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散式污水处理改善城市周边水环境的探讨

2016-11-30昊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浙江杭州310000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分散式污水处理河道

吴 昊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浙江杭州 310000

分散式污水处理改善城市周边水环境的探讨

吴 昊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浙江杭州 310000

据住建部统计,2012年我国58万个行政村中分散式污水处理率仅为8%,未处理的污水总量是城市集中污水处理量的1.5倍。分散式污水处理是缓解我国城市总体水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污水处理系统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成果,探讨分散式污水处理在改善城市周边水环境的作用。

分散式污水处理;生物滤池;河道水环境

逐水而居,依水而生,几乎每一个城市周围都会存在多条河道水系,或为水源、或为运输、或为景观,河道水环境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与市区相比,城市周边的城郊农村布局分散、地形多变、污水变化系数大,很难做到像城市一样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我国城市周边水系普遍污染超标,由于水系沟通、污染扩散,影响城市总体水环境质量。据统计,2012年我国58万个行政村中分散式污水处理率仅为8%,未处理分散污水总量是城市集中污水处理量的1.5倍。因此,探讨适合城市周边的污水处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污水处理系统模式

污水处理一般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系统模式。集中式污水处理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适用于城市城镇等污染源集中、污水量大的区域,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主要模式。“十二五”以来,我国城市集中式污水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如城郊结合部、农村、部队驻地、旅游区等城市周边区域往往远离城市污水管网,产生的污水较城区分散、日变化量大,不适宜纳入城市统一集中处理,对于此类污水,国内外都普遍提倡采用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将污水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污水回用不仅仅能够将城市水环境中污染问题有效缓解,也能够增加城市水资源,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压力,对于水环境污染治理具有显著的成效[1]。

通常污水集中处理模式中,水资源需经过水源地—用户—污水处理厂—中水用户至少3次运输,运输过程依靠污水管网及泵站,建设维护成本高,且在长期运行中,存在一定的破损、泄漏污染地下水的风险,有一定局限性。分散式污水处理能够突破传统污水处理模式中的局限,让污水在处理完毕后有效回用,并且因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与外部水体距离短,能够有效缩短污水处理回用过程中的运输距离,降低污水运输风险[2],弥补传统处理模式短板。使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对于城市周边污水做阶段性处理,将水资源排入最近河道水系中,不仅能缓解水环污染压力,还能强化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从而提升城市周边整体水环境质量。

2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

分散式污水处理因占地少、设置灵活、节省管网建设维护、环境影响小、适用面广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经济且环保的污水处理系统模式[3]。在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应用上,美国、日本、德国等处于前沿,可为我国提供先进经验和技术支撑。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污水处理中使用源头控制措施,现场回收利水资源,并由此创建了多个分散式污水处理机构[4-5]。目前美国在实际分散式污水处理过程中更加强调节能与生态[6],南卡罗莱纳州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率达到54%,通过多种方式,美国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率已达96%。

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环境问题,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发展污水处理系统[7],建成了以污水处理厂及净化槽两套系统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净化槽即典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进行现场处理,不依赖管网,特别适合处理城市周边区域的分散式污水。得益于深度净化槽技术广泛应用和配套法律保障,2009年日本全国污水处理率已达91.5%[8]。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年开始,大力发展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形成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模式,目前共有各型污水处理厂约7 400座,其中分散式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占最大比重[9]。

3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分散式污水处理一般采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和人工生态处理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城市周边污水特点、地形、经济等因素,针对性选取工艺模式。

3.1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是我国小型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即利用厌氧、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结合格栅、沉淀等物理处理后排放。一般有滴滤池、接触氧化(曝气)、沼气池(无动力)、微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生物膜(MBR)等具体技术应用,其中生物膜(MBR)技术因其处理效果好(深度除氮磷)、易维护、剩余污泥少、占地少等优点,在分散式污水处理和回用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并结合其他工艺,形成了如好氧+厌氧+缺氧序式MBR、淹没复合式MBR、生物移动床MBR、循环间歇活性淤泥法MBR等组合工艺模式,不仅强化了处理效果,提高了氮磷去除率,也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3.2 人工生态处理技术

主要有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快速渗透处理和生态浮床技术。其中稳定塘和土地快速渗透因存在易污染土壤、地下水等二次污染隐患,并不适于城市周边。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成熟,即人工建造运行模拟沼泽的生态系统,利用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基质产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协调作用,过滤、分解、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达到城市污水效果[10],人工湿地建设运行成本低,仅为传统污水处理厂的1/10至1/2,还可根据污水类别,灵活选取不同基质与植物的组合,达到最佳处理效果[11]。生态浮床处理结合植物吸收和生物膜技术,对于消减城市及周边富营养化水体有着良好效果。同时,因种栽大量水生植物,人工湿地、生态浮床还具有独特的绿化景观效果,特别适用于城市周边的环境景观提升。

4 结论

分散式污水处理是一种适合城市周边污水处理的模式,我国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实施地人口规模、地形条件、经济基础、环境景观等方面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具体工艺组合模式,处理和利用结合,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最终实现城市整体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1]郝晓地,张向萍,兰荔.美国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中国给水排水,2008(22):1-5.

[2]王琳,张炯,方娟.分散式污水处理单元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的尝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0-53.

[3]吕宏德.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特征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113-115.

[4]范彬,成沾玮,刘超.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0):6-14.

[5]宋超山.基于快速城市化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6]王阳,石玉敏.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2):168-174.

[7]李剑屏,吴俊奇,向连城,等.辽河保护区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展望[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2,12 (28).

[8]水落元之,小柳秀明,久山哲雄.日本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设施建设状况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 (2):116-120.

[9]李剑屏,吴俊奇,向连城,等.辽河保护区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展望[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2):116-120.

[10]赫尔曼·哈恩,宋永会.城市给水和污水系统:历史、现状和未来[J].科技导报,2006(7):5-9.

[11]刘超翔,胡洪营.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低浓度农村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7):1-4.

X52

A

1674-6708(2016)168-0140-01

吴昊,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研究方向为城市河道管理。

猜你喜欢

分散式污水处理河道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河道里的垃圾
分散式风电破“局”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计及时延的互联电力系统分散式阻尼控制
分散式风电卷土重来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