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策略研究*

2016-11-30葛秀丽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办学素质英语教学

葛秀丽

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策略研究*

葛秀丽**

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在当前国内高等院校积极进行转型和开展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该过程的关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地方高校的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和观摩课堂的形式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师的能力提升方法进行探索及研究,旨在为积极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供经验支持。

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策略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当前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时尝试的新型高校类型。在当前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过程中,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专业设置、评价机制等均制约着高校转型发展的层次和深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因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内高校争先热捧的办学形式。换句话说,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能力的人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依托于中外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提升双方院校的知名度、扩大双方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指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等;第二层面指专业能力,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及教育评价能力等;第三层面指教育专业精神,是教师对教育专业所抱有的理想、信念、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操守等倾向性系统,是教师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精神动力,其中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等(徐世贵,2008)。束定芳指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一个任何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备一名语言教师所具备的专门素质,更应具备适应外语教学这一特殊学科的专门素质。”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学及科研能力、综合文化素养和相关的教学法、心理学、教育学及语言学理论知识。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当前国内高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应积极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如何处理好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把教学研讨常态化,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加速英语教学的改革进程。同时,分析英语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考查构建适应不同高校的英语教学团队的方法和举措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另外,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考核方式、选用的教材、师资队伍结构、评价与监督体制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具体分析,对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具体措施做出科学的总结。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进行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把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同时也对该项目中的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依托于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在境外合作院校进行短期培训,或参与和国内进修、团队合作等方式构建多种学习平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英语教师接触并掌握国内外前沿的学术动态,深入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另外,高校英语教师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青年教师比例大,专业教师学历和职称偏低等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职称较高的老师往往有着较重的科研任务,很难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授课教师的中坚力量。最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学团队的构建尚处于初级阶段。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对学科与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之间较强加强教学资源开发,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及加强教学研究,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证研究

于2011年创办的大连工业大学与英语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是辽宁省第一个与世界百强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辽宁省首批艺术类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校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引进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双方共同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采用国际化办学模式,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兼容东西方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具有较强创意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经过5年多的尝试,该项目已日渐成熟,在课程设置、管理模式、师资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鉴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对于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入手,以大连工业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该项目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并依据实证研究数据资料,对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策略。通过对该项目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具体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拓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渠道,培养创新意识,构建科学的专业素质提升与发展模式。

表1 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中方英语教师大多来自于本校的英语专业教师或大学英语教师,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讲授英语知识的经验,而缺乏合作项目中特定学科的专业知识。中外合作办学对于引进国外的优秀师资力量,帮助提升国内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国内高校的办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对外籍教师与中方教师的比例有着严格的要求。外籍专业课教师和语言类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与中方教师进行有效分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原版或自编教材,进行双语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学目标。

表2 受访英语教师的教研与科研情况(2011-2016)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资源,英语教师充分发挥其优势,将科研项目与其教学实际充分结合,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在该项目中中英双方教师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模式,双方定期听课,进行有效反馈。英语教师与项目内的专业教师积极配合,组织各项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英语教师也拓宽了自己的教研与科研领域,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

表3 受访教师所参与的培训(2011-2016)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中方教师到国外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通过长期或短期的国外进修于交流,国内教师可以接触并掌握国际前沿的学术动态,这对于双方整合优势资源进行合作科研、提高双方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长远来看,加大教师的师资培训对于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论

通过调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学现状,结合英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情况,以及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师参与的专业培训、论文著作发表、科研项目、国内外学术交流等素质提升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项目优势,尝试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相关理论,完善课程体系和分级教学模式,开拓教学资源,贯彻英语模块教学,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方面更加合理的教学团队,搭建多重教师发展平台,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团队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教学水平,构建优秀的英语教学团队,从实践层面促进教师发展、加快课程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

[1]白莉,张纯明.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2]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2015-12-1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72.

[4]谭贞.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双重作用.现代教育管理,2009.3.

[5]王黎生.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外语教学,2010.7.

[6]徐世贵.教师自主成长——基于名师成长案例的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于险波.高外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研究.黑龙江教育,2014.02.

[8]赵彦志,葛婷婷.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与发展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9]邹斌.从中外合作大学学术英语教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外语界,2015.12.

* 2016年度大连工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艺术类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研究”;2016年度大连工业大学社科联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研究”(GDSKLEL201628)。

** 作者简介:葛秀丽(1979-),女,黑龙江伊春人,硕士,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G

A

猜你喜欢

办学素质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