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到教学

2016-11-30方会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化学

方会

【摘要】为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探索欲望,高中化学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成为了高中教学的一大难点。本文以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氧化还原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22-02

高中课程想要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改革,就需要从教学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改变,包括课程具体内容、课程的教学任务、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评价。从各个方面来说,此次高中新课程的改变都比往常大,尤其是教材方面,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材上多下功夫,认真对比分析教材的改革趋势,把新教材理解的更透彻,以此对课堂教学进行新的设计使学生尽可能快的接受所学的知识。本文以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深度研究如何完成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到教学的课程任务。

一、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的实质性体现

课程标准规划了全国教育的大方向,是全国性的教育类文件。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即不能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有自己的特色。课程标准为教师教学的每个模块、主题以及主题中的所有内容界定了具体标准。课程标准有了改变,其规定的具体学习内容的价值取向就随之改变,并且尤为突出。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发生改变就要从课程内容具有多种科学相互融合、知识网络之间相互递进和教学过程情景化特点出发对其重新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不再是将知识进行狭义的定论,而是从实际生活入手对知识进行更加立体的阐述,必要时还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思想与合理的实验方法等。一方面需要将具体学科的具体知识和相关教学活动相结合,或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结合;另一方面虽然课程标准已经把具体知识进行相关说明,但是想要教学完成率达到最大化还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活动,如课上开展丰富的课业探究、课后布置多样化的动脑思考题目等方法都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此一来教学要求就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针对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来说学生需要理解、掌握并熟悉运用以下几点课业内容;第一点,能根据物质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第二点,知道胶质是一种分散体。第三点,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同时氧化还原反应在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两种编排方式存在,一是几种编排;二是分散编排。如山东科技版集中排版位于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之前,做好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的理论基础,苏教版则使用分散排版的方式将氧化还原反应穿插在碘、溴、氯的知识学习中,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有一定的基本概念。

二、教材与教学关系的反思

1.从新教材的改变来看如何进行教学

新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大的方向来进行改变:教材中对实践活动的规划、教材的具体内容、教材训练习题、教材中知识要点的教学价值。新教材的学习内容分为正文和栏目两种表现方式,教师需要对详细的正文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并分析栏目的作用,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进行归类,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懂得的知识,哪些知识是学要学生有一定了解就可以的,明确这些之后再对教材上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度讲解并确定逻辑关系。

2.教材中实践活动的规划

新课程教材新增添的活动栏目起到了引导教学的作用。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活动进行深度剖析,找到活动计划的切入点。活动的切入点可以从学与问入手,也可以从思考与交流展开。有了对切入点的了解就会对实践活动有了清晰的教学想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如山东科技版教材)

3.教材训练习题的探究

教材的正文内容和活动栏目组成了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有时教师对教材的讲解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师用习题来让知识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使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习题的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更明确,而且还可以使教师进一步体会知识与实际习题相互结合的重要作用。

4.教材中知识要点的教学价值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说知识都有教学的价值。新的课程教材与从前的教材不同,它给出了教材重点内容的教育价值。从前的教材多数使教师的教导停留在单纯的知识层次上,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为例,学生只了解什么是氧化还原,能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区别而不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学了这个概念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新的教材重点明确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不再是盲目的传授知识而是能更好的体会到学生学习知识的价值所在。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们对化学反应、物质分类、物质性质有了不同的理解认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新教材的编排上看不再是像从前以教师为主而是让学生成为主导对象,引导学生加强动手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更加彻底,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充分运用学校的资源条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对习题的训练与理解,开展高效学习方案,使教学任务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怀志.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析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鲁忠洁.高一学段人教版化学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张敏.从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谈化学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4(1):274.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高中化学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