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11-30孙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室颤死亡率溶栓

孙宇

(江苏省靖江第四人民医院,江苏靖江214500)

✿论著/冠心病✿

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宇

(江苏省靖江第四人民医院,江苏靖江214500)

目的 探究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QT离散度,并研究观察组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与其他心律失常、无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比较,此外还针对观察组静脉溶检与未溶栓QT离散度进行对比,针对QT离散度不小于100ms与QT离散度小于100ms死亡率对比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入院后QT离散度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溶栓与未溶栓QT离散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QT离散度小于100ms死亡率低于QT离散度大于等于100ms的死亡率,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测量QT离散度,可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同时,还能为预测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以及其他心律失常症状提供重要的参考。

QT离散度;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作为反映心肌复极非同步性的重要指标,QT离散度,简称QTd,它代表的是心肌最早复极与最晚复极的时间差值[1]。一直以来,临床上或者研究中都认为,一旦发生心肌缺血,则心室肌复极过程不同步,那么,QT离散度就会发生变化。如若QT离散度增大,则可了解充血性心衰、二尖瓣脱垂、恶性心律失常等状况。为了探究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入院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其中,对照组,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39.5±10.5)岁;观察组,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38.5±8.5)岁,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高侧壁梗死分别为6例、7例、7例、8例;下壁、正后壁及右室梗死分别为9例、6例、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排除标准:①排除变异性心绞痛患者;②排除心瓣膜病患者;③排除心肌病患者;④排除患有心包炎等疾病的患者[3]。

1.2 方 法

心电监测7天,血压监测3天。先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针对某些患者,为了保证检查的有效性,还需进行右胸及正后壁导联检查。每个导联记录心动周期的个数应该在六个以上,测量3个QT间期,为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取中间值(平均值)[4]。在U波存在的前提下,QT间期的终点选择T波与U波相交的最低点;在T波与U波融合在一起时,测量无效。QT离散度,即QTd等于不同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QTmax)与最短的QT间期(QTmin)的差值。

1.3 观察指标

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QTd;②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与其他心律失常、无心律失常者的QTd;③静脉溶检与未溶栓QT离散度;④QT离散度小于100ms死亡率与QT离散度不小于100ms的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把统计学软件SPSS19.0用在对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处理中,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率对比;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QT离散度

观察组QT离散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QTd对比

2.2 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与其他心律失常、无心律失常者的QTd情况

室速、室颤、心脏骤停组共有16例,QTd为(125.50±33.50)ms;其他心律失常组有19例,QTd为(105.50±24.00)ms;无心律失常组15例,QTd为(88.00±35.00)ms。室速、室颤、心脏骤停组与无心律失常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3.739,P<0.05;其他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 2.092,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3 静脉溶栓与未溶栓QT离散度对比

静脉溶栓组18例,QTd为(95.50±33.50)ms,低于未溶栓组32例,QTd为(105.50±35.00)ms,t= 1.052,P<0.05,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4 QT离散度小于100ms死亡率与QT离散度大于等于100ms的死亡率对比

QT离散度小于100ms死亡率8.33%(2/24)低于QT离散度大于等于100ms的死亡率30.77%(8/ 2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χ2=3.926,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经济水平的提升,促使大众的生活水平提升。在当今社会中,人们饮食结构有了新的组成要素。但是,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降反升,给人们带来诸多困扰。其中,最为严重的疾病就是急性心肌梗死。该疾病是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造成的,不但会让部分心肌急性坏死,还常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等症状。如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发生心源性猝死。通常,诱发心肌梗死发生有以下几项原因,①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②粥样斑块破裂;③情绪剧烈波动;④冠脉强烈痉挛等[5]。为了及时针对该病症进行诊治,临床上会应用心电图进行检查,它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电生理情况的一种有效检测方式。

一般情况下,发生心肌梗死会造成局部梗死区与正常心肌之间的电活动不均一。如此这般,在复极的电活动中,梗死区与非梗死区之间QT间期的差异,即QT离散度。QT离散度有正常值范围,处于10ms至40ms间,小于50ms。复极的电活动有比较明确的表现,其比较均一,且较稳定。急性心肌梗死,有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即会发生室速、室颤、心脏骤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种,即折返。对于QT离散度,临床研究已经投入了很多精力。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人们的临床研究工作更加深入。进而,也发现了QT离散度的实际临床应用和生理学的实用性还不够清晰[6]。在QT间期测定过程中,T波终末的定位始终是困扰众多临床工作者的一个问题。有研究对不同临床情况的QTd做横向和纵向分析比较,证实QTd有价值的结果。这一点就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可显著增加,由此表明,QT离散度增加与急性心肌梗死有直接联系,且梗死面积与泵功能成正相关关系。QT离散度愈小,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低[7]。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是提示患者预后的重要信息指标。QT离散度的值愈大,对于梗死面积就越要密切关注。同时,对于心功不全发生和死亡也要更加关注。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与健康者的QT离散度存在明显差异,且静脉溶栓者与未溶栓者的QT离散度也有明显差异。另外,QT离散度小于100ms死亡率低于QT离散度大于等于100ms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QT离散度可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也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预测指标。

[1] 万明勇,郑春华,邹思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前后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比较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6): 1351-1353.

[2] 陆叶,殷泉忠,崔俊友.QT离散度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及应用价值 [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09):1380-1381.

[3] 杨利荣,陈国兵,张艳芳,徐盈,李波,钟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03):167-169.

[4] 钱林.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1,32(19):3899-3900.

[5] 翟昌林,陆建洪,张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临床意义的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1,06(03):63-64.

[6] 张硕,冷永群,卢佳佳,宋旷蓉,邓宇英,叶静.QT离散度及T波峰末间期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13(06):617-619.

[7] 黄宇理,李妙男,徐玮,王洪巨,高大胜.QT离散度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3):382-383.

猜你喜欢

室颤死亡率溶栓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特发性室颤射频消融后的心电图改变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