成呼应。
设计中,周边建筑带来的限制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协调:由于东边住宅日照要求和建筑采光面积的约束,建筑顶部的高度和倾斜度顺势调整,成为两层的非等边采光坡屋面。整个建筑通过对场地潜存魅力的积极释放,自然而然地成就了建筑的基本形式轮廓。在考虑场地因素的同时建筑师还需恰当地维系身体体验与精神感受之间的平衡,营造一个适合想像、沉思、研讨、交流的情境空间——与景同构,拥树相生。
3.2苏仙岭景观瞭望台——文脉的传承与更新
苏仙岭风景区历史悠久,历来有“中国十八福地”的美称,现留存有桃花居、白鹿洞、景星观、苏仙观等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在这个既定文化延续千百年的环境中植入一个怎样的观景台才能实现文脉传承成是建筑师关注的重点。
文化的传承并非是一味地模仿中国传统建筑,不在于借用多少传统建筑的元素,而在于把握文化的内核,把握场地传达的氛围。起伏连绵的群山,云蒸霞蔚的壮阔景象,使建筑师胸怀激荡,挥毫题词满江红。面对场地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建筑师提取其中“福”“道”飘逸潇洒的文化内核,并从中国书画意象中获得灵感,取草书“仙”字做为建筑意向:草书“仙”字起笔有势,转承自如,笔画相连之间恰与苏仙岭观景台的建筑形态、空间的内在逻辑相耦合。面对场地内保留的百年红砂岩登山古道,将建筑轻盈地凌空飞架在山脊上,自由折转的形态与古道上下并置,悬浮交错,古今同构,佛道相生(图9-10)。从多元而自由的角度经营空间,建立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联,可游可观、可居可行的天、地、人神共生的情境空间,“流而不息,合同而化”[5]。线性空间的延绵组合充分表述和展示“半城半山半今古,一道一佛一神仙”的环境格局和多元文化共存的空间脉络。建筑师用现代设计手法对苏仙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行诠释与再现,创造出“天地并生,物我同一”的建筑情境。
苏仙岭景观瞭望台设计中,杨瑛通过对场地环境和历史文脉两个层面的巧妙处理,展示了如何在延续文脉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建筑与场地文脉的对话,实现对场地文脉的传承与创新。
图9 苏仙岭景观瞭望台构思Fig.9 sketch of Su Xianling Observation Deck
图10 观景桥与保留古道相呼应Fig.10 relationship between Viewing Bridge and reserved ancient road
图11 安化军事博物馆方案模型Fig.11 scheme model of Anhua Military Museum
图12 安化军事博物馆流线分析Fig.12 analysis of paths in Anhua Military Museum
3.3安化军事博物馆——建筑空间营造
湖南安化军事博物馆项目由于藏品尺度大小不一,巨型的坦克与小型的枪炮所需求的展陈空间各不相同,为方便游人更好地观展,项目对展陈空间及展陈方式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该设计摒弃了建筑封闭围合的传统做法,大胆地打破了建筑空间与自然山水的界限,取消墙体,整个建筑通过透、漏、藏、显、隐、屏、因、借等空间营造手法,创造了一个建筑在山河之间,山河亦在建筑之间的和谐场景(图11)。
建筑师以青山秀水为背景,采用多视角、多途径、多方位的立体陈展和立体交通方式,设计了数条与周边自然地形环境相结合的观展路径,根据观展路径特征布置展品(图12)。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从半地下的通道进入,也可通过文化广场直达建筑主入口,亦可通过屋顶游道和中间游道进入展区。开放的室外展览区与大的山水背景相融合,陈列军舰、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等大型军事展品,犹如虚拟的战斗场景。游客通过广场直接登上插入地面的斜坡,上可到博物馆制高点眺望青山绿水,下可通过建筑中部联系室内外的廊道到达各展示空间。游人在观展时穿梭于不断转换的建筑空间和自然山水之间,时而参观军事藏品,时而欣赏湖光山色,且游且观、且行且居,如同展开一幅优美的全景画卷。
4 总 结
建筑设计之初的场地是模糊、混沌的,也正因如此场地隐藏的条件常被人忽视。从混沌中抽丝剥茧发现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建筑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基于理性的直觉。而分析场地自然、历史和人文条件这一过程也许正就是最本真、最具创造力的创作体验,建筑师从中获得创造的愉悦与成功的满足。回归场地,用最放松的心情去感知、体验,认真发掘场地的信息,才能真正发现场地的需求。
从场地出发开始的创作并非抛开创作中涉及的其他重要因素,直接将设计交给场地,而更多是对当下“场地缺席”的创作方式的一种反思。随着建筑“作品”在市场的驱使下更多地成为了一种“产品”,在屈从于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渐趋平庸的同时,建筑师也开始忽视场地、轻视文化、无视人的需求,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批判的所在。“建筑学更多的是自主的、自律的,社会学与政治学的意义只能是通过反思而整合其中,而且只有通过建筑的形式、场所和空间才能论释其意义和价值”[6],这要求建筑师保持对建筑认知的独立性,对场地条件作出合适的解答。
[1] 诺伯格·舒尔茨.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 译.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 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安居[M]. 郜元宝,译.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3] 卡尔·波普尔.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范景中, 译.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8.
[4] 孙俊桥. 走向新文脉主义[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0.
[5] 杨瑛. 询仙问道——苏仙岭景观撩望台设计[J]. 世界建筑. 2015(02): 108-111.
[6] 杨瑛. 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4.
图片来源:
图1-3、5-6、12:作者根据项目资料整理绘制
图2、7、9:杨瑛云案构思草图(杨瑛创作室提供)
图4、8、10-11:作者拍摄
(编辑:曾引)
Design Starting from the Site—Taking Architect Yang Ying’s Works as Examples
LONG Hao, ZOU Rubo, LUO Lijuan
Construction site is the foundation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ffic, natural terrain and landscape and other conditions constitute the background of design. However, many architec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architectural form and the building shape, which makes buildings outstanding from the entire environment space. How to coordinate the construction with the site has become a complicated problem. Architect Yang Ying always tries to keep balance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pace environment with respect. This paper explores architectural thoughts and design strategies in Yang’s works, and discusses how to start a design from the site by analyzing some practical projects, including Yang Ying Workshop, Observation Deck in Suxianling, Comprehensive Teaching Building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nd Anhua Military Museum.
Site; Situational Architecture; Natural Environment; Yang Ying
10.13791/j.cnki.hsfwest.20160317
龙灏, 邹汝波, 罗丽娟. 从场地出发的设计——以建筑师杨瑛作品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3): 105-111.
TU-023
B
2095-6304(2016)03-0105-07
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